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学科教研 >> 特殊教育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如何对聋儿进行言语听觉训练       
如何对聋儿进行言语听觉训练
[ 作者:吕言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893 | 更新时间:2007-2-1 | 文章录入:方绍祥 ]

 

如何对聋儿进行言语听觉训练

大连市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吕言

 

听力是听觉器官对声音的感受能力,它是感觉事物声音的一种属性,不包括对声音的辨析和理解。它不能通过训练得以提高,只能通过辅助器扩大声音,并尽可能地减少失真来进行适当的补偿。

听觉能力是在听力基础上对声音的知觉认识能力。它是发声事物各种属性全部或部分的综合反映,包括对声音的感知、搜寻、分析、综合、辨别、储存等方面的能力。听觉能力虽然以听力为基础,但它与人的知识和经验有关,也与人的智力和心理有关。因此,听力虽然不能提高,但是通过训练和使用,听觉能力可以获得改善和提高。我校语训班所招收的聋儿大部分都具有残余的听力,并都配带了助听器,但他们都分辨不清来自外界的声音,听不懂语言的意义。因此,聋儿听觉训练是聋儿康复工作中一项艰巨的任务。

作为语训老师,我主要对聋儿进行言语听觉训练。言语听觉是听懂说话者语言的一种听觉能力。它的要求不仅在于听见,更在于听懂。它与语言水平、智力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听觉的最高功能。言语听觉是语言输入的通道,它所获得的语言信息称为接受性语言,或理解性语言。因此,对听力障碍儿童的言语听觉训练与其语言训练相辅相成,甚至可以融为一体。

言语听觉训练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词语辨析的听觉训练。

词语听辨能力是言语听辨的关键,是听辨句子的基础。听辨词语并不是聋儿所学的词语都要作专门的听觉训练。其实,聋儿学词的过程,就是使用和训练听觉的过程。专门的词语听觉训练,主要在聋儿学语的初期,从听辨聋儿的姓名开始,并通过这种训练帮助聋儿掌握有声词汇的概念。在词语听辨训练中可运用封闭式训练和开放式训练两种方式。

封闭式训练,就是把要求听辨的词语出现在黑板上,要求聋儿听话复述并从黑板上找出词语,这种训练可根据聋儿听力及智力情况的不同,出现不同数量的词语。开放式训练必须在聋儿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并具有一定听觉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这种训练没有固定的范围,老师可在学过的词语中任意选出一些。开放式训练有一定难度,必须根据聋儿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对于听力、智力较好的聋儿,可选一些不常用的词语进行训练;对于各方面条件一般的聋儿,必须选一些常用词进行听辨训练。

  2.  句子听辨训练

句子听辨训练是言语听辨的难点。聋儿具有了句子听辨能力,才能与正常人进行交往,才能够回归主流。句子听辨训练,我主要运用下面三种方法:

听辨课文原句的训练,这种训练是在学过几句话之后,老师不改变原句的内容所进行的一种听说训练。训练所采用的句子必须是聋儿学过的,并给出一定的范围。

听辨回答问题的训练。这种训练必须在聋儿具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就是老师结合句子内容进行提问,聋儿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在学习了“水龙头滴水了,小红关水龙头。”这两句话。老师可问:“什么滴水了?谁关水龙头?”这种训练不仅培养了聋儿的听觉能力,还培养了聋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言语交往训练。在初期的专门训练之后,即应引入语言的交往和使用过程中,在自然的条件下接受言语听觉训练。对聋儿进行听辨句子的训练最好结合生活和活动。早晨聋儿到校后可问:“谁送你上学?今天天气怎样?”吃午饭时可问:“今天中午小朋友吃什么饭?”等等,这些训练要每天进行,逐步扩展句子,并贯穿于正规教学和非正规教学中。

个别训练和集体训练相结合

为了培养聋儿的交往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接受集体的影响,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集体训练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残疾儿童的缺陷与个性上的差异较大,还必须考虑个别训练方案,针对聋儿特点设计不同的进度,采取不同的方法。两种训练相辅相成,在集体训练中发现个别训练的需要,在个别训练中解决集体训练的不足,促进聋儿共同发展。

增强语言的复现率

对语言的多次听说,可以使听取的那些词语及句子变得更加熟悉。熟能生巧,熟也就帮助聋儿提高了听觉对语言的辨别能力。聋儿对自己的姓名听得特别准就是这个道理。语言刺激的反复,必须注意实用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培养聋儿听取和运用的主动性。

提高聋儿发音的清晰度

言语听觉训练和言语语言训练是两项不同的内容,但二者不可分割。言语听觉训练必须以言语语言训练为基础。语言发展速度较快的聋儿,他们的听觉能力提高的幅度较大。聋儿只有自己发音清晰,才能听得清楚,辨得准确。因此,老师要注意纠正聋儿的发音,不断提高聋儿发音的清晰度。

总之,聋儿言语听觉训练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教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使聋儿的言语听觉能力不断提高。

上一篇文章: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管理,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下一篇文章:新加坡--解决特殊儿童家长的忧虑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3]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15]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0]
· 2012年度重庆市中学数学专…[293]
· 2012年重庆高考试题(文科…[118]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5]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39]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0]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2]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1]
 
· 万州教研信息2012第3期(总…[307]
· 万州区“变革课堂教学”优…[311]
· 艺术课堂,享受艺术[156]
· 万州区五桥片小学美术优质…[92]
· 关于开展万州区农村小学小…[285]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