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万州区教育学会一等奖论文公示
新形势下词汇有效教学的思考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贯穿着语言学习的全过程,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大量的词汇是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英语词汇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新版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词汇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今年全国新课标卷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取消单项选择改为语法填空,高考英语分值不变且一年提高两次考试机会,这些变化都要求我们的教学相应变革,尤其词汇作为语言学习最基本最重要部分,对其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凸显重要和紧迫性。长期以来,词汇教学教法单一、孤立,如何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一直困惑着很多尤其身处一线的英语教师。本文力求从词汇的呈现、记忆、练习与巩固等策略方面为词汇教学提供一个新视角及一些有效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词汇教学 词汇学习 策略阅读
一、引言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取消单项选择(MC),改为语法填空,其他题型不变。紧接着9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这些改变及改革在肯定外语重要性之外,也预示着拉开了英语教学静悄悄革命的序幕,其落脚点是整体招考制度的改革,但出发点却是英语教育质量问题。如今的英语教学,量变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质变。既然高考英语已走向一年两次社会化考试,并且取消单选,增加主观题型,英语教学必须作相应的变化。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词汇又远远超出旧版的词汇量,教师压力倍增,学生更是无所适从。担任网上远程学习辅导教师多次,发现一线教师教学困惑中认为词汇教学难度大的问题一直高居榜首。词汇作为语言学习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对其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凸显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现象及问题
媒体报道,一项对全球170万18岁以上成年英语学习者的测试成绩评估报告,在全球54个非英语母语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大陆以49.00分排名第36位,属于低熟练度水平。在世界上堪称投入最大、耗时最长的中国式英语教育,却未能培养出令人满意的外语熟练度。长期以来,教师教授新词的步骤常常是先引出生词——看词汇表,或写在黑板上或展示于卡片、课件上——教师领读几遍,学生跟读、齐读、自读,教师再抽读几次——布置课外作业(抄写所学单词)——第二或第三天听写。其共同的特点是:整体输入。这种教法被广泛长期地采纳,是因为教师们备课非常省事,教起来也算快捷,但学生感受怎样,接受效果怎样就不敢恭维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有一定难度,如此大量一次性的输入生词让学生更加生畏,没了学习的乐趣,从而放弃英语学习。虽然教师可能也运用了不少教学策略,如图片、实物、构词法、音、形、意等结合,但效果不好是不争的事实。不可否认,课改以来,一线教师积极参与轰轰烈烈的课改,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英语的功能作用的思考还很不足。我们的教育理念及教学都很有问题——忽略了英语教学的本质是为学生打开无数窗,帮助学生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去了解外面更多精彩的世界。
三、新形势下怎样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
语言的熟练运用是建立在扎实的语言知识基础之上的。语言知识中词汇的学习又是英语学习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都离不开词汇。如果说结构是语言的骨骼,词汇就是最重要的器官和血肉(Harmer,1991:153)。没有一定量的词汇,我们就无法运用所学的句法结构进行有效的交际。因此,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Rivers,1983:125)。当今备受推崇的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教学法,即语言与内容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法,强调的观点是用英语去学习(Use English to Learn),而这一切的根本是打下扎实的语言知识基础。
定位准,才能站位高,对词汇教学的不同定位会导致我们不同的英语词汇教学观,观念出了错,实践就会偏,结果就会差。凡是值得知道的,没有一个是能够教会的,我们应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帮助其打下扎实的语言知识基础,让英语学习不只是发生在课堂,而是向课外自然延伸。事实上,这种思想的转变不难,关键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以适应改革新形势。只要我们用心并遵循学生语言知识的认知发展规律,我们完全可以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做得更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明确词汇教学的内容
词汇教学首先应考虑词汇教学包含的内容。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在五级目标里谈到了词汇教学的三方面内容。
1.掌握英语词汇的拼写,并能认读
这里的词汇包括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要求能对其准确进行认读和拼写,这是词汇教学的最基本的内容。
2.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产生的意义有可能完全不同,如“black pen” 和“black tea”,black 在前一语境里用的是其基本义“黑色”——黑色的钢笔,在后一语境里则指“红茶”。
3.词汇的用法不仅包括动词的及物与否,动词后面接动词不定式还是动名词,也包括了词汇的语域问题,正式或者非正式、褒义或者贬义,不同的语境下要用不同的词汇。
(二)、关注词汇有效教学策略
新版课标教材的词汇量比以往大大增加,纯粹的讲授式教学和死记硬背根本不能适应新课标下的词汇教学任务。如上面动词后面跟动名词还是不定式的问题只是给出形式或象征性的几个句子,学生在课上也许清楚但做题时就糊涂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关注并加强对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训练,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词汇积累为主线,在语言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扩大词汇量。词汇教学策略要注意三个方面:呈现策略,记忆策略,练习与巩固策略。具体不妨从下面几个环节入手。
1.呈现策略
(1) TPR教学法
呈现策略除了前面说到的实物、图片之外,尤其应注意动态的呈现。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活动教学法”视为儿童教育的最重要原则,强调只有儿童具体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事实上,这一原则适合所有的学习者。动态的呈现会让学生多方感受旧知与新知有机结合,结合活动TPR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TPR——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缩写,指全身反应教学法,是加州心理学家詹姆斯博士提出来的。它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强调身体的互动性、教学的生动性,以便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在游戏中学习、英语生活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效果会更好。比如讲授方位介词on, in, behind, under, beside, 教师手拿红、绿、蓝、黄、黑铅笔,教师先边做动作边口头表达示范如下:
A、Put the red pencil on the pencil-box.把红色铅笔放在文具盒上。
B、Put the green pencil in the pencil-box. 把绿色铅笔放在文具盒里。
C、Put the black pencil beside the pencil-box. 把黑色铅笔放在文具盒旁边。
D、Put the blue pencil behind the schoolbag. 把蓝色铅笔放在书包后面。
E、Put the yellow pencil under the desk. 把黄色铅笔放在桌子下面。
教师表达时要多重复几次,同时将生词写在黑板上。学生在教师的动态呈现及表述中能非常清楚地感受到几个方位介词的意思,且印象深刻。接着教师再叫5名学生上台,将5只彩笔分发给他们,教师发指令,学生将彩笔放到指定位置。然后学生再2人或4人小组模仿练习。最后,小组展示,分享掌握情况。相信,学生在课堂就能很好地记住这些介词并能准确运用。TPR方法的好处除了直观、生动,又巩固了旧知如颜色、书包等词汇,同时,发出指令的口头表达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听说技能。
(2)词语搭配教学
多数时候,语言是以词组为单位呈现的,单个地记单词会导致词汇学习效率低下,无法运用这些单词准确表达,更谈不上流利。在词汇教学中关注词语搭配的教学,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学家认为词语间保持着一种结伴关系。词语搭配是一种固定的、自然的组合,它是可预测的。如实词间的搭配:形容词+名词(a big house),名词+ 名词(a man teacher),动词+ 形容词+名词(learn a foreign language),动词+副词(live happily)等。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多呈现词语的搭配,让孤立的单词在学生大脑中建立起词与词之间,词与句之间,词与篇之间的联系,这样就在词汇学习和语言运用之间搭起了桥梁,学生运用起来不仅准确率会大大提高,还能加速地道语言产出和理解过程,达到近似母语的流利程度。
1.记忆策略
(1)分类记忆
Brewster等认为“单词经常是以有着某种共同之处的群组为单位记忆的”,因此他们建议将单词按下列群组来教:
A. 词群(lexical sets):如水果、服装、房子里的居室等;
B. 韵群(rhymlug sets):如pat, cat, fat, bat, hat等;
C.色群(colour sets):如green things: a pea, an apple, a caterpillar等;
D.语法群(grammar sets):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群组教学实际是将单词按不同的组别进行分类,以利于学生对同一类的单词产生印象,从而提高记忆的效果。以词群为例,词群下的子群还可以继续进行分类,如“运动类”这个子群,又可分出run, jump, swim, skate, surf等词,引导学生将新词添加到旧词一起学习归总记忆,既能激发学习兴趣,效果又好。
(2) 联想记忆
Scrivemer认为,“一个单词能与其他词建立联系的时候,其意义是最清楚的。”记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信息在记忆中的储存状态不是无序和独立的,相反,它是彼此联结,以某种网络结构形式存在的。所以,要提高单词的记忆效果,很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单词与其他信息的联系。如外研版教材《新标准》里出现的word map就很好地体现了词汇的联想记忆,如以一个核心词”office”为中心, 能联想出与之相关的一串词:table, desk, chair, telephone, sofa, bookshelf, boss, colleagues, secretary, office boy……
(3)mind map(思维导图)
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东尼·博赞创造的“思维导图”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21世纪最具创新的学习方法”。它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被广泛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效利用它展开。如教授单词compare时可画图如下:(此略)
图中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又可继续展开为以下形式:
动词(verb)——compare, compared, compares, comparing;
名词(noun)——comparisons, comparison;
形容词(adjective)——comparable, incomparable, comparative;
副词(adverb)——comparatively, comparably, incomparably
这些形式的不断展开既帮助学生打开了思维,又让他们形象、直观地记住了与compare相关的大量单词,明晰且印象深刻。
1.练习巩固策略
(1) 情境及游戏练习
情境及游戏练习能刺激学习者的多方感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及热情,从而有效掌握新知。如外研版教材《新标准》初一上册Module 10 Different habits 里有关于生日礼物的单词和为生日晚会做准备的一系列短语,可通过“为生日晚会挑选礼物和做事”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去练习所学的单词和短语。同时我们还可多多采取游戏练习策略。如食物、饮料单词的练习,可设置为:假如周末学生要去野餐,学生小组活动,决定要带的食物和饮料。不妨要求学生先画出自己要带的食物,并将其涂上颜色;然后个体说出自己要带的食物的名称;最后,小组讨论,决定本组最终要带的食物和饮料。
(2)有效设计课外作业
词汇教学的课外作业布置,我们常常习惯要求学生去抄写10遍20遍,这样的结果费时费力费钱不说,关键是没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机械的抄写,新知在他们的大脑里没得以很好内化,根本就记不牢,更不用说灵活运用了。但如果我们基于英语教育是帮助学生用英语去学习(use English to learn)去做事的理念来设计课外作业,效果会完全不一样。如:
人教版《新目标》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在Period 1学了有关家具(Furniture):table, bed, dresser, bookcase, sofa, drawer, chair, desk以及介词(Proposition): under, on, behind, next to, between之后,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不妨叫学生回家后画一张自己卧室的简图,然后在简图下面简单用英语介绍一下家具的摆放位置。这样的作业走进学生的生活,学生有话可说,乐于参与,比反复抄写读背单词几十遍效果好得多,记忆单词的难度化解在无形中。
另外,课外作业不妨多布置阅读类的作业。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北外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曹文教授在她《英语,儿子教我学》的书中所说,她从未专门教儿子词汇,主要是儿子喜欢读英文书籍,吸引他的不是英语本身,而是英语所传递的信息,也因如此他能够一直保持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词汇,自然习得英语。如果我们为教词汇而教,让学生们只是去完成练习或卷子,长此以往,学生找不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容易失去兴趣。学生接触英语本身就不多,课外我们不妨为学生多介绍和推荐一些浅显易懂的适合他们年龄的英文读物。一般情况下不少老师都有介绍学生订阅英语学习报刊,教师要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不能只是完成报刊上面的专项或单元练习题,应更多引导学生浏览适时新闻,了解其他诸多信息,然后在课上找时间小片段的交流,而不是一带而过,做做形式而已。让英语走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词汇的学习为阅读而备,效果一定会不一样。一旦学生养成了习惯,比做多少题都管用。
总之,我们要将英语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用英语去学习”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词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还有很多,每一种应该说都有它的优缺点,我们要多学习,博采众长。相信,只要我们用心+ 创新+ 行动+ 坚持,一定会找到一条有效的教学之路。
参考书目:
1.Brewster, J. Ellis, G. Girard, D. 1992. The Primary English Teacher’s Guide. London: Penguin Group.
2.Scrivener, J. 1994. Learning Teaching: A Guidebook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Oxford: Hainemann. Senior English.
3.曹文. 2012.《英语,儿子“教”我学》.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熊川武. 1997.《学习策略论》. 江西: 江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5.张连仲. 2014. 《不做教书匠》. 北京.《英语学习》教师版第9期.
6.陈芳. 2014. 《追求自己的专业发展》. 北京. 北京出版社
7.张萍. 2001. 硕士研究生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