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盲生数学教学中的情趣美
在盲校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要考虑盲童的接受特点,多数盲童知识面狭窄,接受能力较明眼儿童低,在教学中渗进情、趣、美,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这对调动盲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盲生思维,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都很有好处。如何让盲童在有情有趣,有声有色的美境中学好数学呢?
一、情是学习的动力因素
“情”是学习的动力因素,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盲生在学习知识发展个性的过程中,由于视觉障碍,只凭触觉和从语言中去体验,因而更离不开情感的体验。教师要用好数学语言,用自身的教学热情去感染盲生,激起盲生的情感共鸣,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情感转化。所以作为特校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把自己的“整个心灵献给盲童”;要以让盲童自尊、自强、自立于社会为己任;热爱自己所教学的学科,为孩子作榜样;热爱所有的盲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扬起来头做学习主人,对每一个孩子的进步都由衷的高兴;当学生有点滴的进步时,要及时表扬鼓励点燃他们的希望火光。只有教师了解盲生,爱生勤教,才能博得盲生的尊敬和爱戴,才会有融洽的师生关系,使盲生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数学,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
心理学揭示:兴趣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积极认真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驱动力兴趣可以促进盲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变负担为追求。多数盲童因为自身的生理缺陷,学习有困难,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缺乏积极学习的愿望和动力,但他们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的事务非常敏感,对经常变化的事物有着浓厚兴趣,教师应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展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把兴趣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充满情趣的开头,可以激起盲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强烈愿望。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在新知识教学前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圆的物体有很多,如钟表可以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而有些物体却不能,如车轮,这是为什么?”问题一出,连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同学也议论起来,有盲生举高了手,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暂时不作评论,而让同学们学完这堂课自己评价,同学们的兴趣也随之转移到新知识上。引起了盲生对新知的“注意”和乐学情绪,使新课教学得以愉快的进行。
2.设计巧妙练习,维系参与热情
在教学中,通过练习才能将所获得的知识巩固,且能把教学推向新的高潮,使盲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达到一个新境界。如教学测量一节,我设计一个练习,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窗有多高?由于盲生天天都活动在教室周围,迫切想知道它们的高度,情绪高涨,这时,我马上组织他们去测量计算。让他们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体会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领略到了深层次思维的乐趣。
3.教法多样化,调动积极性
陈旧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讲授居先一味地灌,盲生被动的听记,很容易产生单调乏味的厌学情绪。要调动盲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不同年龄特征的盲生,灵活采用启发式为中心的新颖有趣的教法。通过直观启发、学具操作、试验演示、实践测量、游戏、竞赛等为盲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上时,学生动手拼摆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已经有了兴趣,这时再把旋转平移的方法交给学生,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使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深化,引导学生概括出公式。
4.延续情感,产生新的求知欲
一个好的结尾,能让盲生感到课虽尽而味无穷。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结尾。如在盲生学完“倒数的意义”后,我设计了一道填空题:这道题的答案是不是唯一的?下课后再想想,明天回答。下课后,同学们积极思考的余波尤在,久久不能平息,盼望明天的数学课的到来。
三、美是学习的激励因素之一
美是人们学习激励因素之一。数学教学中无论是运用数学本身美的内容去感染盲生,还是教师利用教学艺术美作用于盲生,都要把盲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让盲生将数学知识当作一种美的礼物来领受。因此,教师应该力求通过教材的简洁有序,课堂结构的严谨巧妙,教具的精致玲珑,教学过程的有张有弛,教学手段有声有色,教态和蔼可亲,语言精炼,为盲生创设引人入胜的美景,让盲生在整个过程中,感到愉悦、感受到美。
1.用好数学语言,唤起盲生对数学的美感
教材中阐明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都是以优雅的简洁的、易于理解的方式表述的。几何图形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的抽象,具有丰富感性内容和审美意蕴。总之,数学是和谐的王国,只要善于根据教材特点用好数学语言引导盲生寻找和体会这些知识中所包含的诗情和画意,就能使盲生在愉快的审美享受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审美感
美是自由创造的形象显现,以形象的方式体现。数学是较抽象的学科,教师如果从抽象到抽象,不以感性形象显现,那么美感就会丧失殆尽,没有美感就没有兴趣。因此,教学时必须加强直观性,通过电教、图标、模型、表演、实验、生动形象的语言等直观手段,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以感染盲生,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3.激励盲生体验美,创造美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发挥美的过程,也是激发盲生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盲生在学习时,受到数学内容本身的美和教师的教学美的熏陶,长此以往必然会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和创造美的愿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用情感激发兴趣,以兴趣来促进学习,以美感激发学习乐趣,定能使盲生学习数学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
参考书目
1. 《心理学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
2. 《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