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教育科研 >> 课题管理 >> 课题概览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 作者:万州区五桥小学课题组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2469 | 更新时间:2007-4-2 | 文章录入:邓成林 ]

 

万州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研究》

实 施 方 案

 

万州区五桥小学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

开放式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它正好满足学生不仅要会学,更要爱学,产生一种渴望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感,更加会学、爱学。当前数学教学实践中课程改革异彩纷呈,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教学中还存在弊端,如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受应试教育影响,以“知识为本”的观念在教师教育心中占主导,学习方式单一,教学评价注重了智力因素,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注重了课内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了课外知识学习结果的评价,注重了定量评价,忽视了定性评价,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我校在前期研究中,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开展了一些教学观摩活动,发现尚有很多问题必须重新审视。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学生学习的材料局限于课本上所提供的一些例题习题,要求过高、过偏,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有效的训练,对有差异的学生不能实施有差异性的教育;一些例题和习题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激起对知识的探索欲望,有的甚至对数学产生厌烦。

(二)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偏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学生被动接受。

(三)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注重智力因素的评价,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课外知识学习情况的评价。评价方式以局限于定量评价而忽视定性评价和实作性评价;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更谈不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形成。

基于以上认识和我校数学教学实际,我们提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研究》这一研究课题。上期,在课题负责人张胜的亲自指导下,课题组拟定并撰写了课题研究方案。根据研究方案,为了保证课题的顺利、有效开展,特制定计划如下:

二、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创设生动、开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加强实践活动,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研究内容

(一)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

(二)开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作业设计,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四、研究重点

本课题重点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五、研究方法

调查法:通过访问、问卷、测试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行动研究法:由研究者和行动过程的实践者结成一体,共同组成课题组,共同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在实践活动的进程中发现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或有新的发现、再计划、再实施、再评价或发现……的方式不断进行。

经验总结法:对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某一成功经验进行思维加工,以探讨其普通意义。

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典型的课例、课堂教学设计等为研究对象,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效性和规律性。

六、研究措施

(一)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

1、提供开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

教师应跳出封闭的教材和教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利用和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学习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探索价值、富有开放性和挑战性。

2、采取开放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

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

3、构建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创设开放式教学的教学环境

开放式教学环境主要指课堂教学的环境氛围,主要是要创设一个自由的、安全的环境。使学生有民主意识和充分的选择权。它包括创设问题情景、创设生活情景、创设大课堂情景等,鼓励学生寻找、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为句号,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开放学习环境,创设民主氛围,促使师生关系朋友化,同时课内向课外开放:课内学法,课外习法;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向其他学科开放:整合学科,发挥整体优势。

5、设计开放式作业

数学开放式作业它与传统的封闭型题目完全不同,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真正学会数学地思维,也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重视学习,提高科研意识。

1、组织研究教师加强自学,督促教师主动、积极地阅读《基础教育新课程》、《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师》等教育教学专著。建立课题组每月一次业务学习制度,要求重视感悟、理解、内化吸收,并及时做好学习笔记。

2、有计划、有组织地邀请有关专家、名师到我校作讲座,传授经验;同时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并上好示范课。

(三)加强管理,落实研究过程。

1、课题组组长期初要制定出学期研究计划,并组织研究教师学习、讨论。

2、课题组要严把研究教学关。负责人要带领课题组成员深入研究,引导每位研究人员一边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一边把经验运用于实践,使自己的每堂课都体现课题思想,把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课题组每一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典型课例研讨,由课题组长组织有关教师集中备课,然后听课、评议。

3、严肃研究例会制,每月一次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学习心得、讨论上课得失,小结研究情况等。每位课题组教师每学期必须推出一篇高质量研究论文,至少上传校园网群两个学科课件。

4、广泛交流,加强研究。加强合作交流,开辟教育论坛,充分发挥校刊、网络等媒体的导向及展示作用。

5、组织参研教师上研究课,评课,撰写课题相关的读书笔记、反思、案例、论文,形成科研成果,加以推广。

6、规范管理制度,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明确奖惩。

7、加强资料管理,建立课题研究的资料档案。

七、研究步骤

20061月到20091月,三年为一个周期,实行每期进行学期小结,每年进行学年小结,最后整理归纳研究成果,写出结题报告。

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课题准备阶段:(20061月——8月)

1、课题的申报工作(已经完成)

2、课题方案的设计撰写(已经完成)

3、课题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学习(已经完成)

4、确定子课题并对参与教师进行研究工作的分工(已经完成)

5、成立课题研究顾问组、研究小组和指导小组(已经完成)

6、对研究教师进行前期培训(已经完成)

7、课题开题工作

(二)方案实施阶段

20069月到20089月,研究全面展开,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作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和阶段小结工作。

120069月到20072月,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小学数学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的研究。

1)举行第一次课例研讨

2)提出本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阶段应对的方法

3)分析各种因变量变化的情况,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220073月到20078月,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研究。

1)举行第二次课例研讨

2)提出本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阶段应对的方法

3)分析各种因变量变化的情况,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320079月到20082月,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学习环境的研究。

1)举行第三次课例研讨

2)提出本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阶段应对的方法

3)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总结及中期评估报告,邀请专家进行课题研究中期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科学的态度调整研究方法及措施,对课题研究加强有效评估、调控。

420083月到20088月,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1)举行第四次课例研讨

2)提出本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阶段应对的方法

3)提炼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4)分析各种因变量变化的情况,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三)结题阶段

20099月到20091月,这一阶段主要是结题阶段。其主要工作是:

1、收集整理各子课题组的相关案例、论文、录象、光盘、照片、多媒体课件等资料。

2、提炼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

3、提炼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4、汇编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各种文集。

5、申请结题并通过结题鉴定。

6、举行本课题结题交流及报告大会。

八、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2、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

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4、课题研究论文集、教学设计集、教学个案集、课题研究文集等。

5、优秀课件、课例、图片等。

九、经费预算(略)

十、研究人员分工(略)

 

 

上一篇文章:《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下一篇文章:《信息技术环境下,在音乐教学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开题报告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3]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14]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0]
· 2012年度重庆市中学数学专…[293]
· 2012年重庆高考试题(文科…[118]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5]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39]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0]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2]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1]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3]
· 中国学校教育学会培训中心…[320]
·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促…[133]
· 周家坝教研片区小学信息技…[132]
·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教学感悟…[164]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