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五)
重庆市万州区熊家中学 洪军
教学目标
1、练习制作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的横切面和表皮,识别叶片的结构;绘制叶片的表皮细胞图。
2、练习制作徒手切片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1、制作和观察徒手切片
2、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
1、制作和观察徒手切片
教法
实验法,观察法
材料器具:鲜嫩的植物叶片、双面刀片、毛笔、镊子、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引言:
为什么有些植物叶片的上表面呈深绿色,而下表面呈浅绿色呢?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从哪里出入叶片?叶绿体又是怎样分布的?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将会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一)明确目标
知识要点 |
具体知识点 |
教学要求层次 |
识记 |
理解 |
应用 |
分析综合 |
练习制作徒手切片 |
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 |
|
|
|
|
用显微镜观察叶的横切面和表皮 |
使用显微镜 |
|
|
应用 |
|
识别叶片的结构 |
叶的结构 |
识记 |
|
|
|
绘制叶片的表皮细胞图 |
叶的结构 |
|
|
应用 |
|
(二)补偿学习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三)自学探究
学生自学教材77-78面“观察叶片的结构”内容,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步骤,以及注意观察叶片的结构。
(四)教师质疑
1、现察叶片的横切面结构为什么要制作很薄的临时切片?
2、在叶片结构的哪些细胞内部有绿色颗粒结构?叶片内绿色颗粒结构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五)精讲点拨
三、叶片与光合作用
活动:观察叶片的结构
目的要求:
方法步骤:
1、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
(1)取一片双子叶植物的叶片,放在载玻片上。
(2)用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
(3)重复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要沾水一次,以便将切下的叶片薄片放人盘有清水的玻璃皿里。
(4)用毛笔从水中选取最薄的叶片切片,放在一张洁净的载玻片上,制作成临时切片。
2、观察叶片的结构,并回答问题
用低倍显微镜现察叶片的临时切片,找出薄而比较完整的叶片部位,对照图5—8现察叶片的结构,区分出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和叶脉,识别各个部分的细胞结构特征,并思考有关问题。
注意:叶脉的观察
网状叶脉:大豆、花生、马铃薯、桑树、梧桐、黄桷兰
平行叶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
3、观察叶片的下表皮,回答问题并画图
(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植物(如蚕豆)叶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表皮上成对呈半月形的细胞,这就是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与一般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有什么不同?
(3)画出叶片下表皮上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及其相连的几个表皮细胞图。
讨论:
(便于染色和观察叶片的内部结构)
(叶肉细胞和表皮保卫细胞内有绿色颗粒结构。栅栏组织较多,海绵组织少)
(六)应用反馈
1、思考与练习二、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