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教育科研 >> 校本研究 >> 校本研究展示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给每棵“草”开花的时间       
给每棵“草”开花的时间
——记晓强同学转化个案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354 | 更新时间:2011-7-19 | 文章录入:邓成林 ]

 

万州区第七届教师行动研究成果一等奖获奖作品公示

9

案例研究

给每棵“草”开花的时间

——记晓强同学转化个案

【发现问题】

去年九月,我应顺应学校大循环的发展趋势,接任了现在的一年级一班,担任班主任和语文学科的教学。开学报名时,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小男孩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叫王光强,20026月出生,家庭住址:龙驹镇宏福村三组。说他熟悉,是因为在去年的去年(即2009年)一年级新生报名时他曾经在他年迈的婆婆的拉、扯下在学校新生报名的办公室走廊上徘徊过很多次,当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听到他婆婆嘴里一遍又一遍的对他说:“你去读书吧,你进教室去吧!读书了才能学到知识,你要不去我就打你的……可是王光强呢?头埋得低低的,嘴闭的紧紧的,眼睛还不时的一斜一斜的,丝毫感觉不到一个小孩子的天真和灵气,出于好奇,我大概问了一下原因,据说这个孩子从不对外人说话,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作为即将接受的老师在看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也只好对家长说,也许是孩子还小的原因,你们干脆让他再去读一年幼儿班吧!后来,我也没有再多问。直到今年,这个孩子再次出现在我的一年级报名处时,我才开始特别注意起他来。当我按照顺序写完了几个同学的报名资料后,王光强的婆婆将一张新生分班的报名通知单放到我面前时,我一看年龄,20026月,整整八岁了,天啦,早都过了一年级的入学时间了,再一看,这不正是去年的那个不说话的孩子吗?当我回头寻找孩子的身影时,可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居然躲在他婆婆的背后,始终不肯露出头来,该怎么办呢?收下吧,这肯定是一个问题学生,不收吧,孩子早过了入学年龄啦,无论从职业道德还是良心上都说不过去,不收,况且这也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呀!犹豫了一阵,我对他婆婆说,您明天再来吧!我只想等明天人少了的时候再详细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那样我的心中才有数呀!磨蹭了一会儿,他婆婆退出了队伍,我又开始忙碌起来。直到12点过了,围着我报名的家长和孩子们才渐渐散去,正准备收摊时,王光强的婆婆和他又出现了,他婆婆担心他今年又读不到一年级,所以一直在那里苦苦等候着,看着眼前勾腰驼背的老人,我的心开始发酸,我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收下,并且下决心要改变他。当然我也知道,我的这个决定一定会引来任课教师的不理解,但是我也没有办法,也只能这样了。开始报名了,我开始有意的和他套近乎,“能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吗”?他不说话。“你给老师说吗,说我叫王光强,快给老师说”。她婆婆一遍又一遍的催促着。但是他就是低头不语,我把他拉到身边,摸着他的头说,其实老师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但是我还是很想亲自听到你说出来,他很胆怯,一直还是不语。今天就不为难他了,先收下再说吧!和其他同学一样,填好了详细资料,收了钱,让他婆婆带着他回家了,只是告诉他婆婆,空了多到学校来几次。

【分析问题】

忙完了开学初的工作,第三天中午,我打电话把他婆婆叫到了办公室,开始详细询问王光强的情况。父亲:王前文,母亲:何华春。其父母二人长期在外打工,孩子才一岁就留给了他婆婆抚养,现在在学校旁边租了一件房子专门带他。“孩子平时说话吗?”“有时还是说话,但是一般情况下就不说,认不到的人肯定是问不答应的。”他婆婆这样告诉我。“平时他和同学一起耍吗?”“认得到的还是耍?”“耍的时候他说话吗?”“说呀。”“他爸爸妈妈是在一起打工吗?他们的关系怎么样呢?”“是在一起,关系也还可以。”“那他爸爸妈妈经常回来吗?”“回来过两三次。”“平时他爸妈打过电话吗?”“打,经常打,可是他不接,他爸妈也看难了”。“那您平时问他他答应吗?”“在家里我问他他一般还是说话,可是只要有外人了,他就不容易答应了。”“他家就他一个孩子吗”?“是只有一个,原来那个还大些,后来在坡上玩耍摔死了,后来才生的他吗。所以,我现在专门租起房子带他,就是心想我们那里离学校远了,怕他路上不安全,我们也不放心呀!老师,您给我好好的管管吗,给我管严点吗?”谈话进行了一会,我对他婆婆说,看来这个孩子性格极其内向,甚至有些孤僻。胆子特别小,您平时要多关心他,多鼓励他,叫他爸爸妈妈经常打电话鼓励他,还有,您平时要给孩子穿干净一些,天天给他换衣服,经常要给他洗澡,洗头,每天检查他的笔,本子这些还在不,没有了,就要给他买起。我们共同来帮助您的孙子。他婆婆嘴里不停的说:“要得要得,老师,您好呀”。听着他婆婆朴实的话语,我感受到了我责任的重大。

送走了他婆婆。我开始分析该孩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他婆婆的谈话和以前幼儿园老师的描述中我得知:该孩子胆小,性格特别内向,自卑,甚至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戒备心理特别强,在幼儿园时他写的作业不愿给教他的张老师看,但是他会主动拿给大一班的成老师看。可见,他只要信任谁了,他还是愿意交往的。在幼儿园时,由于穿得特别脏,身上常常都会散发臭味,班上其他小朋友一般都不会和他玩,他只和一个叫(luokua,就是也很不爱干净)的小女孩在一起玩耍,和他两人在操场上,幼儿园教室外边的小坡上玩泥土等。每天他两总是在一起,两人玩得很高兴,那时他也会像其他孩子一样。另外,从她婆婆的谈话中我知道,王光强是因为哥哥摔死后才生的他,因此可以想象,他婆婆在带他时是多么的细心和疼爱,这种疼爱已经演变成了溺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还怕摔了”的程度了。为了孩子的安全,婆婆时时刻刻跟着他,很少让他单独出去玩,也不愿意把他交给别人,生怕他不小心又会怎么样,或是出个什么三长两短的。长期这样,孩子缺少了和同伴交流的机会,加之父母又没有在身边,因此才出现了这样孤僻,怯生的性格。

【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一、鼓励帮助他勇敢的扔掉自卑

自从和王光强的婆婆交流之后,我开始特别的关心起这位特别的学生来,接连几天的课堂上,我发现他听讲还是很认真的,但是总是把头压的很低,眼里总会流露出不安和紧张。为了能锻炼他的胆量,我开始在课堂上有意的叫出他的名字,并且希望他能站起来回答问题。一开始的几次,我失败了,他没能站起来,但是我并不灰心,我对全班同学说:“王光强同学现在还不想站起来回答问题,但是老师相信,再过几天他一定会站起来的。因为站起来回答问题多么光荣呀!同学们说是吗?“是”,学生大声回答。他脸有些红了,还用手来遮住脸,看得出他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我明白,对于这样一个性格如此内向,心里如此自卑的孩子想急于求成恐怕是很难实现的,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于是,我开始尽量避免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来表现,我得像幼儿园的成老师一样,让他对我这个老师先产生信任感了再来,一开始的语文课堂都是在教学拼音,为了能让拼音这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一些,我在课堂上不断的变换着方法,给他们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有时还编成自成一派的拼音操在课堂上和大家玩。记得一次,我叫一名学生起来读带有声调的字母时,那位学生把声调叫错了,我故意撅起嘴巴,揉揉眼睛,然后装着小孩调皮似的说道:“嗯,我不和你交朋友了,你坏,你把我的名字叫错了。”可能是我傻傻的模样吧,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然后一个个纷纷举起手来说,我不会叫错名字,我来,我来,这时我猛的发现王光强居然也捂着嘴巴笑了,看来这方法能让他开心起来,于是我在课堂上有时故意变换着调子以吸引他的注意,一段时间下来,我感觉他课堂上明显开心了很多,笑容也多了起来。于是,我又开始尝试的叫他回答问题,他还是有些胆怯,不愿站起来,我走到他旁边,摸着他的头说,不站起来你就坐着说,一开始,他还是没立即张口,我问他,你知道吗?他点了点头。知道,你就坐着读给大家听,他终于读出来了,是b,声音虽然很小,但也足够我和他周围的同学听见了,我让旁边的同学告诉大家他读的什么。没想到,全班同学却自发的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看来同学们也明白了我的用心,也都在默默的关注着他们这位特殊的朋友。听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他笑了,他的脸上开始泛着红晕了。这可能是第一次得到掌声吧!以后,我开始在课堂上想法设法的表扬他,今天,王光强坐得特别端正,今天王光强听讲特别认真,每次我的鼓励之后学生都不会忘记给他热烈的掌声。渐渐的,他开始自信了,课堂上能看到他和同学们一起捧起书本读书了。我又开始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了,这次,我看他还有点犹豫,便走到他身边,把他连哄带夸的帮他站了起来,他站起来了,还读出声音来了,声音也大了很多,全班同学整齐的拍着手掌说到:“嘿,嘿,王光强,你真棒!”他很不好意思的笑了。有了这次的经历,以后,他越来越自信,当小组开火车轮到他的时候,他也会主动站起来,并且每次都能准确读出,当然每次我们都会给他特殊的鼓励。一个多月过去了,他居然主动举手了,我感到特别激动,是鼓励,是期待让他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鼓励和关爱让他勇敢的走出了自卑。

二、知己,让他走出戒备和自闭

课堂上的他自信了很多,但是他好像还是没有朋友,一般的时候就是一个人独来独往,联想起在幼儿园的经历,我故意把本班一个家庭也比较穷,穿得也很朴素的,学习也有些吃力的一个叫罗新军的孩子安排在一起同桌,跳校园集体舞时他俩也是搭档。然后,我把他两个叫到办公室,对他说,你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你和罗新军是好朋友,你应该帮助他,他拼音读不来,你教他读,行吗?他点了点头。罗新军做不来的就要问王光强。他们两个高高兴兴的答应了,以后罗新军有了进步的时候,我连着王光强一起表扬,时间久了,两个朋友间话多了,王光强对我的信任感增强了,我问他喜欢我吗?他点了点头,以后,我开始有意的训练他的说话,经常我都会主动和他问话,慢慢的,我可以随时把他问答应了,我为他的又一个变化而欣慰。

三、期盼父母回家成了他好好学习的动力

我曾经问他,你想爸爸妈妈吗?他告诉我他很想他们,可是他们总是不回来。我对他说,你好好表现,要好好学习,还要和同学一起玩耍,别人问你你要答应,等你变能干了,老师给你爸爸妈妈打电话,叫他们回家,给你买新衣服。他高兴的答应了,以后每次考试时,我都给他特别的关注,一年级开始几个单元的测试,反正就是连讲带考的,因为要交给学生答题的方法,还要给学生指答题位置,对于王光强同学,当他在做的时候有了一定难度时,我便以教方法为例,指导他得出正确的答案,有了我的指导,几次下来,他的成绩不是100分,就是99左右,他对自己的分数也很满意,我也乘机在班里大加表扬,有了一次次成功的经历,他对自己的信心增强了,对我的信任也不断加强,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我也在这个时候当着他的面拨通了他妈妈的电话,并当着他的面在电话里表扬他,然后告诉他父母今年一定要给他买新衣服,还要回家来过年。他妈妈答应了,孩子也很高兴,也接听了妈妈的电话。期盼妈妈回来给他买新衣服成了他好好表现的动力,他一直很努力,性格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四、特殊的奖励,让他拥抱希望

去年期末,我班学生个个都表现很优异,语文测试100分的有19个同学,为了让他们领到梦寐以求的那张奖状,我给凡是考了100分的都发了奖状,其他同学数学不是100分,就是99或是98,可是只有王光强同学,数学才考69分,要是算总分,他可能是倒数后面的几个了,但是为了不让这学期的努力前功尽弃。我决定也发给他一张奖状,但是又为了让其他学生信服,我给其他的100分的同学发了大奖状,给王光强同学发了小奖状,发奖时,他第一个领奖,我告诉他,希望他在以后继续努力,把数学成绩也赶上,到时候,老师一定奖给他一张大奖状,拿到奖状,他高兴极了,眼睛都笑眯起了。看着他的表现,我为自己的做法而感到满足。

五、不抛弃,不放弃,耐心等待“小草”开花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王光强同学总算改变了很多,他开始和班里同学交往了,课堂上也会大笑了,做扫除时他也主动加入了,他俨然就是一个正常孩子了,因此这学期开始的那段时间,我便减少了对他特殊的关注,可渐渐的我发现他似乎又回到了从前,课堂又在开始沉默了,问了班里其他孩子,才得知他的数学成绩一直还是不理想,数学老师有时批评他,我明白了他沉默的原因,于是我又开始注意起他来,并且还给数学老师也提了很多建议,为了不让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自信被数学学科抹掉,我打电话要求他爸爸今年一定回来带他一段时间,顺便辅导一下数学,这样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效果一定会更好。我同时也给自己暗暗下定决心,不抛弃,不放弃。耐心等待每一棵“小草”开花。

【案例反思】

王光强的转变使我想起了这样一则故事,故事的名字很美,就叫《给每棵草开花的时间》。故事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人他要去远行,就把庭院交给一个朋友看管。院子破土而出的草芽,朋友从不去拔。初春时,草芽健康成长,朋友发觉他像野兰,到了夏天,那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缕缕幽香,花型如林地里的兰花一样,只不过他是暗黄的,不像野兰,野兰是紫色或褐色的。出于好奇,朋友带着一朵花和几条叶子,向研究植物的专家求证,得知这是蜡兰----兰花中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这种蜡兰一棵至少价值万余元。其实这棵蜡兰每年都要破土而出,遗憾的是它却被那个勤劳的人当做是一棵普通的野草给拔掉了。这则故事中蜡兰的命运深深的促动着我。读完故事,我突然想到,我们的孩子不就是一株株需要我们用耐心来等待花开的蜡兰吗?特别是像王光强这样的孩子,幸运的是,“他”没有被拔掉。身为教师的我们,有没有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我们有没有在等待中,让一株株“蜡兰”用花朵证明自己的价值呢?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说过:“教育,是慢的艺术,”那么‘学会等待,会让我们的教育园地百花盛开,含芳吐艳。我班的王光强同学,不正是那一株需要我们去耐心等待开花的蜡兰吗?如今,挣对他数学成绩还特别糟糕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耐心的等待。

等待,就是给花儿静静成长的时间。阳光、雨水、空气是花朵绽放的必须,这就像快乐、自由、体验是儿童成长的必须一样。每个人总是在不断尝试,模仿、突破中一点点向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孩子一边成长,一边去适应每天不断变化的学习和生活,不断的调整自我,然后不断取得进步。这样的过程,是老师无法替代的,更没有捷径可走。时间总会慢慢的改变一个人,塑造一个人,成就一个人。给学生以呵护,对待他们有耐心,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不断规范自我,要求自我,成长自我,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在一时之功。让孩子静静的成长,在我们的视线中,在我们的关注下,也许我们会发现,他们正静静的迎着春风悄然成长。

等待,就是相信每一朵花总会开放。记得有一位诗人说过:要相信每一朵花总会开放,要相信每一次开放都会吐露芬芳,要相信每一种芬芳与众不同,要相信与众不同才属于自己的美丽。是的,虽然花开有早晚,(就像王光强一样,他语文这朵花已经在开放了,可是数学这朵花就会开的晚一些。)但是每一朵花都会开放的。永远相信花朵会开放,园丁才不吝啬于对自己的花园无比辛勤。所以,在教育的花园里,让我们也满怀信心的等待,每一朵花迎风展开花瓣,露出最美丽的微笑。同样,坚信每一朵花朵都会将自己的笑脸绽放在成功的那一刻,这不也是我们所向往的“微笑的花朵”吗?走过崎岖,经历跋涉,感受风雨,耐心等待,终有一天,我们的学生会用终究到来的成功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而我们,作为教师,如果不盲目的去拔掉一棵草,不草率的去否定一个人,不轻易的去放弃每一个学生,那么我们会看到多少明天怒放的“花朵”呢?

亲爱的老师,请给每棵草开花的时间吧!让我们一起去耐心等待每棵“草”开花的那一天吧!

 

 

上一篇文章:行为个别化幼儿谢金彤的成长历程
下一篇文章:自主探究、合作体验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万州区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65]
· 城乡帮扶践行教育均衡 智慧…[59]
· 区2017年初三数学复习研讨…[62]
· 做一名研究中考题的数学教…[53]
· 区2017年初三数学复习研讨…[80]
 
· 全区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在…[1131]
· 初中物理毕业复习研讨会在…[1108]
· 初三英语研讨会资料[1208]
· 全区中考政治复习研讨会在…[1057]
· 201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1604]
 
· 历史中考复习教研会时间变…[1050]
· 窦桂梅:语文要给孩子一座…[1407]
· 给校本课例研究现状把脉 —…[1146]
·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 长…[1096]
· 给留守儿童多点爱[1684]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