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促进所本文化建设
以所本文化丰富党建内涵
——在万州区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恒远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万州区教科所现有职工125人,其中在职教职工74人(含借调1人),党员总数51人,其中在职党员39人。享受政府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在职特级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7人,区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曾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副厅级干部2人,副处级干部9人,另外担任过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团长及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现在在职的有25人。
由此可见,区教科所是人才汇聚之地,可谓是“藏龙卧虎”,集聚了大量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他们整体素质高,思想比较活跃,工作能力、民主意识、自我发展意识强;对新生事物容易接纳,对传统敢于提出挑战。针对上述情况和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各项党建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若只采用传统的党建工作方法,就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需要。党总支一班人,经过充分调研,反复思考论证,决定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和载体,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文化引领队伍,用“绿色教研”凝聚职工
文化具有深厚的影响力,也具有强大的征服力,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打造具有特色的所本文化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集中体现。我们坚持以“绿色教研”愿景(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支点,以课堂教学变革为起点,以发展教研员、发展一线教师、发展基层学校和发展教科所,全面提高本地区教育质量为终点的“绿色教研”愿景)凝聚全所教职工,要求做到“六个始终”:
第一,始终践行一种理念,就是要践行“适切学校需要、引领教改方向”的教研理念;
第二,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就是要坚持“为职责而战、为荣誉而战、为尊严而战”与“把每一件事做到高品质”的工作信念;
第三,始终保持一种品格,就是“国家责任、赤子之心、布衣情怀”的教研品格;
第四,始终体现一种精神,就是要体现“讲团结、讲纪律、讲态度、讲效率、讲奉献”的团队精神;
第五,始终发扬一种风气,就是要发扬“厚德、敬业、科学、民主”的教研风气;
第六,始终弘扬一种传统,就是要弘扬艰苦奋斗,科学求是的办所传统。党总支克服了队伍老化、经费短缺、条件极差的“三大困难”,建立了完备高效的党建工作体系,党建工作呈现出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
二、以活动承载党建,用“三大活动体系” 渗透核心价值观
抓党建工作,我们的体会是不搞或尽量减少形式主义的东西,要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必须明确活动的意义和实际作用,将活动与教科研工作紧密结合,我们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探索出了:以活动承载党建,用“三大活动体系”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党建工作形式。
一是以“创先争优”为工作抓手,提升队伍的精、气、神。党总支狠抓党建工作,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严格的纪律约束人,用良好的环境熏陶人。开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走井冈路、喝红井水、去红岩村、观英雄谱、庆建党活动、搞“唱、读、讲、传”等),加强全体党员和教职工精神永不懈怠的系列教育;每个党员、教研员定承诺、搞创建,通过自评、互评、点评、群众监督、上墙公示等作法,激励着每位同志、每个职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形成了不甘落后、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对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以“所本研修”为学习平台,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倡导“绿色教研”愿景,加强学习型教科所建设,提出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首先要求每一位教研员更要有一种文化自觉,不断深化四种基本形式的“所本研修”(形势政策报告、教育学术讲座、教研智慧论坛、读书感悟展台),在相互交流中,共同分享教学研究、实践心得和学习成果,不断渗透以改革和创新为核心价值的时代精神。
1、举行“形势政策报告会”,通过形势报告和政策辅导,让全所职工及时了解当前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做到教育政策清楚,工作方向明确,政治业务衔接,指导学校适时,起到了对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需求作用。
2、搞好“教育学术讲座”,形成双线推进的讲座活动内容:一是党建的所本研修讲座,全年主题是“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总支开坛首讲,支部组织开讲,学术评选等形式,使党员和职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基本内容、精髓以及熏陶方式等有了更多的意蕴积淀,给行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二是业务的所本研修讲座,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自产式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理论、学术专业、前沿信息和成果的培训和推广,促使业务水平的提高更具针对性,达到“坚持实践创新,防止工作倦怠”的目的。
3、利用“教研智慧论坛”进行交流与分享,要求做到“坚持学术真理,防止学术腐败”,通过自报主题、交流论坛、智慧碰撞、博采众长,进行思想的给予和智慧的启迪,要求员工尤其是党员教研员要能逐步超越自己学科,听出一些“道道”来,要能悟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教育规律来。这样的方式能更好地促进成长和超越。
4、用好“读书感悟展台”,要求党员和职工“坚持学习提高,防止知识老化”,结合每一位党员、教研员要有文化自觉的要求,切实搞好读书活动和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活动,通过定期对读书成果和修炼感悟的汇报,强化一种文化需求的自觉,强化党性修养和人性修炼的自觉,并作为理想信念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对不断提高党员和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是以“尚美健体”为活动载体,加强和谐团队建设。工会在党总支的领导下,组织全所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积极倡导“尚美健体”,构建和谐教科所。按个人志趣成立了登山、球类、摄影、钓鱼等活动协会,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和谐团队的建设。
通过上述“三大活动体系”的构建和实践,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凝聚了人心,提升了战斗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了潜移默化和有效渗透。
三、以制度保障行动,用“四坚持四防止” 密切党群关系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则是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危险。密切联系群众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一个很具体、很细致的实践问题。为切实加强所风行风建设,转变教研工作作风,我们做到: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关注学校、关注师生、关注课堂上来,更好地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服务师生、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好每一所学校,指导好每一位教师。去年,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推进“321”教研行动的实施方案》,对全区教科研工作起到了定向引领作用。“321”教研行动是“三指导两引导一加强”的简称,其具体内容是:“3”是指“三指导”,即指导特色学校建设、指导课堂教学变革、指导校本教研;“2”是指“两引导”,即引导学校文化建设、引导教师专业发展;“1”是指“一加强”,即加强对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业水平的监控与管理。为确保活动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我们要求全体教研员做到“三有五必去” (有重点拳头项目、有对薄弱学校的指导计划、有突出的工作亮点;质量明显下滑的学校必去、区位最偏远的学校必去、条件最艰苦的学校必去、问题矛盾多的学校必去、新校长到任的学校必去),全体党员要做到“四坚持四防止”(坚持学习提高,防止知识老化;坚持一线教研,防止脱离教师和学校;坚持实践创新,防止工作倦怠;坚持学术真理,防止学术腐败。),进一步密切学校、干群关系,做好为学校、老师和群众提供教科研优质服务工作。
通过抓党建促进了所本文化建设,所本文化建设的升华又反作用于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的内涵得到了不断丰富,成绩得到了不断巩固和提高。2011年教研科研在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所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教研科研成果丰硕。教科所被市教科院评为“2010-2011学年度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获万州区2011年高中教学质量指导奖。有2人获得市教委表彰,有20人次获得市教科院等部门表彰,1人晋升为中学研究员(正高级职称),2人走上中层管理主要岗位。
教科所在党建工作及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尽管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对新时期的党建工作,还缺乏用党建理论去自觉指导工作实际,需要不断加强对党的历史文献和理论的学习研究;另外,对做好新时期的党员发展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困难,这就给我们的组织发展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课题,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尽快弥补这种缺失,是我们党总支面临的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在今后的党建工作中,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区委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为实现“331”奋斗目标,为万州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