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有效课堂出实招 深化教学研究重实效
——万州区召开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研讨会
10月23日,万州区2015年秋季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研讨会在红光小学召开。此次会议旨在探索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有效教学方式,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变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分管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以及来自西藏自治区的两位挂职教研员共250余人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呈现以下特点:
课例展示同分享。红光小学朱红浇老师和白岩小学段仕江老师分别展示了课例《角的初步认识》和《平行与垂直》。朱老师引领学生在熟悉的校园情景中找寻“角”,通过实物教具认识“角”,自己感知学具体验“角”,参与有趣活动创造“角”……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中掌握学习方法,在活动的参与中积累活动经验,在思维的训练中体会数学思想,在夯实四基的同时提升了数学能力。段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数学,观察位置寻异同,分类归纳找特点,动手摆放思内涵,密切生活再应用;他指导学生在活动前理清思路,活动中留足时空,活动后充分交流,促进了学生有理有序地数学思考,提高了学生灵活缜密的数学思维,培养了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
片区议课频碰撞。活动中将与会教师以片区为单位分成8个小组,在片区中心教研组长的精心组织下,他们认真观课,及时反思,并在小组议课中就不同教学观点的理论、不同教学行为的分析、不同教学流程的阐释、不同教学方法的实施各抒己见、热烈讨论。
集中交流话成长。在片区评课议课的基础上,本轮各中心发言学校委派的中心发言人站在不同的视角、基于不同的理论、拥有不同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道出了各片区的真实想法:以学定教是有效教学的思路和方向,自主合作是变革学习方式的起点和归宿,数学思想是课堂教学理念的灵魂和标杆,学习习惯是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石和魔杖……。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改进的方向:教学应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遵照年段培养目标因材施教,让教学紧贴学生的志趣、跟进学生的发展、顺应教改的方向,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进步服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员骆大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并结合两节课例对“图形与几何”的课程设计思路,内容标准以及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阐释:一是“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二是教学内容要有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的生活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三是要重视实践操作、测量,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探究性活动,让学生通过眼看、手做、脑想、耳听、口说,丰富感性认识、使学生亲历“做数学”和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四是要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和感性认识。五是教学要关注知识内容的成长性,准确把握教学的“度”并重视运用对应性的练习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图形与几何”有效教学的研究主题,以课例为载体,以交流为平台,让会教师带着任务走进课堂,带着反思走向交流,带着收获回到学校。有效促进了我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方式的转变和“图形与几何”课程内容教学的有效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