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
二零零五至二零零六学年度(上期)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在各级党政的直接领导下,恰逢行政体制合并和学校整体迁建的大好时机,我们重新定位,以“改善教研机制,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建窗口学校”,“在重庆特教中升位上档”为奋斗方向,做了大量平凡的工作:
一、 强化服务,促进过程管理。
随着行政体制的变化,新课程理念的深入,管理者的管理模式也要随之变革,过去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已不能适应现实了,我们把命令转变为日常的教学服务。期初按课程计划排课,全面规划学校课程,对师资,物力、财力全面平衡,突出学校特色,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开学初正逢学校搬迁之际,人员课程打紧安排,及早考虑,多做预案,在三表上准备两套,以备搬迁之用,规范了学校教室文化布置,迁校后重新定制了学校总课表,规范课程管理。还积极提供资料、材料,让老师做好开学准备。加强日常教学工作管理,认真组织教学,学校搬迁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崭新的环境,环境的变化,物质条件的改善,对学生文明要求也提出更高希望,积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学生愿学、乐学、会学,能在住校独立的情况下生活好学习好,养成了爱学习的良好习惯。积极组织教学安排代课,缺(代)课课课有记录,做到课课有人,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加强学校教研基层组织——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长作用,各教研组在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的基础上拟订了详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使工作有条有理。
二、 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本期坚持从特教的专业特点入手,坚强专业背景知识的学习,订阅了大量专业特教杂志:《山东特教》、《特殊教育》、《现代特殊教育》《现代特教研究》、《中国特殊教育》等。丰富了教师的专业视野,为业务学习找到了范本与教材。还积极组织业务学习,交流心得,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三、 规范校本教研,提升学校教研水平。
A、以《校本教研计划》为目标,改善教研机制,规范教研行为。积极参加重庆特教教研经验交流会,结合重庆市特教教研工作安排积极开展教研工作。还积极参加了重庆市特殊教育专委会的成立大会,学校参加祝贺。在学校搬迁后针对新进教师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每人第一月互相听课15节。配合区教科所积极开展教研月活动,对十月教研月拟订了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安排,各教研组排出了教研轮次,按计划开展活动,每人认真听课、评课。写出评语与建议。领导积极坚持三课,坚持巡课。校长分工下住负责教研组工作,督促教研工作的开展。
B深入课堂,指导实践。加强新教师的培养指导,通过任务,压担子,利用骨干带动,一帮一,对接互助学习。以点带面,鼓励加强反思总结,形成教研之风。广大教师积极反思,总结实践,积极参赛。
C、加强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的结合。规范校本培训,重新制定了《校本培训计划》,上报区进修校审批。积极组织二级培训:《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培训。
为全体教师参见重庆市教师公共课考试提供了保证。还积极开展学科教学研究,注重艺体教师的培养,组织了体卫艺工作的自查。
D、积极组织各种活动,本期组织教师参加万州区教科所论文评选活动,选送了语文:《加强读背训练培养聋生写作能力》、《浅谈怎样帮助聋生学习语言》、《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词汇》、《浅谈如何掌握并应用“土手语”》,数学:《如何让低年级聋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浅谈三位数计算题的教学尝试》,教研管理:《怎样进行特殊教育课堂教学评价》。从学科和管理不同方面做了总结。本期教师参加重庆市特殊教育论文评选13篇获奖共8人获奖:2人一等奖,3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
E、积极转变观念,把管理变为服务,扎实为学生、家长、教师和校长服务,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主动征求基层教研组意见,改变工作作风,为教师办实事,购买手语书籍,订阅杂志,改善管理方法与模式,群众评议阶段受到好评。
学校教育教研工作平凡琐粹,经过全体教师和领导的协助,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与经验为今后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条件。我们也认识到仍有很多不足:1:教育思想转变不到位,仍然有只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2:对课程改革的紧迫性不高,茫然无方,对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认识不足,一纲多本的思想没建立;对学生研究不够,不能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未来,接受不同的挑战,谋划不同的未来生活道路。只有今后努力依靠集体智慧,共同提高教育教研能力,以规范的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规范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二零零六年一月十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