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学科教研 >> 小学教研 >> 综合实践活动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家长---学生"调查报告       
"家长---学生"调查报告
[ 作者:刘若一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893 | 更新时间:2007-8-7 | 文章录入:宋运葵 ]

 

 

 

 

“家长---孩子”调查报告

鸡公岭小学  20072  刘若一  指导老师:彭亚莱

 

  

长大了以后,我感觉与爸爸妈妈沟通的时间越来少了,好像之间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我说的他们没兴趣,他们说的我也没兴趣,大家在一起也没什么话题,这也许就叫代沟吧。那同学们之间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于是我就在六年级的同学里做了个调查

 

调查情况记录

 

【学生(1)】大人总是以个人观点来判断我的所作所为,不理会我的感受,什么都说别人的孩子好,伤了我的自尊心。

【家长】有时候话说重了是出于父母心急,说别的孩子好是为了激发你。

 

【学生(2)】有的时候,父母在批评我的时候,我觉得有点冤枉,便还了几句嘴,父母便毫不理解我,又给我一顿狂骂。

【家长】父母只是想让你知道你的确是错了。

 

【学生(3)】家长不带我出户外活动,我的父母在家里看到我做错了事就大吵大骂我,考差了不会理解我直接骂我,还喜欢拿我去与同学攀比。

【家长】为什么不比较,你又不笨,别的孩子可以考出好成绩,你为什么不行?一两次失误可以理解,但常常失败就不行。

 

【学生(4)】我的父母不分清红皂白乱冤枉人。

【家长】父母只是出于一种猜测。

 

【学生(5)】父母喜欢强迫我做这做那。

【家长】父母只是为了可以更好地锻炼你。

 

【学生(6)】家长对我的错误抓住不放,不教育,竟打骂。

【家长】也许是你的错误常犯,父母越说越生气,然后才动手。

 

【学生(7)】我不想学习,父母逼我学,叫我读书……

【家长】学习、读书就是你学生的天职,学生不读书干什么?

 

【学生(8)】与别人做比较,强制性的叫我做这做那。

【家长】那是希望你各方面都可以发展得很好,更全面。

 

【学生(9)】大人总以自己的观点来判断决定问题,不经过我认可。

【家长】父母只是想你把全部心思都可以放在学习上,其它的事不想要你操心,父母做什么都是为了你好。

 

【学生(10)】我的父母在他们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拿我出气。

【家长】父母平时很辛苦,压力大,难免有情绪波动,你应该体谅他们。

 

【学生(11)】我的父母平时有什么事,从不问清楚就胡说,连我看什么书都要经过他们的核审。

【家长】家长也是为了让你更健康地成长,为了避免看一些不该看的书。

 

【学生(12)】本来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却由于心情不好来骂我。

【家长】父母工作压力大,心情不好,希望你可以谅解我们。

 

【学生(13)不喜欢父母打骂我,有时还偷看我的日记,侵犯我的隐私权。

【家长】小孩在父母面前能有什么隐私,父母看你的日记是怕你有早恋。

 

【学生(14)】考差了,父母打我,提出要求,父母不满足。

【家长】考差了就该打,要让你记住,下次就要争取考好。

 

【学生(15)】我的父母经常冤枉我,不分青红皂白地骂我。

【家长】也许父母认为你的确是错了,但你却觉得自己没有错,这就是父母和孩子看法的不同。

 

【学生(16)】做不来什么事,妈妈就批评我。

【家长】家长只是心急。

 

【学生(17)】父母喜欢拿我去与别人的孩子比。

【家长】不比,哪里知道差距呢?

 

调查情况总结

 

一、学生(意见总结)

1、不带我出去户外活动,只会叫我学习。

2、不理解我的感受,什么都以自己的观点判断决定。

3、以自己个人观点,判断我的行为。

4、喜欢拿我与别人的孩子比。

5、考差了就不教育光打骂。

6、我觉得他们不对时说了自己的看法,大人叫这为顶嘴,不尊敬长辈。

7、在他们心情不好时拿我出气。

8、乱冤枉人,不分青红皂白地乱骂人。

9、以自己的感受,强制性地叫我做这做那。

10、侵犯我的隐私权。

二、家长(辩论总结)

    1、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不能一天就想出去玩。

2、我们只是想你可以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其它的事不用你操心。

3、父母都是过来人,你的行为父母很清楚。

4、拿你与其它孩子比是想激发你,让你找到你们之间的差距。

5、考差了就该打,教育的话你们都当耳旁风。

6、我们只是想让你知道你的确错了。

7、父母工作上有压力,心情不好,希望你可以谅解。

8、有时候父母认为你错了,你却觉得没有错,这就是父母与你看法的不同。

9、父母不会害你,叫你做什么都是对的。

10、小孩子在父母面前有什么隐私,如果有了隐私父母看一下也是担心你,怕你早恋。

原因分析

 

孩子顶嘴,与父母教育方式有关

 

按照儿童神经精神发育规律,孩子长到6-7岁时就有了独立自主、形成性格的要求,所以从这个年龄段开始,孩子就会变得不听话,和父母顶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到了11-12岁的时候,随着孩子接受外界的信息的增多,这种反叛精神更加突出,顶撞父母的时候更多,因此有些父母会感到委屈,甚至以为孩子和自己不亲了。

殊不知,孩子和大人顶嘴多数情况是父母所逼!说白了,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现了偏差。大凡孩子与家长顶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虽做错了事,但是对父母漫无边际、长篇累牍的说教感到厌烦。

2、孩子犯错后有了悔改的表现,但是父母的处理不冷静,让他们感到家长有点小题大做。

3、孩子没做错事,但却遭到无端的责备。

4、父母逼迫他们去做他们不愿立即去做的事。

5、父母之间闹矛盾,孩子无端受牵连。

从以上几点看,孩子和父母顶嘴的确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父母应当反思一下自己,在教育方式上多下些功夫!同时还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因为现在的孩子毕竟接受教育早,接触的传媒多,而且顶嘴也是孩子不良情绪得以一个宣泄的一个途径,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强了。

但是顶嘴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一旦习惯成自然,也不利于他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长大成人后的人际关系的和睦,所以家长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一、遇事冷静,赏罚有度:作为家长,无论孩子犯多大的错,都不要急躁,先要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决定处置方法,不搞连带处罚,不翻旧帐。赏罚前,要讲明道理,让孩子彻底信服。

二、注意言传身教: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作为家长也应对自己的父母或上司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他们选择将功补过的办法来弥补过错,这往往是他们最乐于接受的。

 

解决问题之我见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途径(家庭版)

    1、责骂并不一定能使孩子变好。

2、不恰当的叱责还可能使孩子变坏。

3、要求孩子改正错误应说出理由。

4、叱责不当会影响孩子成长。

5、对孩子的问题不要嫌麻烦。

6、要学会和孩子共同讨论。

7、要让孩子敢于说出不同意见。

8、不能强迫孩子读书。

9、应允许孩子失败。

10、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

11、孩子需要赞许、表扬和鼓励。

12、责骂一定要有理由。

13、不要一味地催促。

14、责骂无妨,但不可暴怒。

15、责骂时不要揭短。

16、不要多讲孩子的缺点。

17、不要威胁和埋怨。

18、不要讽刺孩子。

19、要一家人多出去户外活动。

二、父母与孩子该怎么沟通

()形成“代沟”的原因及危害。

1、自然原因。(孩子心理在发育,对父母有闭锁倾向)

2、家庭原因。(强制性地命令孩子)

3、“代沟”的危害。(由于代沟的存在,家长不好教育情感和行为难免出现缺失与偏差)

()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

2、多参与孩子的活动,设法了解孩子。

3、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要用多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说到沟通,沟通代表有:

(1)语言交流沟通。

(2)书信沟通。

(3)体姿沟通。

(4)家庭民主会的沟通。(孩子是家庭成员之一,让孩子了解家中的情况,参与处理一些家务事,还可以让孩子给当面提意见,开家庭小会或各种家庭娱乐活动。让孩子把父母当朋友。父母也真正地学会尊重孩子,了解孩子。)

 

 

 

 

上一篇文章:落实课程设置  拓宽资源空间  稳步推进课程实施
下一篇文章:《纸飞机》教学实录与评析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3]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15]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0]
· 2012年度重庆市中学数学专…[293]
· 2012年重庆高考试题(文科…[118]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5]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39]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0]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2]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1]
 
·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促…[133]
· 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77]
·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历史作业…[223]
· 落实“三治”主题活动  聆…[502]
· 美术教育和学生的心理健康…[214]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