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重点项目专栏 >> 特色学校建设 >> 实践探索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创建特色学校中的校长“思”与“做”       
创建特色学校中的校长“思”与“做”
[ 作者:谢定来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903 | 更新时间:2009-9-30 | 文章录入:李淑春 ]

 

创建特色学校中的校长“思”与“做

谢定来

一所学校是否具有高品位,往往取决于是否具有特色。特色学校,是指学校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过程中,突出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适应时代的需要;吸纳地方独特文化,结合本校的实际,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稳定而鲜明的独特的学校色彩和风格;在办学方面,有自己的精神、理念、思想及独特的举措,为全校师生所认同,并逐渐形成传统;在实践中,加强学校文化特色建设,构建特色学校,进而打造名校。有人说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那么,创建特色学校,校长应有怎样的行为?

一、树立全新的认识:特色学校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行动是保证,思想是先导。创建特色学校,校长必须有清楚的认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因此,校长应有这样的认识,创办特色学校或办出学校特色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需要。

二、营造良好的条件:保证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创建特色学校并非为特色而特色。特色学校的创建应该统一于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其目的仍然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育人。我们既要关心学生知识的获得,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师生的精神成长,只有这样的特色学校才能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精神家园,教师绽放生命光彩的魅力舞台。作为校长应做出这些努力:

(一)打造高品位、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内涵,是学校的生命所在。有人说学校文化即是“校长文化”,因为从根本上说学校文化总是反映校长本人的价值观念和领导风格。校长的学识、胆略、人格和办学理念往往决定着学校文化品位的高低,校长的精神状态、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往往决定着学校文化根基的深浅,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应是学校文化的引领者。

我们在创建“三自”(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教育特色学校过程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让“三自”教育文化成为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强大的学校文化力为创建特色学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伴随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学校的移民迁建工作,学校形成了“艰苦奋斗,团结和谐,勇创佳绩”的红光精神,九十年代末学校开展市级课题“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的实践与研究”,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主动和谐地发展”,进而形成了“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的办学特色。我们在学生自我教育,学会做人,学会合作;自能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等方面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总结了好的经验。经过多方面的考察、论证,学校确立了“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的特色学校建设方向,即“三自”教育特色学校建设,这是为了进一步深化“三自”课题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尊,健康自强”的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生活、劳动的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康心理,有意识地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各种能力的基础上,扩展到教师的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以促进每一个红光人主动和谐、持续地发展,提高全体师生的素质。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以“主动、和谐”为主的学校价值取向,“博爱、自主”的校训文化,“让每个红光人主动和谐地发展”的办学理念,“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的办学特色,“自主、自理、自尊”的校风,“乐学、博学、勤学”的学风,“乐教、兴教”的教风,“自我教育做主人,自能学习做强人,自主发展做新人”的学校口号,最终实现把学校建成“国内外有交流,重庆市有影响”的“三自”教育特色学校。

实践证明,学校文化不可能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在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的许许多多的经历(历史),逐渐培养成一些传统,这些传统再经过不断的提炼,最后才能够形成一点点学校文化,一点点、一点点的学校文化在汇聚的过程中,吸纳了时代的主流文化,融进校长个人的个性文化,通过整合,最后就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文化。这是一个传承、创造的过程,需要校长长期耐心的培育、创造。

(二)建立一支个性突出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略只有通过全体教师的齐心协力才能产生实际效果。皮亚杰明确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由此看来,培养大批个性特色突出的教师理当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重要前提。首先教师代表着上一代的智慧、文化和道德,来教育下一代,责任重大。教师自身的师德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个性、品德的发展。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最大。其次,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是影响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根本。教师是否能理解把握好教材,是否能上好课,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是否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新课程对教师专业知识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实,无论是提高教学质量,还是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发展,教师专业知识发展都是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建立一支个性突出的教师队伍,应该成为创建特色学校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我们采取了系列措施,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建立起“教师学习共同体”, 探索独具魅力的校本培训模式,学校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工作方式,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对话交流制度、教研评价制度。使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大效率地开发这一资源,滋生教师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整体提升教师的素质,进而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充分调动教师的自主性、积极性,倡导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培育一大批有思想、有潜力、有创造力的研究型教师、学习型教师。

(三)构建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校从“自我教育管理模式”和“自能学习教学模式”两方面着手,不断探索,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十分显著,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品质的提升,也推动学校迅速崛起。

不断探索,创新自我教育管理模式。自我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儿童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老师要充分发挥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我校在已有班级自我教育管理模式(自定目标——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矫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诚信意识。并注重发挥教师主体引导作用,关注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长抓不懈、抓出成效,形成独特的班级管理文化,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学校开发了校本教材《自我教育日记》《自我教育手册》《红光小学行为习惯读本》等,以此为平台,进行自我教育。

研究课堂,构建自能学习教学模式。“教育最重要的事件发生在课堂”。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通过长期的、平实的课堂教学来提升的。深入开展校本研究活动,诊断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课堂中的困惑。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育实践创新意识”为着力点,把调子定低一点,把步子踩实一点,离教师更近一点,离课堂更近一点,离学生更近一点,在已有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教学策略有效性研究,让课堂教学孕育新思想,呈现出生活化、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多样性、选择性等现代教育的特点。构建自能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群。

三、提升个人素质:创建特色学校需要内涵丰富的校长

(一)校长应是一个思想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校长是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实际上是校长办学思想个性化的表现,因此,要创建特色学校,关键是校长的办学思想要有特色。校长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做到既不盲从于以前和别人的观点,墨守成规,人云亦云,又能从常规性的事物中解脱出来,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和更深刻的层次上悉心分析、潜心研究,并能结合本校实际特点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办学主张,找到办学的优势和突破口,灵活运用已知原理,创造出奇妙的教育构想和独特的教育信念,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校长应是一个学习者

特色学校的创建,需要校长谋篇布局,并引领师生将具有特色的教育理念化为实际的行为,这就要求校长具有一定的感召力,而这种感召力既有校长自身权力的影响,更主要的是来自校长的良好素质。特色学校的校长,无论在知识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更胜一筹,他们见多识广,治学谨严,不仅拥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而且善于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思想和管理方法。知识渊博,才会遇事不慌,镇定自如地应付环境的变化,才会思维活跃,才思敏捷,透过学校工作展示自己的创造才华。事实就是如此,一无所知的校长做一般教师都不配,如何治理一所学校?孤陋寡闻的校长做到称职都很难,何谈创办特色学校?因此,校长在创办特色学校过程中,应当有渊博的知识储备:既要有传统知识,又要有现代知识,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实践知识;既要有基础知识,又要有专业知识;既要有初级知识,又要有高级知识;既要有教育知识,又要有管理知识;既要有政策法规知识,又要有人才学、公关学、美学和系统科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形成合理的结构。

(三)校长应是一个实践者

校长不仅仅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举旗人,更应该是一名踏踏实实的实践者。校长通过学校的规划、计划将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落实到各部门、个人身上,同时自己也要身体力行。我校在“三自”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中,校长与教师一道,研究学校具体情况,落实创建措施,建设“三自”学校文化,完善促进师生自主发展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构建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师生学习发展共同体,达到每个人主动和谐地发展。校长还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与师生共同探究,使学校的教学活动呈现出“让我的思维在课堂流淌,让我的个性在学习中张扬”的教学特色;又在教育活动中亲身实践,学校的教育活动凸显出“让我的笑容在这里绽放,让我的梦想在这里启航”的教育特色。真是校长带头,老师工作有劲头。

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学校校长要搭好平台、营造氛围,以铁匠的韧劲,一招一式显现功力,以玉工的恒心,切磋琢磨尽显章法,以织女的耐心,一针一线,绣出锦绣华章,引领师生并与师生一道释放自己的生命光彩。

 

作者谢定来,系万州区红光小学校长。此文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

上一篇文章:建设“三自”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文章:电报路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初见成效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6]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18]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1]
· 用教师更多的爱转化物理学…[52]
· 浅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53]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8]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40]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1]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3]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3]
 
· 坚持听课督察  提高听课效…[614]
· 校长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教师…[400]
· 拓展传统“争章”模式  创…[742]
· 关于组织申报万州区教育科…[846]
· 校长重视了  教研必有效[646]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