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教育科研课题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研究》
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的提出
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开放式教学恰恰符合这一教学改革的要求。因为开放式教学的课堂突出了“以人的发展为本”,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条件,更好地启迪思维,使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即不仅向学生提供“黄金”,更要使他们掌握“点金术”,即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开放式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较为有效的途径。开放式数学教学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能,有利于学生更多地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开放式教学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当前数学教学实践中课程改革异彩纷呈,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教学中还存在弊端,如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受应试教育影响,以“知识为本”的观念在教师教育心中占主导,学习方式单一,教学评价注重了智力因素,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注重了课内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了课外知识学习结果的评价,注重了定量评价,忽视了定性评价,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和我校数学教学实际,我们提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所谓“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新课程理念”是指新课程的知识观、人才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课程资源观等。
“教学”,简单说就是“教学生会学”。或者说,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套事件。“开放式”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开放即解除禁锢、限制、封锁等。”借用一个哲学名字叫做“实事求是”放开自己的心扉容百川之水。“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是指在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借用现实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开放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师生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重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最终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数学教学思想。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学”,为学生的“学”服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掘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
(二)开放性原则。要改变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开放式教学模式。
(三)体验性原则。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教学,创设有趣、丰富的活动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体验,树立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乐”。
(四)互补性原则。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要开展合作性教学活动,使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迁移,促进共同发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开展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创新性原则。充分承认学生与生俱来带有自我实践的创造力,积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创设生动、开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加强实践活动,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
(二)开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作业设计,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六、研究的对象、方法、周期
(一)研究对象:我校1——6年级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通过访问、问卷、测试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行动研究法:由研究者和行动过程的实践者结成一体,共同组成课题组,共同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在实践活动的进程中发现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或有新的发现、再计划、再实施、再评价或发现……的方式不断进行。
经验总结法:对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某一成功经验进行思维加工,以探讨其普通意义。
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典型的课例、课堂教学设计等为研究对象,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效性和规律性。
(三)研究周期:
1、学习宣传阶段(2006年1月——2006年4月)
成立研究机构,健全组织,学习课改《纲要》、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现代教育理论和各地的素质教育经验等,认清教改方向,更新教育观念,明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的具体方案与措施。
2、实施操作阶段(2006年5月——2008年8月)
通过研究,寻找各类课型的开放教学规律。定期召开研讨会,调整完善各类课型的操作要领,并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阶段性总结,撰写有关论文,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3、交流总结阶段(2008年9月——2009年1月)
收集对课题研究的意见和建议,召开课题研究汇报会,全面总结经验,并逐步在全校各年级推广。
七、研究措施
1、树立开放式教学的教育观念
①关于学生的观念: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不同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 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
②关于教学的观念: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要培养学 生的情感,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创设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
③关于数学学科的观念:数学是一门探索性很强的学科;数学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也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
④关于教师作用的观念: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决策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研究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会用数学思维去审视、思考,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逐步培养学生的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竟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2、提供开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
开放式教学把教学目标分成3个层次:①基础性目标:现实双基。②弹性目标:激发潜能。③发展目标:着眼终身,综合发展。
教师应跳出封闭的教材和教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利用和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学习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探索价值、富有开放性和挑战性。
3、采取开放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
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
4、构建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创设开放式教学的教学环境
开放式教学环境主要指课堂教学的环境氛围,主要是要创设一个自由的、安全的环境。使学生有民主意识和充分的选择权。它包括创设问题情景、创设生活情景、创设大课堂情景等,鼓励学生寻找、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号转化为句号,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开放学习环境,创设民主氛围,促使师生关系朋友化,同时课内向课外开放:课内学法,课外习法;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向其他学科开放:整合学科,发挥整体优势。
6、设计开放式作业
数学开放式作业它与传统的封闭型题目完全不同,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真正学会数学地思维,也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八、研究条件
1.研究队伍素质较感高。课题负责人张胜具有丰富的教育科研经验和课题管理经验,所从事的科研课题已经成功结题。课题主研人员曾多次获市、区赛课等级奖,基本功竞赛等级奖,撰写的论文60多篇获国家、市、区级奖或发表,20多件课件获区级奖,受到领导、同行、社会的一致好评。
2.近年来学校开展人人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已积累了市、区级一定的科研理论功底。我校提出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战略决策,学校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市区级、校级课题,已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经验。
3.具有高档次的教学硬件。我校建成了远程教育卫星地面接受系统,加入了城域网,实现了“班班通”、“室室通”,有图书10万多册,完善了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室、舞蹈室等,配有数字投影仪、实物投影仪、大屏幕彩电、录象机、摄象机、数码相机、DVD、VCD、刻录机等,还购买了成套的数学教学软件,参研教师都配有P4多媒体计算机。
4.学校具有严格的教育科研措施。科研工作由学校管科研的副校长和教导处进行统一管理。学校信息技术中心负责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5.经费以自筹为主,大力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
九、成果预期形式
1、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2、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
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4、课题研究论文集、教学设计集、教学个案集、课题研究文集等。
5、优秀课件、课例、图片等。
十、课题研究组织管理
(一)组织机构
为了使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我们设立了以下组织机构。
1.课题研究顾问小组
宋运葵、郭正洪、方绍祥、邱远伟
2.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林美君
组员:杨华 张胜 程克民 熊成建 江冰 杨春富 骆常礼
蒋伯琴 贾绍祥 谭永华
3. 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李静
组员:向华 邹清薇 李江蓉 张红梅 熊成建 杨华 张胜
|
姓名 |
分 工 |
组长 |
张胜 |
负责过程全面实施
研究方案、研究报告的撰写 |
主
研
人
员 |
杨华 |
研究方案、阶段报告的撰写 |
熊成建 |
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的撰写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
邹清薇 |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研究 |
向华 |
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 |
李静 |
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研究 |
李江蓉 |
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 |
|
张红梅 |
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小学数学学习环境的研究 |
(二)落实措施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成立课题顾问组、领导组、研究组,明确职责,充分发挥顾问领导组的咨询、参谋和指导作用,定期向专家组汇报实施进展情况,及时取得专家组的指导和帮助。
2、建立制度,加强管理。进一步健全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加强研究过程管理,确保研究课题稳步推进,良性开展。
3、纵横联系,加强合作。争取一些具备研究条件的学校加盟研究,增强研究力度,扩大研究广度,着力研究深度,点面结合,在研究成果的普及与推广上做好铺垫。
4、广泛交流,加强研究。加强合作交流,开展教育论坛,充分发挥校刊、网络等媒体的导向及展示作用。
5、深入总结,加强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科学的态度调整研究方法及措施,对课题研究加强有效评估、调控。
6、加强研究教师的学习培训,经常派研究教师“走出去”学习。
7、组织参研教师上研究课,评课,撰写课题相关的读书笔记、反思、案例、论文,形成科研成果,加以推广。
8、建立课题研究资料的归档制度。(规范化的档案,按规定分类保存)
9、规范管理制度,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明确奖惩。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我们已经准备好以下资料,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还将准备更多参考资料。
1.陈东编著的《开放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5月版
2.莫雄光主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读本》 知识出版社
3.张汗仓、赵函《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 河南大学出版社
4.冯俊《数学开放式教学探索》
5.谭焕考《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如何实施开放式教学》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许庄中学
6.郑俊盛《关于开放式数学教学》
7.《数学课程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