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简讯新闻 >> 教研简讯 >> [专题]变革课堂教学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课堂展风采   赛场竞风流       
课堂展风采   赛场竞风流
2014年万州区“变革课堂教学”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综述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698 | 更新时间:2014-12-31 | 文章录入:骆大云 ]

 

课堂展风采   赛场竞风流

           ——2014年万州区“变革课堂教学”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综述

20141212日,由万州区教委主办、万州区教科所承办、万州区信息技术中心协办的“万州区变革课堂教学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在清泉小学缓缓落下帷幕。本次活动,是万州区变革课堂小学数学教学成果的汇报会,是我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会,是我区小学数学教学思想碰撞的交流会……活动历时三个月,规模盛大,影响空前,圆满成功。该活动呈现以下特点:

一、组织规范有序

区教委高度重视本次活动,下发了《重庆市万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变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优质课竞赛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学校严格遵照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活动,确保了本次赛课活动的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1、层层选拔,全员覆盖

各学校及时召开教职工大会,宣传《重庆市万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变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优质课竞赛活动的通知》的精神,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初赛,人人献课,集体听课评课。经过学校初赛选拔,各校推选出了教学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参加片区复赛;各片区牵头学校积极组织片区内学校参加区级选拔赛,选培种子选手参加区级决赛。通过学校初赛、片区复赛、区级决赛,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形成了人人奋勇争先、个个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2、赛事安排,科学合理

学科竞赛组委会精心制定竞赛方案,认真组织竞赛活动。设立了城区和农村学校、牵头学校两个决赛平台,各片区推荐选拔3名选手(牵头学校、城区学校、农村学校各选拔1名)参加区级决赛。采用借班上课,提前两周抽签决定课题,提前半天抽顺序签和班级签的方式进行。

1)比赛内容的选定全面

    参赛课题的范围广泛,覆盖全面。从教材年段看,涵盖了小学16年级各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从课程内容看,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从课型内容看,既有概念课,也有计算课,还有问题解决课和几何图形课等。

2)赛场学校的确定合理

为了保证决赛活动的公平公正性,不在决赛选手学校设赛场;为了提高赛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选择学生基础好、教学质量高、管理水平优的鸡公岭小学和清泉小学作为赛点学校。城区8所牵头学校教师在清泉小学、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教师在鸡公岭小学参加决赛。

3)竞赛评委的聘任公正

组委会根据赛事现状,依据片区分布状态和原“龙天五”地域格局,结合我区优秀教师分布情况,分别在各地域公正聘任了市级优秀骨干教师担任两个决赛平台的评委,有效地避免了地域观念、人情评分等可能有失公正评分的情况发生,保证了评委聘任的公正性。

3、竞赛结果,公平公正

组委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赛前培训评委、统一评分标准、签订《公正评分承诺书》,采取“每课结束、马上亮分”及时公开各评委评分情况和各参赛选手竞赛成绩的方式,保证竞赛结果的公认性,维护了竞赛的良好声誉。

4、决赛现场,氛围浓烈

在历时4天的决赛中,各学校均派出了教师参加观摩学习。特别是参加决赛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后勤服务团队、观摩学习小组,场场座无虚席。25位选手参加了决赛,评出了区级一等奖10名(分别为:农村学校组:熊家小学赵勇君、甘宁小学段仕江、赶场小学张小华;城区学校组:特教中心陈艳玲、枇杷坪小学李长琼、五桥小学黄召国、望江小学张光甫;片区牵头学校组:百安小学谭洪樱、沙河小学谭俊丽、鸡公岭小学吴敏),二等奖15名(分别为:农村学校组:新田小学幸满园、天城小学陈一琼、龙驹小学成军、龙沙小学吴永祥、白羊小学熊燕;城区学校组:白岩小学易兴会、福建小学谭琴、鹏程小学杜国封、翠屏小学秦克兰;片区牵头学校组:王牌小学龙魏琳、红光小学谭洪、中加小学蒲东恒、上海小学文静玲、电报路小学胡顺艺、电报路小学北山校区秦桂芳)。决赛观课教师达1500余人次。

万州区信息中心对决赛的25节课全程录像,并将获一等奖的课全部编辑存档,挂在万州教育网的教育资源库中供全区教师适时学习;承办学校均在决赛现场安装了两台投影仪及良好的音响设备,实时现场直播,后勤保障有力。

万州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屈建平老师和骆大云老师自始至终参与决赛活动的组织与评分工作,屈建平老师还在总结会上作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精彩点评,为各位参赛教师指点了迷津,为万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引导大家“用优质课堂引领万州小学数学新发展”。

二、变革课堂高效

赛课,是展示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举措,是我们互相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是万州区变革课堂教学、打造优质课堂的助推器。各位参赛教师精心准备,用自己优秀的课堂教学,展示了优质课堂的成果,展示了小学数学教师特有的风采,品味了我们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成教学行为的成功喜悦。具体讲,本次赛课活动的成功之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方式有效转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方式方面的要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课标的要求不难看出,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具有方向的引领作用,不仅要传承,更要发展;不仅要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促进数学思想方法的锤炼。

1、让学,教师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学、自能学。如枇杷坪小学《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一课中,学生在探究2/8+1/8时,学生猜想(=3/8,3/16,4/8……)——验证(折一折、涂一涂面积模型(圆形、长方形),数一数线模型(数轴))——解释——质疑——应用的过程,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导学,教师在关键处、重点处提供思路,引导学生探究学、合作学。如熊家小学《梯形的面积》一课中,如何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助学,教师在疑难处、发散处适时点拨,帮助学生操作学、感悟学。如白岩小学《百分数解决问题》一课中,学生无法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时,学生在探究、合作无法完成时,教师适时站出来帮助学生,利用线段图理解,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指导学生联想旧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解题策略,利用类推迁移的思想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鹏程小学《9加几》一课中,学生对于“凑十法”的理解问题,教师适时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掌握其算法,明确其优点,学生学得愉快,效果凸显。

(二)学生活动切实高效

深度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分一分,比一比,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经历活动过程,体验学习乐趣,培养动手能力;经历合作探究:你指我认,你说我写,同伴互助,教学相长蔚然成风……学生在理性思维的引导下,在有效教学模式的固化下,四基巩固四能提升,数学经验得到积累,数学思想不断锤炼!如鸡公岭小学的《分数的简单应用》,学生在分图中感悟一个物体到多个物体的整体变化,在观察比较中理解平均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分享2/61/3的内涵,促进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如红光小学的《扇形统计图》,学生在现场收集数据,经历统计的过程,感知扇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在观察扇形统计图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统计的价值,体会统计的方法与思想。

(三)教材处理扎实有效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是教师教学的蓝本,是执行课标的重要资源。在本次活动中,对照课程标准读教材,参悟核心概念;结合教学参考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抓住内容细节读教材,渗透思想方法;顺应教材编者读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比对其他版本读教材,深化课程特色,各参赛教师都较好的处理了教材。如上海小学的《三角形的面积》中,教师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究内容处理巧妙:猜疑三角形的面积怎么算?拼一拼,三角形怎么变化?议一议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想一想三角形面积公式?看一看三角形面积公式还可以怎么推?又如百安移民小学《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师对教材处理也十分合理。

……

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也看到一丝隐忧。有的教师教学理念依然陈旧、教学方式仍然单一。课改进行十多年,陈旧的、落后的教学理念仍然根深蒂固,其操作模式顽冥不化,依然我行我素,穿新鞋走老路。仍然用前天的理念,昨天的知识,今天的手段去教明天的孩子,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自主探索”方式缺乏:不少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去探索,但放手不够、时空局限,蜻蜓点水,做做样子。“一问一答”方式常见:有不少的老师对于“以问题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理解有偏差,他们认为数学问题越多越好,问题太多只能采取师问生答的方式进行教学。“有效讲授”方式少见:纵观整个赛课现场,没有一节课真正运用有效讲授的方式,可能是我们的老师误认为新课程理念下害怕用到这种省时有效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时间》中,学生对“接水”有歧义,有的学生认为是“接水洗锅”的接水,而这里是指“接水煮面条”的“接水”,学生在这里的争论毫无意义,如果老师及时讲解清楚,学生就不会在这个环节作无谓的争辩。“合作交流”浅尝则止: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后,指名小组学生代表汇报,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学生在组内的合作交流分工不明确,合作欠要求,指导无方向,只是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现一个提示性的、比较笼统要点,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学生的讨论,也没有对部分小组进行指导,未能体现合作者的角色;在学生汇报中,只是学生代表说,没有生生评议和师生评议,只有单项的信息传输,没有双向的交流互动,这样的交流只是学生代表宣读结果,怎能谈得上是有效的、合作的交流呢?

对今后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1、练习的设计切实加强。习题的开放性、层次性、多样性、趣味性有机结合,灵活巧妙的应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让“形式多样、别有用心”的习题设计,给数学课堂带来别开洞天的精彩!如准备式习题——知识铺垫、激活思维,多变式习题——立足课本、触类旁通,体验式习题——动静搭配、整合提升等。

2、教师角色进一步转变。课堂是学生的学堂,教师应大胆的放,勇敢的退,智慧的导,充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时间组织学生学。体现教师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抱着学生学,填鸭式的学。

3、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教师制定教学应更加准确,更加明晰;教学重点要指出,教学难点要强调,教学步骤要科学。本课时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制定?教学中通过哪些步骤、拟定哪些环节、设计什么练习?应用何种手段?等等。

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学情的把握,课堂的生成处理,教学机智的应用等都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活动意义深远

本次赛课活动是继“万州区变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学科教学展示活动”之后,切实推进我区“变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重庆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项目,展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风采,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又一大型教学研讨活动;是创新教研形式、推广教研成果的又一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了优秀教师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为“用优质教育引领万州小学数学新课堂”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万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哪里?真在这里!路在何方?就在脚下!让我们全体万州小学数学教学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共同开创万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天地,为建设卓越课堂、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披肝沥胆、呕心沥血、积极奉献!

 

 

上一篇文章:我区2014年变革课堂教学优质课竞赛圆满结束
下一篇文章:有效集体教育    高效互动学习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万州区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64]
· 城乡帮扶践行教育均衡 智慧…[59]
· 区2017年初三数学复习研讨…[60]
· 做一名研究中考题的数学教…[53]
· 区2017年初三数学复习研讨…[79]
 
· 全区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在…[1130]
· 初中物理毕业复习研讨会在…[1107]
· 初三英语研讨会资料[1207]
· 全区中考政治复习研讨会在…[1056]
· 201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1603]
 
· 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初探[1218]
· 百安小学教师获重庆市小学…[353]
· 万州区召开小学数学“图形…[393]
· 再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588]
· 读你千遍不厌倦[436]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