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短文阅读识字课堂教学模式(修改稿)
万州区教科所 向建明 郭启慧
万州区鸡公岭小学 杨贞萍
一、设计理念
语文教育的启蒙在识字,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所以,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不光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初步的阅读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识字任务,培养识字能力。
以朗读为主线组织低年级阅读教学,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朗读,有利于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培养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做到少提问,多读书;教学目标要单一,集中;教学结构简约、清晰。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突出语言教学的实效性。
二、模式特征
阅读与识字同步进行,以朗读训练为明线,以识字教学为暗线组织教学活动。学生在书声琅琅中学习汉字,在书声琅琅中理解词句,在书声琅琅中体会情感。
三、模式流程
采取“三读一写”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一读:读正确,初识生字→二读:读通顺,熟悉生字→三读:读出情味,巩固生字→指导书写,掌握生字
四、实施策略
(一)读正确,初识生字
1、目标任务: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正确地朗读全文。
(2)感知短文的大概内容。
2、基本步骤
(1)导入激趣(根据课文特点可采取多种方式引入,如“课题入手,图片引入,学习目标提示、设悬激兴”等)。
(2)自读全文,读准字音:
①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或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主拼读。
②与同学合作读,可采用与同伴互助等方式进行。
(3)检查正音:借助课件、小黑板、生字卡片等媒体集中呈现本课生字生词,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读音是否正确,强调和提醒容易读错的字音。
(二)读通顺,熟悉生字
1、目标任务:
(1)读通短文,不添字,不掉字,不唱读。
(2)能联系上下文初步感悟部分生字词的意思。
(3)会写部分生字。
2、基本步骤:
(1)逐段朗读:
①试读,可用自由读、指名读、引读等方式进行。
②出示段中难读的词句,巩固字音,相机指导识字,渗透识字方法。
③根据段落特点(比如:生字的密集度、朗读的难易度、在文中的重要性等)可适当采用指名、引读、齐读等方式进行,直至读得通顺连贯。(注意:如果该段不容易读通读顺,练习读的遍数就相应多一些,甚至个别句段可教读;如果该段没有什么阅读障碍,就一读带过即可;反复读的时候应注意读的方式要富于变化,如分男女生读、分大组赛读、分句开火车读等。)
(2)朗读全文,回顾整体。(方式可根据教学情况灵活选用,比如:在老师的引导下读、指名学生分段读、分大组比赛读、跟着录音读、或是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等通读全文。)
(3)复习生字。(这时生字应该比较熟悉了,检查的面要宽,面向全体,尤其是给后进生巩固展示的机会。)
(4)指导书写:(可根据本课识字量选择三分之一要求书写的生字指导书写),基本步骤:观察→提示→书写→展示→评价→书写。(注意指导对字形的分析)
△以上为第一课时内容。
(三)读出情味,掌握生字。
1、目标任务:
(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中感悟重点词句,积累语言。
(2)巩固字音、识记字形,掌握要求书写的生字。
2、基本步骤:
(1)复习巩固生字词:可采取开火车或者其它简单易行高效的方式抽认生字,并口头组词、扩词。
(2)根据短文特点、课后习题及文中泡泡里的提示,抓住重点词句,采取多种形式感情朗读,积累语言。
(3)指导书写,掌握生字(重点是要求会写的字)。
①识记生字,对于要求会写的生字,可抓住重难点,适当采用组词、扩词、说话、比较形近字同音字等方式,以帮助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培养识字能力。
②指导书写:
A、观察→提示→书写→展示→评价→书写
B、书写→展示→评价→书写
(随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可灵活选择以上步骤)
(4)积累词语(抄写或听写本课的常用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