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教育学会 >> 学术成果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突破壁垒 拓宽数学学习时空       
突破壁垒 拓宽数学学习时空
[ 作者: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 吴坤虎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126 | 更新时间:2016-1-19 | 文章录入:蒋毅 ]

 

万州区教育学会一等奖作品

 

突破壁垒 拓宽数学学习时空

 

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 吴坤虎

 

2011版新课标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成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因此,我们不能关起门来教数学,必须突破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的壁垒,让其与生活相连,与其他学科相通,让数学因时空的拓宽而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无限乐趣。

一、 引导学生开拓“数学阅读”,激发学习热情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孩子们面对枯燥的数字、复杂的几何图形,往往会产生厌烦甚至排斥情绪。学习数学,几乎是被家长逼,老师逼,长期如此,学生便产生“厌数学”的情绪。上数学课,不是打瞌睡,就是开小差,甚至还说话影响全班同学。如何引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不妨从数学阅读开始。

    在此,先要摒弃一个错误观念,不要认为在数学课读题目,读教材中的内容就是数学阅读,这只能算是一个数学环节,它只是引导学生梳理学习内容,总结学习方法,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数学阅读。

真正的数学阅读,主要是指引导学生多读数学相关的科普读物。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大量的书籍,能让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越来越清晰,思维能力越来越积极。”数学科普读物,包括数学知识,趣味故事,经典案例等等,里面充满了数学思维,学生在数学学习前,去读读有关的读物,不但让学生快速把握数学知识,还能感悟到数学的美,并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将数学学习进行到底。

乌克兰共和国功勋教师伊·古·特卡钦科在数学中对一些学习数学困难的学生采用的方法是,让他们读大量的数学书籍,以明晰而吸引人的形式让其产生求知欲。如:在开始学习方程式之前,他就让学生先阅读几十页关于方程式的材料,其中有关于方程式民间益智游戏难题的有趣故事。在他看来,如果没有让这些学生去阅读,他们永远也没有后来的合格。

二、 撰写数学作文,让学生思维更清晰

调查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效率低下,是因为他们思维及对数学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含混不清。由于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式,导致一些简单的题目读不懂,理不顺。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写数学作文往往能将自己所获得的一些混乱的东西理顺,并且更清晰的表达出来。

    数学作文主要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展开,它是加强数学与作文整合的一种习题。数学作文怎么写呢?或许很多人对此十分疑惑。其实,学生到了中高年级,就开始写作文了。他们初接触的是传统的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作文。这些,在数学作文上也可以运用,并由此写一写自己学习某个知识的过程,自己的思考方向,思考方式,探究过程,有什么收获等等。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一些发现,把自己的发现写清楚,这不但增加学生数学练习的机会,还利于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丰富数学学习内涵。

有个同学学了“235”整除的数后,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他便写了下来。我发现,个位是5的整数的平方,末两位数定是25,这样的数的平方,有简便算法。比如,15的平方,可以看成1乘以2,得2,在2的后面加上25,结果得225。如25的平方可以看成2乘以3,得6,在6的后面加上25,结果得625。以此类推。大家发现了吗?是怎么来的?就是把一个数5前面的数进一,再和没进的相乘,最后在得所数的末尾加上25即可。比如,135的平方,把131变成14,再和13相乘。就这么那简单。当然,数字大了会麻烦些,但相对来说,比直接算要简单些。

三、鼓励学生去“感悟数字”,发现其背后的信息

   学数学,长期与数学打交道,我们似乎总是让他们去进行这样那样的运算,运算出来的,还是些数字。其实,数学的背后往往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让学生去品味那些数字,去发现信息,从而体会数字的美妙,引发学习兴趣。

    毛泽东一家收支的大致情况,如19681月收入:上月结转14095.45元,毛泽东工资404.8元,江青工资243元。支出:月房租费125.02元,送王季范、章士钊4400.00元,12月、1月党费40.00元,日用消费92.96元,液化气9.6元,伙食费659.13元。让学生感悟这些数字,有的学生说,毛泽东还自己交液化气钱,了不起:有的说,主席党费一分不少,令人钦佩……感悟数字,从数字中看人,看社会,看生活,在今后,他们也会数字创造性的反映问题。

    普罗克洛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我们要突破数学本身的界限,让学生与数学、与数字进行更亲密的接触,去发现其中的乐趣,从而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

 

上一篇文章: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初探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万州区高2017级“一诊”考…[214]
· 2016年度万州区教育学会论…[234]
· 新教材 新思考 新探索[200]
· 智慧引领 百花齐放[175]
· 教学竞赛显身手   变革课堂…[186]
 
· 全区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在…[1060]
· 初中物理毕业复习研讨会在…[1046]
· 初三英语研讨会资料[1155]
· 全区中考政治复习研讨会在…[1019]
· 201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1552]
 
· 全面视导寻突破  智慧引领…[134]
·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研讨会在…[336]
· 加强毕业班工作,谱写教育…[417]
· 万州区2015中考数学复习经…[398]
· 重庆市2015年初中数学中考…[412]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