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行动研究”优秀作品
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体现数学价值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重庆市万州区汶罗小学 殷 莉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去“解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还原教材的本来面目,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知识掌握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发展,真正体现出学习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用全新的教育观念设计、组织教学,构建“问题情境——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课堂教学模式,即“生活——数学——生活”,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人教版第3册( 万州区沙河小学 秦庆蓉执教 2006年10月21日)
1.看角。媒体展示角。先向学生呈现一幅校园情境图(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从而自然地引出剪刀、三角板、足球门架;再出示有角的实物,让学生感受;然后在屏幕上出示红领巾、国旗、钟、扇面的实物图,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建立起角的概念。
2.摸角。(1)拿出三角尺,找出角。(2)。师:摸一摸角,有什么感觉?生1:头尖尖的;生2:尖很刺人,两边光滑;生3:两边平平的、直直的……
3.识角。(1) 师:想一想,角是怎样组成的?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2) 师先展示没有相交,问是角吗?再用课件动态演示角的形成,师讲述。(3)数一数,有几条边,几个顶点?(4)让学生说说角各部分的特点,在小组内说说角的组成;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角。(5)选一个你喜欢的角,标出顶点和两条边。
4.说角。师: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
5.做角。(1)用师生提供的材料做出尽可能多的角。剪一剪,折一折……(2)交流作品(黑板上磁块贴出),有折的,纸块做的,线拉成的……让学生互相评价做的角。
6.比角。(1) 让学生互相比两个角的大小:猜一猜,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2)用动画演示验证。引导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3)学生玩一玩活动角,实际感知
7.画角。让学生画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1)让学生先尝试板演;(2)再用多媒体示范画角
随后,出示判断题,让学生辨析比较;最后让学生数一数一些组合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教学反思: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的亲近
数学本质上是一种生活,一种“数字化的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这节课,教师一开始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角,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也藉此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在认识角后,又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角,使学生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调动了起来,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二、提供生活背景,促进学生自主交流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课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看、“摸”“说”、“做”,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让学生互相交流,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使学生的感官参与经历“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促成他们丰富了对角的认识。这样,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把数学知识的传授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的原则,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并藉此内驱力开始探究,从而创造成功的心理体验。
三、拓展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思维
思维拓展题的教学,不仅是知识获得的过程,更是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得到发展的过程。本节课多处设计思维拓展题,如用所给的材料做角,“在一些组合图形中你能找到几个角?(五角星)” 等问题的解决,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更拓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让一些同学个性飞扬,同时也体现课标所要实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四、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让课堂回位生活
数学来自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从过去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到知识,在知识中体验生活;训练学生学会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东西,消化、吸收,再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训练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案例中教师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例如,张老师教学中让学生用材料做一个角,学生通过折,做,用线拉,用东西组合(两支铅笔搭建),用肢体语言表示等,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呈现在课堂中,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他们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画角的环节中,我觉得还可以拓展到生活中去,如,画出角的组合图形等,更能体现“做”数学。
总之,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与用途。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数学充满生活气息,是当今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落实新课标的有力体现,它有利于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在愉悦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