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教育科研 >> 校本研究 >> 校本研究管理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为何难开展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为何难开展
[ 作者:陈华忠 | 转贴自:新课程网 | 点击数:1143 | 更新时间:2007-2-26 | 文章录入:宋运葵 ]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为何难开展

作者:陈华忠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工作中,校本教研如火如荼开展,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也日益高涨。然而,许多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还处在“风平浪静”或“涛声依旧”的不正常状态,出现了令人“心痛的感觉”。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因素。

    1.经费短缺。随着教育收费政策的不断规范,特别是“一费制”的推出,对遏制教育“乱收费”起到了积极的进步作用。可是由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不到位或力度不够,硬件设备不完善或者是个“空白”,急需添置,导致农村小学教科研陷入了困境。许多农村小长依然为教育经费犯愁,仍旧充当着的“管门人”和“维持会长”的角色,仍然是“涛声依旧”地维持着往日的“宁静”,力求保平安,保稳定,不求谋发展,谋创新。目前,农村没有教学改革的“新气息”,没有新理论与通识的培训,没有新教材的培训,更没有教研活动。为此,校本教研、校本培训自然就难进农村小学的“门”,这严重制约了新的顺利实施。

    2.课务负担过重。农村小学多是规模较小,多数要兼任两个班的语数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好一点的要包班,或一个人要教跨年段的两个班数学或语文,还要担任班主任,每周平均课时数超过18节。每天要上课、备课、批改作业、编写教案、处理班级中琐事,接待家长或家访,还要填写各种的表格,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应付各种检查,准备各项活动等。一天下来,大多感觉身心疲惫,没有心思去静静地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何谈什么教学改革与创新。而校本教研,真让人有些“雾里看花”的感觉。

    3.情绪低落。长期以来,农村小学搞教学研究都是在行政主持下进行的,教研活动不过就是开课、听课、评课而已。其结果往往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评课的讲得顺畅,上课的听得舒服。而在校本教研中,不知如何着手,怎样开展,也没人指导,只是重复过去教研的老路。再加上校长只求安定稳定,不求发展创新 的基调,基本上是“日出而教,日落而息”地执教教科书,“太平无事”地念着“老黄经”,处于“不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境地,在“一团和气”中各自唱着自己的歌。扮演着“井底之蛙”的角色,在“坐井观天”中“无声无息”地重复着昨天的教育教学故事,从而导致了农村校本教研工作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

    4.教研缺乏“领头雁”。由于教育部门推选人事制度的改革,采取全员聘用制。农村优秀与骨干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式地流入城市或经济发达、交通方便地区,城乡教育出现了十分严重的“马太效应”。由于优秀与骨干的流失,使农村小学缺少了教研活动的“领头雁”,没人带头引领开展校本教研,从而造成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力不从心,停滞不前

 

 

上一篇文章:校本教研管理“十原则”
下一篇文章:落实课程设置  拓宽资源空间  稳步推进课程实施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3]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15]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0]
· 2012年度重庆市中学数学专…[293]
· 2012年重庆高考试题(文科…[118]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5]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39]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0]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2]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1]
 
· 万州教研信息2012第3期(总…[307]
· 万州教研信息2012第2期(总…[304]
· 教科所党总支积极开展新一…[69]
· 万州教研信息2012第1期(总…[114]
· 周家坝教研片区小学信息技…[132]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