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听课督察 提高听课效能
——对农村小学校长听课笔记评价简述
2011年6月28日,万州区教委对本区51所农村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了教学质量抽测,同时也收取了51位校长本学期的听课笔记,并于7月初组成评审组对“听课笔记”进行了专项评价。
按照“评价标准”,9位评委经过认真评介:100%的校长本期完成了20节听课任务,41%的校长听课获得“优秀”等次,23.5%的校长只是“合格”。驸马学校郎永红、走马小学向光轩、太龙小学何国才等21名校长“听课记录”详实,教学评价、指导与建议等贴切实际,较好地体现了区教科所所长刘恒远所说“督察课堂、评价指导、切磋教艺、提升水平”等听课功效。
“评委”反映,前学期,部分校长“听课”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听课目的不太明确。从某种意义上讲,少数同志听课是为了完成教委规定“任务”,是为了让教师知道“我在深入课堂,你上课要认真……”,为形式管理而听课,而不是从深层次的坚持以切实有效的言行来督察课堂、指导教学、提升师能,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表现为部分同志听课记录简略:没有听课日期,没有记录完整的教学环节及过程,没有教与学的评价及建议,更没有与执教者的交流意见。当然也不排除,虽然个别同志记录简单,甚至没有写听课记录,他与执教者的交流已经进行,并且效果还很好,但从“听课记录”角度上讲还是留有缺憾;第二、听课学科比较单一。68%的校长听课集中在语文、数学或所学专业(任教)学科范围,对于其它学科教学情况还了解不多,关注不够;第三、听课记录尚欠规范。一是有的同志有时没有用专门的“听课本”记录;二是少数同志没有写听课日期、听课具体内容及点评建议等;三是有的同志字迹潦草,记录的一些文字数据难以辨认。
评委们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一、大力宣传听课意义。无论是检查型、调研型听课,还是指导型、推门式的听课,对于监督、检查、指导和交流课堂教学都具有实效性,学校领导以及广大教师都要明晰听课的作用,要形成听课的习惯;二、规范听课质量要求。区教委对学校领导有听课要求,学校对教师的听课也要从数量、质量等等方面作适切管理;三、开展专项评比活动。区教委要定时与不定期的对学校领导及教师的听课记录进行抽查,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等途径客观了解学校领导及教师平时的听课情况,并予综合评比表彰,真正地发挥“听课”之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