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所为的校长
重庆市万州区鸡公岭小学 宋 刚 张小平
校长的“行”涉及面很广,从大到学校的总体规划,小到弯腰捡起地上的一片垃圾,都在校长的“行”之列。因此,校长的“行”应该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觉得当校长的要有所为,就应当做到“四个为”。
一、敢为
敢于拍板: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必须敢于拍板,勇于担当。如果校长害怕承担责任,处事一味的犹犹豫豫、优柔寡断,把原本可以决断的事情当皮球一样踢过来踢过去,不但贻误事机,而且常常会留下后患,最主要的是一个不能、不敢拍板的校长是难以带出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的。上行必将下效,校长的软弱与回避务必会影响到学校领导班子,当需要他们独当一面的时候,当需要他们承担的时候,自然缺乏担当的勇气与气魄。看过《亮剑》的都知道,李云龙为什么能把一个团带的嗷嗷叫,在战场上无所畏惧,屡建奇功,很大原因就在于他敢作敢为,勇于承担责任。无论是新一团还是独立团,只要他认准的事情,只要他认为能够保证战斗的胜利,他就是“一锤子的买卖”,所有的后果“由他一人承担”,尽管他由团长降为营长、伙夫,但他表现出的胆略与气魄却叫晋西北的所有人佩服与欣赏。正是这种敢于拍板,坚决果断的办事风格也深深影响了他的领导团队。赵刚,独立团政委,最初的他遇事情总会犹犹豫豫,顾虑重重,在李云龙的影响下也逐渐“刚毅”起来。
敢于拍板不是独断专行,不是“独裁”和专横。他是校长在民主基础之上难以集中的时候站在学校大局或者大多数教师利益的层面作出的果断的决策。很多学校召开行政会常常一开几个小时,一件事情讨论过去研究过来却最终没有任何结果;召开教代会也是如此,教师为了各自的一点小利常常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也只好不欢而散。在这种时候就需要校长的决策力,左右权衡,果断定论,势必会减少很多无效的劳动,避免很多无谓的争吵。
沙小从80年代开始相继开了三个校办产,93年全部停产。三个校办厂在生产经营期间,由于管理不善、乱集资、账务混乱,导致企业亏损200多万,个人的集资欠款就高达180多万元,涉及200多个家庭。十多年来,集资户经常到学校要求偿还校办厂集资款,轻则啼哭漫骂、语言威胁,重则寻死寻活,跳窗跳楼,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如何对待校办厂的事,我确实是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曾经也有不少领导、同事劝我:厂就停了十几年了,何况180万元的欠款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何况也不是你造成的,何况集资也是有风险的,何况前四任校长都没有管的事,你也可以不管,大家也能理解,我知道他们是在关心我,我也深知一旦我来捅了这个马蜂窝,自寻烦劳的日子也就开始了。但我站在集资户的角度又一想,我把血汗钱放在你学校,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不找你校长还钱找谁还钱,将心比心,我也是能理解的;我又站在校长这个角度一想,新官理旧账责无旁贷,我不理谁理,想起这些,心中又有种莫名的冲动,权衡再三,暗自立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誓言,决定以一种历史担当的责任感去给集资户一个可靠的说法。决意一定,马上召开行政会力排众议,马上拍板,成立清算小组,着手正式启动此事。
现在想来,如果没有我的那份敢于置死地而生的担当情怀,也就不会有力排众议的拍板行为,如果我不勇敢的去拍这个板,那么制约学校发展的历史障碍就不会解决掉,学校也就不会轻装上阵,健康发展。
敢于拒绝:校长是学校的法人,必定要维护学校利益的最大化,维护最广大教师的利益最大化。当来自家长一些不合理的诉求损害到学校利益、教师利益的时候;当教师的行为影响到学校声誉,危害到学校发展大局,不利于全体教师的时候,校长要敢于说“不”。
2011年,我初到鸡小,在开学前几天行政会研究安排教师工作岗位的过程中,我们一位年轻老师得到了信息,要将她从所教的年级撤下来充实一年级教师队伍。于是她跑到会议室门口,强烈要求继续留在原先年级,几位副校长先后给她做工作都不依不饶。大家也可能遇到过类似情况,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教师工作的安排本身就是一个热点、难点,如果我们校长不把这个主动权牢牢的抓在学校,一味将就、满足教师个人的主观愿望,今天是张三,明天会是李四,有可能你工作就不好安排下去,更别说科学合理搭配教师。于是我找到她,直截了当的告诉她:谁上谁下,不是教师个人说了算,全凭学校根据工作的需要,你下来充实一年级这是学校从整盘棋的角度考虑的,这个事行政会已经定了,只能是希望你理解,服从安排,这个老师见我态度坚决也只好作罢。
今年开学初,学校新进了几位数学老师,其中有一位是从偏远学校考调进来的,衣着朴素且带着两个孩子。学校安排该老师接替外出学习的某位老师任教五年级某班。报名的当天,该班数十位家长聚集在校长室门口,要求更换该老师。我把这些家长请进我的办公室,给他们倒了茶,然后问他们:为什么要求换老师?家长们陆陆续续说了起来,归结起来,他们换老师的理由竟是这么两条:一是说这个老师着装不时尚,教学水平肯定也很古板,孩子们可能不喜欢;二是说老师带两个孩子会影响她的精力,不利于教学。听完家长们的述说,我十分生气但又还不能发脾气,我答复他们:你们有点过分!原因很简单,因为你们都在带孩子,但你们都没有因为这个原因影响工作从而被单位解聘;如果我们以貌取人,以此来评判一个还未进课堂的老师是不明智的,不但会影响教师的成长,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学会拒绝,敢于说“不”,顾及的是学校整体的利益,维护的是大多数教师的权益。如果作为学校的校长因为害怕得罪个别教师,害怕家长到校胡搅蛮缠而一味满足他们不合理的要求,势必会给我们的工作造成被动,也会给自己增添无尽的烦恼。
敢于碰硬:一直以来,我都信奉一句话:“管理管理你管他,他才理你;你不管他,他就不会理你”。所以,无论大事小事,看到不合规不合理的现象,校长就应义无反顾地去管。
2002年夏,通过竞争上岗,我调到城区一所小学任校长。该校教职工才50多人,但干群关系比较紧张,矛盾冲突尖锐,人际关系也比较复杂。正因为这点,学校原来的校级领导全部就地免职,和我们一起参与竞争,最后我和其他学校的两位正校长共同组建了新班子。我们三人志同道合,所以,学校还算稳定。可是有一天,一位老师却无中生有,到处宣传说学校挪用预算外经费,顿时校内舆论哗然。在周前会上我让分管财务的副校长公布了学校的财务状况,财务公布后,这位老师站起来大声叫嚣,安静的会场经他这么一闹,又热闹起来了,无论主持人怎么说安静安静,场面都无法控制下来,全体教职工的目光都转向了我。顿时,我意识到,能否处理好这件事,关系到班子的形象,关系到学校的稳定。记得我当时义正言辞地说了这么3句话:1、感谢你能向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你今天所提的问题,我不作评析和回答,会后学校马上成立一个预算外资金审查小组,请你参加。2、直截了当的指出他的错误,说你今天的做法是错误的,你不应该在庄重场合提意见,但请你放心,今后我将用实际行动见证我对你的宽容。3、今后我不希望再有类似事情发生,那样将会有失我们的素质和修养。最后,审查后的结论是“财务规范,支出合理”。我叫这位同志向教职工通报了审查情况。事后,我把他找到办公室,请他回忆一下前几天在校内说的那些话,是什么用心、什么目的;是不是唯恐天下不乱,是不是要把我们新班子搞垮。一连串的问,使他目瞪口呆。他接着痛苦泣涕,老泪纵横,表示再不敢如此,请求原谅。事情到此,本来可以收兵,但我并没有罢休,因为我要抓住这件事刹一刹校内的歪风邪气,为此责成他在教职工大会上作深刻的检查。从此,校内再也没有发生类似无中生有、胡说八道之类的事情。
所以,我们当校长的,在工作中难免要开很多的会,如在开教职工大会的时候,对于诸如类似大庭广众公开叫板的歪风邪气我们当校长的必须坚决打击和压制。敢于碰硬才能压邪。你不理他你不碰他,他就会得寸进尺,今天是张三明天是李四,就会搅乱学校的风气。
又比如说家长找老师麻烦的事:
有一次,一个又高又胖黄头发的男人因他的儿子家庭作业没完成,受到教师批评后赌气出走,他在并不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的情况下,就跑到学校找班主任“算账”,破口大骂不说,还想打班主任,甚至扬言要找我算账,老师们个个面面相觑!在此危急关头,我得知情况之后飞身跑过去,“我是校长,有事跟我说。谁要胆敢无理取闹,在校园撒野,我姓宋的一定奉陪到底!”我一边冲来人气愤地说,一边把衣服猛地一脱摔在地上。家长万万没想到我来这一招,于是他的态度马上就软了下来。“要是俺的孩子找不到怎么办呢?”“学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首先是家长督促不到位,这种现象就应该受到批评。但也请您放心,我保证把孩子安全地交给您。”家长看到这阵势,主动向我提供孩子可能落脚的地方,我立即派人分头去找。晚上,该同学被找回。高兴之余,家长也为先前的冒失向我致歉,并真诚地道谢。几年后,这位老师在一次我身边的党员演讲赛上这样说。“跟着这样的校长干,就是累死,心里也爽快!”
家长找老师麻烦的时候,往往是我们的老师工作出现偏差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我们当校长的一定不能明哲保身,而是要挺身而出,承认自己有领导之误、失察之过,并尽快、尽力地扭转局面。因为,这样的校长往往能满足下属的安全需要,使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工作;同时还能够展示校长统领全局、处变不惊的魄力和凝聚人心的引力。
所以,我们当校长的有时该说的要理直气壮的说,不要瞻前顾后;该做的要快刀斩乱麻,不拖泥带水。校长敢为,会令教师们敬重敬畏,他跟着你才会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校长敢为,就是弘扬正气,让教师形成科学严谨的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相反:如果我们一味地怕得罪人,到头来那样就会得罪更多的人,打击更多人,让优秀者无前进动力,“无为也就无畏了”。
二、善为
校长不但要敢于作为,更要善于作为。敢为考验的是校长的胆略与气魄,善为则考验的是校长的智慧与谋略。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我们主要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教师或者学生,还有家长。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摩擦、有矛盾,而校长经常是被作为调解矛盾的关键因素存在于我们的校园,老师与老师,学生与老师,亦或家长与老师,当他们有矛盾产生的时候,如果校长讲究技巧、方法,也许一句话就能化干戈为玉帛。
在座的校长、副校长的都是从学校中层上来的,都知道中层是最易受夹板气的,因为中层们直接面对教师、管理老师,难免与老师发生矛盾,给他们带来委屈,失去面子,降低威信。如果中层与老师之间发生了矛盾,我们当校长的要迅速出面,了解真相,分析研究,然后找到一条合理的科学的化解矛盾的办法。
有一次,我校一位主任主持一次基本功比赛,星期一布置星期四进行,结果星期四上午有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请病假了,主任怕他下午不来影响比赛,中午给他打了个电话,谁料想主任刚刚问了一句:“你下午能来参加比赛吗?”他就象吃了火药一样说:“我愿意有病?要不,你有病让我去参加比赛吧。”主任非常生气,随即说了一声,“你咋呼啥,我只是问你能不能来,又不是逼你来,你不来算了”。说完把电话挂断了。主任很生气地找我来了,我当即就拍着桌子说:“这个臭小子,刚到学校还没两年,脚跟还没稳,他咋能这样说话呢?你回屋吧,别生气,委屈是男人最大的财富。让我好好教训教训他,保证让他给你道歉”。主任走后,我打电话给这位老师,关切地问了问他的病情,然后又委婉的批评了他几句,他向我承诺马上向主任道歉,我说,主任还在生你的气,建议你稍停会儿再打。说完,我假装我的手机没电了又去找主任说,我的手机没电了,借你手机打个电话,我拿住他的手机就往我办公室走了。到了办公室后,我用主任的手机给这位年轻的教师发了条短信,内容是:小兄弟,还在生哥哥的气呀?刚才我一心只想着工作,而把你的身体忘了,对不起!身体要紧,抓紧时间看病吧!祝你早日康复!”发过后我预料他肯定会马上打电话过来,所以我赶快把手机还给了主任,结果我刚给主任,电话就打过来了,对方开口就说:“唉呀,主任是我不对,下午三点我准时回校参加比赛,并且会当面向你谢罪。”主任也笑呵呵地谦让着。我假装不知,问谁打的,主任说:“是那个老师,没事了,他下午准时参加比赛”。我也开心的笑了。自从这件事发生后,那位年轻老师突然变得成熟多了,懂事多了,主任后来知道是我发的短信不仅很佩服我而且还很感激我。
我用善意的谎言欺骗了两个人,既为主任出了气,又教育了这位年轻的老师,还化解了领导与老师间的矛盾冲突。主任找回了自尊,教师得到了安慰,可谓是两全其美!
三、亲为
校长如果老把自己当“长”难免会“官僚”。校长绝不能做每天坐在办公室看看文件、听听汇报、喝喝茶、签签字的甩手“掌柜”。 那样,我们无法获得准确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也就很难做出正确合理的决断。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亲力亲为,断不可为了图简单和省事就听人说、任人做。这样的结果要么是偏听偏信,要么是纸上谈兵,不但会有损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常常会造成一些无法弥补的损失。
2009年教育系统实行岗位竞聘,我在沙小。为了上报方案,办公室找了好几份兄弟学校的方案,甚至还从网上下载了很多相关材料放在我桌上,开行政会的时候,很多班子成员也建议说可以借鉴别的学校的方案上报教委。大家都众口一词,似乎这事情看起来就简单了。只要我们依葫芦画瓢,交到教委那是轻松加愉快。但回到办公室,我却突然觉得这事并不简单,岗位竞聘事关每位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如果稍有不慎,不但严重影响教师从业的积极性,更可能影响学校团结,造成整体的不稳定。为此,我决定亲自做些调查。于是,我利用一周的时间深入年级组、教研组,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作了这些基础性工作后,我让学校办公室重新拟写竞岗方案,自己又经过反复修改后交行政会讨论通过。在这一轮的工改中,很多学校因为岗位竞聘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老师们怨声载道,而我们学校由于作了充分的准备,定出了符合大多数教师利益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所以学校相对平稳。
作为校长,亲为不但是一种姿态:你要求学生养成好习惯,你看到纸屑你得主动捡起来;你要求教师每天按时上班,你得早早的到校。亲为也应该成为校长管理的一种手段,没有亲历,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就容易睁着眼睛说瞎话,就容易瞎指挥,就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就容易好心办坏事。
两年前我们很多学校都在大搞校园文化建设,我听说是我们有一个兄弟学校为了出形象聘请了专门的设计公司,在工作人员的鼓吹下,这位校长全盘接受了他们的设计方案,学校的里里外外弄了遍,校长没有去考究学校的历史,也没有仔细的去实地查看设计是否合适,结果不但花费了大价钱,而且打造出来的学校脱离了学校传承的历史文化,到处花里胡哨不合适宜。
四、细为
当校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学校是一个温暖的集体,处处和谐、温馨、美好!所以,我们不能只关注宏观大局,而忽略了微观细节。有些小事容易被忽视,但如果我们舍大取小,有时也会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
“校长把我当人看,我给校长当牛干;校长把我当牛看,我什么事情也不想干。”这是教师渴望得到尊重和关爱的最直白、最朴实的心理描述。对教职工的冷暖我们要时刻关注,不时送上一份温情,生病了要探望,红白喜事要主动关心。
老实的讲,现在的校长不好当,其实当教师的也不容易,他们和我们的压力都是蛮大的,他们时时刻刻要为学生的不可预料的安全事故提心吊胆,时时刻刻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负责,顾得了学校顾不了家,顾得了学生顾不了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老师个个不愿当班主任,我想原因也在于此吧。
记得,我在小周小学当校长的时候,发现某位教师,经常迟到早退,有时甚至耽误上课,对此我并未马上批评,而是在晚上对这位教师进行了一次家访,他家在一个山坡上。我走了一个小时,到了他家,看到的景象,令我很是心酸:虽然已至晚上8时,而这位老师粒米未进,仍在地里抢割成熟的麦子。爱人病卧在床已十五天,三岁的孩子无人照看,大声哭闹,屋内一片狼藉。我心情十分沉重,回校后作出两条决定;先给这位教师一周假期,陪爱人住院治疗;补助500元,贴补医疗费。爱人病愈,教师返校,流着泪感谢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学校的关爱换来了教师的亲近感,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比金钱更为人所需,那就是认可与赞美。”不要小看了那一两句微不足道的赞美之词,对我们校长来说,也许只是一两句话,但对下属来说,那是一种渴望,一种需求,是激发斗志和勇气的良药。
某校有位看门的老人,本来是个最容易被人忽视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天晚上,当学校办公室被窃时,与窃贼进行了殊死搏斗。当有人问他当时的动机时,他的回答令所有人吃惊:“我是为了报答校长的恩,因为每次他从我身旁经过时,都会对我说:“你的地扫得真干净”。
当校长十多年了,我一直恪守这样一条原则:一旦知道下属做了出色的事,就立刻表扬他。比如,教师参加竞赛获了奖,发个信息祝福她感谢他,教研组齐心协力完成了某件事,安排一次饭局犒劳他们、、、、、、
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个温和的眼神,一句短短的话语,这都是我们不需要花钱的关爱之举,但正是这些细微的举动,却可以把教师心灵中的那份激情点燃。
就在上半年,6月15日的中午,有3位五年级的同学全身水淋淋的来到张校长办公室,当时,我和汪校长、张校长正在说事,3位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要找校长,我当时一惊,我转过头看了看他们,看得出来他们很气愤。我轻声的对他们说,找我有什么事,他说,校长,我要投诉,我好奇的问,你要投诉什么,他说,我们要投诉老师,我一听更是纳闷了,你小小年纪,还敢投诉老师,我连忙问:你们投诉老师什么呢,他们说,新教学楼一楼处的水龙头坏了,水哗哗的流,觉得可惜,我们主动去关,但却无法关住,弄得一身是水,我们向就近一个教室内的两位老师反映,两位老师没有张我们也不理我们,我们退出教室,在走道上刚巧碰到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受理了,对我们说:你俩去找值周老师。我们赶快去找值周教师,找到值周老师之后,值周老师却说你们去找保安,找到保安,他们又说,你们去找维修的师傅,维修师傅我们不知道在哪里,所以,只有来找校长了、、、、、听完了孩子的话,我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
看起来这同样是一件小事,学生告状在学校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件小事反应出来的问题却让我心灵一颤:何不抓住这件小事情做点文章呢?于是我花了一个晚上,针对这件事情写了我的一些体会,利用周前会我通报了这件事,让老师们就这件小事展开讨论:孩子表现出来的公德心、社会责任感却让我们成年人惭愧,作为教师,对学校财产流失的漠视,折射出对学校情感的淡薄,对学生的漠视折射出的是,我们职业道德的缺失。通过大讨论,老师们心灵经受了一次洗礼,以往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由于空洞无趣而收效甚微,而这次小事达到的教育目的却出乎意料的好。“勿以事小而不为”。作为校长,有时我们从小处着眼,花点心事、动些脑筋,比每天盯住大事来的效果更好。
总之,我觉得校长的“四为”是魅力校长成功治校的点金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