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行动研究”优秀作品
学生日记的启示
重庆市万州区落凼小学 冉国庆
一个星期一的中午,我像往常一样阅过一本本日记。忽然一则日记让我停下来,学生这样写到:我知道因为我的脸上有胎记不好看,所以大家不跟我交朋友,老师你也是那样吗?……我当时懵了,自责与羞愧一起涌上心头。这则日记是班上一个特别文静脸上有疤痕的女生牟丙林写的,学习较好,但不爱说话和表现,我对她印象不是很深刻。看到这里联想到自己平时在教学中,关注最多的往往是特别好与特别差的孩子,而那些内向安静的学生,很容易就成了自己被忽视的对象。
我该怎样让牟丙林找回自信呢?让其他同学都能接受她呢?我首先从自己做起,对她给予更多的关注。从那过后无论是课堂上、午间、课间,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和她们说上一两句话,或开个小玩笑。有时只是远远地注视一下,微笑着侧一下头或轻轻摸一下她的头,她的那种兴奋、得意立即溢于言表,我想这是因为她感觉到了老师的爱,知道老师一直关心她。平常我有意或无意地让她跟其他同学一起活动,起初有些特别爱漂亮的女孩子不太愿意,但看到我也来参加她们的活动,且特别是我专挑牟丙林来时,慢慢的有所改观了。她也变得比以前活泼了,学习也上进了,我的心也渐渐变宽了。
爱,这个人世间最昂贵却又最平凡的字眼是划解一切矛盾最好的良药。教师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把自己真切的爱撒向每一个学生。
孩子,无论乖巧的、调皮的、成绩优异的,还是落后的、积极活泼的,或是默不作声的,你若仔细观察,用心理解,就会发现他们眼中都充满爱的渴望。当老师的眼光一次次跃过他们,落在身后的捣蛋鬼身上,他们变得越来越沉默,离老师也越来越远。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哪怕只是一个眼神,或下课时几句闲谈。
从这件事后,我把更多的关注投向平时不爱表现的孩子。班上有个女生毕文静是上期从永平转学来的。在班上一天不说几句话,走路看人都是怯生生的,同学们围着老师说笑,她躲在最后也笑,但那是一种寂寞的笑。我便有意地与她接近,跟她谈心。一开始她多数以沉默或微微一笑来回答我。我不灰心,也没批评她,有事没事抚摸她一下,朝她笑一笑,一有空便找她聊天。慢慢地,她肯开口了,告诉我她害怕课堂上起来发言,一站起来腿就会抖个不停。我鼓励她战胜自己的胆小,相信自己,人家行的自己也能行。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现在的毕文静越来越优秀能干。记得我对她说过“你长得真漂亮,如果你的字写得跟人一样漂亮,那多好啊!”她便默默练字,练出了一手漂亮的硬笔字。在今年的“六一”书画比赛中,她获得一等奖。我无意中说了一句:怎么把字写得这么漂亮的?能不能教教同学呢?她真的尽
心尽力地教同学。班上的郭涛同学在她的指点下也练出了一手好字。毕文静同学还参加了少年宫的舞蹈队,在这次“六一”联欢会上她表演的小品获得二等奖。现在上课,她忽闪的大眼睛总能专注地盯着老师,回答问题充满自信,不再目光躲闪害怕老师提问了。她还偷偷告诉妈妈:“我最喜欢冉老师了,我现在不胆小了。”
人孰能无过,何况是那些不懂事的孩子,但往往好孩子犯的错误容易被谅解,而那些常常惹事的孩子就不那么容易得到谅解。同样的错误,好孩子得到的是“老师相信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点。”另一个孩子得到的也许是一顿严厉的批评,外加通知家长。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理智的。不管是好学生,还是调皮捣蛋的孩子,我们教师都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要给他们相同的信任,有的孩子往往是故意捣蛋想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的信任与宽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班有个学生叫何平,他天天都惹事,我耳边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学生的报告:老师,何平又怎么怎么啦。一开始,我总是严厉地批评几句,心里想,小孩子,吓唬吓唬他们就行。没想到他是“屡教不改”。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决定好好跟他谈谈。在一次他欺负了别人,又扬言要约朋友来再打别人,我与他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长谈,相信他并不是存心要欺负别人,并且自己知道错了,有点恨自己,他一个劲儿地点头,我乘势又奖给他一颗五角星,告诉他这是因为他认识到了错误才奖的。以后他果然收敛了不少,相反,班级里的事还抢着做,同学有事他还帮着解决,同学之间闹矛盾还去相劝,给他们讲道理并及时告诉老师。
孩子自尊心很强,学生犯了错误后,通常都比较害怕、后悔,希望得到老师的谅解,因此,对犯错误的学生处理是否得当,是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如果教师批评不注意场合,不但不会被学生接受,反而会引起更多人的反感。批评不但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富有人情味的和风细雨的批评蕴涵着教师人性的博大和境界的崇高,体现了教育的真谛----以人为本,润物无声。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表扬学生应大张旗鼓,让更多的人分享喜悦,但批评应单独进行,而且在起到提醒注意的作用后,尽可能消除对方的不愉快心理。不考虑环境,随便公开批评,最容易伤害人。有的教师喜欢在集体活动中不点名批评,这也不妥当。对当事者作用不大且不说,还会引起他人的不安和猜疑。最好的方法用间接批评法,讲寓言的方法暗示,也可以亲自开源示范,用榜样的力量无声的批评。
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而教师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学生“犯错误”过程中的 不利、消极因素转化味有利的、积极的、合情合理的因素。无论如何,教师都应当充满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某些无损于其人格和身心健康成长的“瑕疵”应尽可能地宽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值得大力倡导的。教师在工作中,应象寻觅火种,开采金矿一样,千方百计地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殚精竭虑地让它燃烧起来
有人说,比天空和大海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教师就必须有这样的胸怀,包容孩子所有的错误和过失。而教师的宽容也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影响。教师行为中的宽容是孩子们学习的最佳榜样,因此,教师要大方地表现他的宽容,特别是对那些屡屡犯错的孩子,更要以宽容的心待之。
孔子云:“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宽容是人的情感之一,有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它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宽容也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它如一泓清泉可化干戈为玉帛;宽容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的境界。宽容它蕴藏着一种殷切的期望和潜在的教育动力。拥有爱和宽容的人是快乐的,当他将爱与宽容给予别人时,也能接受到别人给予的爱与宽容。身为教师我要把爱和宽容带给孩子,让他们也成为拥有爱与宽容的人,成为快乐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