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需求互动 >> 专家坐台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让校本研究提升教师的价值       
让校本研究提升教师的价值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548 | 更新时间:2006-6-26 | 文章录入:王文波 ]

让校本研究提升教师的价值

以校为本是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的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它符合以人为本、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校本研究就是依据这一理念而提出的一种更适合学校开展的教育科研形式。

   一、教师不学习,工作就将平庸

   教师是知识分子,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文化和修养需要积淀,要积淀就必须经常学习。古人云: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全非。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应该经常反思一下是不是坚持学习了,是不是除了教学之外,还读一些有益于修身、有利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书籍呢?

   教师如果不学习,是很容易沦为庸师的。现在的高考虽然增大了教师的压力,但同时也增大了使教师成为庸师的可能性。教材是现成的,大纲和考纲是一致的,同步训练、各类测试、复习资料、甚至每一课时的备课都有编印得好好的资料,教师的教学,除了和学生一起拼时间,跟着现成的资料跑以外,是否还有一些属于教师自身的真正有意义的价值呢?这一现象早已被教育专家称之为“教师平庸化现象”。如果教师平时不注重学习,平庸化现象就会在教师身上愈演愈烈,不是有老师连与学生一道考自己所任教学科的同样试题的信心都显得缺乏的吗?社会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工作平庸的悲哀的!

   二、教师不研究,教学就会凝固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本质上讲,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是与简单的、可以重复的、凭传统和经验行事的机械劳动不同的,其最大的差别就是教师应该研究自己的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成为学生的知识宝库和活的教科书。

   不可否认,教师的工作具有重复性,高考指导确实需要经验,传统的影响也还根深蒂固。但正因为这样,教师的思想就更加不能凝固。有的教师教了大半辈子,方法还是那么一套,总是不能得到大多数学生的满意;有的老师以前教得好,受学生欢迎,现在觉得教学就那么回事,已经搞了几个回合,就不再思进取,工作无改进,学生自然难以满意。这都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避免的现象。不要到我们的后辈问我们做了一辈子高中教师,对教育有哪些真正的见解时,除了茫然,还是茫然。

   三、研究非难事,校本研究融学习、工作、研究三位一体

   一提到研究,很多教师总以为与自己无关,认为那是大学教授、专业人员和学校领导、骨干的事情,我们做不来。而在当前的教育科研中,也存在诸多弊端,如理论研究与教师实践脱节、教师的研究成为专家课题的执行者、“教育实验”形式化、“经验总结”呈现“装饰化”等等。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科研不能简单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采取行动研究、质的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方法。教师的研究“最重要的不是严谨,而是教师有没有对教学反思,寻找证据去帮助了解现状,从而作出适当的判断,改良教学实践”(著名英国学者、行动研究大师略特语)。这便是目前提得比较多的校本研究。校本研究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研究为线索,统领教育教学工作。

   校本研究“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它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研究目的,是一种将学习、工作、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动。从校本研究的角度来看,教师做研究就不再是难事了。只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工作善于思考、勤于记录就行了。教师应该经常动动脑、动动笔,教师总不至于一年到头,除了写粉笔字和解题之外,手中的笔便不再记录任何痕迹了吧?

   四、教师如何做校本研究

     1、研究校本课程:高考科目的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科目内容非常熟悉,并能运用、发挥自如,使自己成为学生活的教科书;非高考科目教师要成为自己所教学科课程的开发者。

   2、进行校本教研:各科教师结合自己学科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3、开展校本培训:加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参与式培训和教学反思,凸现“以教师为本,以能力为本,以发展为本”的培训观念。

   4、校本管理研究:由学校领导进行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研究,教研组长进行教研组管理的研究。

   同时,可以将学校的有关课题研究与校本研究进行整合,因为一般学校的课题也是一个适合校本研究的课题,只要学校把校本研究工作做好了,学校的内涵就会得到发展,学校的课题研究也就好做了。

   校本研究是一种行动研究。所谓行动研究,通俗地讲就是:“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效果即成果”。校本行动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教师具体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1)教育叙事研究。就是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这种研究是培养研究型教学反思的重要方式。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高级思维能力,处于教师发展研究的中心位置。

2)课堂观察研究。就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这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途径。

3)案例教学研究。教育案例就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是教学理论的故乡。教师需要有自己特点的教学理论表达方式,教学案例就是这样的方式,而且只有教师自己才最适合于做这种研究。

4)写教育网志。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交流的平台,教师可免费申请自己的网页。在上面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吸引其他教师参与讨论、作留言或发表评论。

作为教师,我们面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学校的重大责任和压力,教师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光凭固有的方法是不行的,教师必须改进自己的工作,而改进工作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研究。教师只有依靠校本研究提升自己工作的价值,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办学质量的目的。让我们共同参与到校本研究活动中去,让校本研究提升我们工作的价值。

 

上一篇文章:让孩子适应未来社会的教育方式
下一篇文章:在反思中前行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万州教研信息2012第2期(总…[84]
· 征集评选特色学校建设成果…[50]
· 关于开展万州区初中“学困…[61]
· 民革区委教育一支部送教帮…[65]
· 着力变革课堂教学   让每个…[56]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387]
· 网络阅卷考务工作要点[276]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578]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310]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593]
 
· 校本研究,基本规范与价值…[909]
· 让校本研究提升教师的价值…[1047]
· 学校科研的价值与校本教研…[2686]
· 醋食用价值大对人体益处多…[882]
· “体考不计分”价值何在?…[1238]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