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教育管理 >> 教师管理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教师成为研究者》选读(四)如何将研究设想变为研究方案       
《教师成为研究者》选读(四)如何将研究设想变为研究方案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590 | 更新时间:2007-4-6 | 文章录入:王文波 ]

如何将研究设想变为研究方案

    ——《教师成为研究者》选读(四)

教师找到了研究的问题,并有了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接下来便要将教师脑子里的设想通过文字显性化,形成文本形态的研究方案。目前教师在做研究方案时存在着这些主要问题:

对制订研究方案的价值认识不足。往往将设计方案成为应付性的写作,应付校长,草草了事为了交差;应付评委,匆匆拼抽为了申报课题。没有把写方案、修改完善方案的过程当作研究的过程。

教师都说自己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方式,但是并没有理解什么是行动研究,在方案中并没有把行动研究体现出来,更不清楚自己做起来可行与否;

制订研究方案中的具体问题。如研究内容空洞,没有集中明确的操作抓手 研究内容笼统,没有将研究的主要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缺少积累资料的设计等等。

我们认为制订研究方案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研究方案的形成过程是自己清理研究思路的过程,研究方案好比建筑师的施工图,施工图越完善,对于研究的实施就越有利。二是研究方案的完善过程是集思广益的过程。拿出书面的研究方案便于提供大家讨论,与专家与同伴交流,得到他们的指导。三是研究方案的完成便于指导督促研究的实施。教师的研究往往会碰到来自研究本身与教学工 作中意料外的生成性问题,有了方案,就能做到有备而来,同时便于学校加强管理督促。因此无论是规范性的各级各类课题,还是教师的专题研究都需要认真做好方案,下面有针对性地谈谈做方案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1.要尝试与自己能力相宜的研究方案

为了避免用一套方案要求不同研究水平的教师,使一些教师对研究望而却步,需要针对不同研究能力、水平的教师提供不同要求的设计方案,尽管方案的要求高低不同,但研究的基本环节必须作好细致的考虑。

1)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研究设计。对刚刚起步的教师如果没有能力设计比较规范的方案,如能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即可起步设计方案。

1.描述你实践中的问题——你想改善的东西。选择你觉得经过一星期努力会产生一些变化的东西。(这是反思的过程)

2.你能做些什么?(这是行动的过程)

3.你将如何记录这些过程?(这是观察行动结果的过程)

4.你将如何向别人报告和讨论?(这是从事合作性反思的过程)

5.它将如何改善现状?(这是再次反思行动结果和向进一步的行动迈进的过程。

2)提供多层次的设计要求供教师选择。南汇区科研室研究人员作了积极的尝试,他们设计了几种不同的研究课题申报表。

 “A鼓励有一定研究经验的教师去尝试,要求达到市级研究项目比较规范化的设计水平。(“A内容为上海市教育行政下达的规划项目申报表)

“B鼓励有过初步尝试研究的教师,学会进一步完善设计,避免某些研究设计过于笼统,导致研究实施迷失方向,他们试图在方案设计时,增加相关内容,架起理想与操作之间的桥梁,尤其要让操作行为与思辨融合起来。详细内容见下表:

一、立论依据

对所要研究的问题的陈述,现象及初步分析。

查阅有关文献,对课题进一步探讨。

二、研究的目的、内容与实施

确立本课题的目的

课题分解成哪些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每一内容运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研究步骤

三、资料的积累与分析

准备积累的研究资料

你想从资料中获得哪些研究素材?

四、预期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

最终成果

 此外,有的学校自行设计课题申报表,并提出设计课题的指导性建议。普通教师搞课题设计一般栏目不宜太多,并要加强指导,需要对每一栏目作具体说明,帮助教师作好细致安排。某学校设计了以下让教师做方案的课题申报表及填写说明:

上海市XX学校教师课题申请书

编号

课题名称

 

申请人

 

年级

班级

 

任教

学科

 

研究

合作者

 

预计

完成时间

 

研究目的:

主要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方法:

阶段的研究计划和预期研究成果:

学校评审委员会意见:

                  填表日期

 

填写要求说明:研究目的主要回答:1.我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困惑是什么;2.用当前教育新理念观察,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主要研究内容回答:1.根据需要,对课题中关键性概念下操作性定义(此项根据研究需要与研究能力填写);2.为了解决所碰到的问题,我想如何去解决,,包括:(1)解决问题的具体设想是什么;(2)这些方法和措施的操作要求和过程是什么。

主要研究方法(略)

阶段的研究计划和预期研究成果: 一般可以将研究分成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根据每一阶段的任务需要,设计内容:

1.理念引导,我如何去学习有关理论和信息(哪些内容);2.操作载体,如何将自己设计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落实于具体教育实践,从哪个角度切入研究,进行操作;3.资料积累:为了检验所采取的改善行为的有效措施,检验自己的研究结论真实可靠,并将自己研究成果与他人一起分享,我将如何记录整个研究过程,包括记录的内容与方法,如写观察、访谈笔记和教育日志等,积累研究文字资料。4.反思小结,如何通过展示、交流与研讨(与专家或同行)等活动反思调整自己的研究方案和行动。

预期研究成果即经过我的努力,在我所期望解决的问题上会产生一些什么变化的东西,用什么形式加以表达,如个调查报告、个案报告、论文、课件等等。

  2.要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抓手

为了避免研究内容的空洞,强调方案要有抓手。所谓抓手即解决问题的载体、突破口、切入口等等,它如同医生看病后开出的药方,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研究方案中有明确的抓手,具体为解决问题,改进行为的方法和措施,如同进行实验研究需要确定实验因子。

实例1.3通过写作档案袋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研究的课题。写作档案袋是这个课题实施的载体。实例1.6老师要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的载体是多元评价的方法。能否找到合适的、针对性强的抓手取决于理论的支撑和问题把握的程度,对症下药才能取得令人可喜的实践效果和研究成果。

  3.要将研究的抓手具体化

为了避免研究内容的笼统,要对研究主题,或研究的抓手进行分解,这样才能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到所要解决的问题上。如同实验研究确定实验因子后需要将实验因子具体化为可以操作的措施。

实例1.3老师有了写作档案袋这个载体的初步设想后,思考如何运用这个抓手提高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她将自己的主要问题具体分解为若干小问题,即转化为研究内容:1、如何建立写作档案袋,即关于写作档案袋收集的内 容研究;2、如何使用写作档案袋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即利用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3、如何对档案袋的内容进行评价,即写作档案袋的内容评价研究。通过刘老师的精心设计与在行动中的不断反思与调整,使老师获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效。实例1.6老师多元评价的方法具体的措施:“1. 课前一练; 2. 分层自定义单元测试卷;3. 单元学习反思。通过这三种方法的探索实现了自己所要解决的研究问题。

  4.要十分重视研究资料积累

  为了避免研究过程中许多有效资料的缺失,影响研究的推进和总结,要加强对研究资料积累方案的思考与安排。研究资料包括研究方法手段实施过程方面的资料,研究结果方面的资料等。研究要十分强调资料积累的重要性,这些资料积累一是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的反思与反馈,及时调整行动方案;二是有助于研究观点的提炼与报告的撰写,如实验研究确定实验因子后,需要观测实验结果或观测反应变量,是分析检测实验效果的重要依据。案例研究需要描写情境与细节,教师害怕撰写研究报告,有了过程资料积累,我们写案例的情境描述会更生动;有了证据性的信息,我们的研究就有了信度与效度;有了思辩的基础,我们的研究解释就更有力了。三是有助于对研究的自我评价和他人的评价。因为评价要针对你尝试解决问题的措施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如何表现出来的。过程性资料越充分,越有利评价工作的开展。
  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首先,要设计好资料积累的内容。关键是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与追求所要解决问题的效果。

  南汇区的一位普通幼儿教师研究的课题是:幼儿游戏活动中,攻击行为问题与策略的研究。在接受区科研人员调查中她坦言: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以为怎么一般都可以考虑得较周全,然而,真正把的东西写下来,如何落笔,或许是比较困难的。在方案设计中她思考了从资料中获得哪些研究素材的问题:1、从《心理学》和《班杜拉社会学》了解幼儿攻击行为的界定;2、从观察、教学反思中了解幼儿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3、从家教指导中,了解经常有攻击行为幼儿的一些在家情况,如父母教养态度等;4、从实施过程记录上反映出,寻找出的对策是否对预防幼儿攻击行为确有实效;5、从结果分析来陈述在游戏中有效预防幼儿攻击行为的对策。

  又如搞实验研究的设计,检测实验结果时要考虑四个问题:从哪些方面来测定;在什么时间测定;用什么方法工具来检测和由谁来测定。在设计检测指标时还要考虑三性:即客观性,指实验效果的指标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通过一定方法观察到的,有一定衡量的标准;有效性是指体现实验效果的指标能充分反映实验的结果和过程;全面性是指体现实验效果的指标既要定量,也要定性,这样既可以作定量分析,也可以作定性分析,可以找出实验对象间的共同特点,起到相互印证的效果。
  其次,要设计好资料积累的方式。教师的研究在强调从多种渠道获得数据,并且从多种视角解释数据。主要有写观察、访谈笔记和教育日志等积累研究文字资料,过程性资料可以通过教育日志反映,其内容可以包括日常研究活动的记事,以及做这些活动背后自己的所思所想。研究结果方面的资料更多集中在学生的发展变化、教师的发展变化以及教育情境的变化。最后强调要有资料积累的意识,要告诫自己做勤奋的人,克服工作忙碌等困难,及时记录。做有心人,善于记录,记重要的相关的内容。
  总之,把设计方案与计划行动当作一个研究的过程。教师参与研究,走向成功,必须迈好基础性的重要的一步。只有做到认识清、思考深,安排细,才能有备无患

上一篇文章:《教师成为研究者》选读(三)有了研究问题怎么办
下一篇文章:《教师成为研究者》选读(五)教师研究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3]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15]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0]
· 2012年度重庆市中学数学专…[293]
· 2012年重庆高考试题(文科…[118]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5]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39]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0]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2]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1]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