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学科教研 >> 小学教研 >> 小学数学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加强质量抽测  提升办学水平       
加强质量抽测  提升办学水平
――万州区城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抽测试卷分析
[ 作者:方绍祥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647 | 更新时间:2009-9-21 | 文章录入:方绍祥 ]

 

加强质量抽测  提升办学水平

――万州区城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抽测试卷分析

万州区教科所  方绍祥

本次共抽测了万州区34所城区小学的四年级889名学生,为了做到本次抽测的公平性,由教委按学生学号每校随机抽样30名学生参加抽测,由教委或教科所人员亲自监考,教科所统一组织阅卷。数学及格人数862人,及格率为97%,人平分87.7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36分。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试题分析

这次对城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抽测,在命题方面,严格遵循《课标》要求和四年级(下册)教材内容。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内容涵盖了四年级(下册)所学的全部内容,难易适中,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试题形式新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位置与方向、统计图和解决问题七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考查。

1.填空题。10个小题,共24分,涵盖了四年级(下册)教材除“数学广角外的所有内容,都是本册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如大数的改写、三角形的特征、小数的意义、单位名数的聚化和小数的性质等内容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2.判断题和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易错易混淆的一些概念、原理、法则和一些最基础的方法的掌握情况。各五个小题,各五分。

3.计算题。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一是考查学生口算的能力,安排了10个小题让学生直接写得数;二是考查学生笔算的能力(包括利用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安排了4道整数四则运算和1道小数连加运算。

4.位置与方向。主要考查学生会根据线路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准确测量和会准确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位置,以及他们间相距的距离。

5.统计图。主要考查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情况和会根据实际求平均数的情况。试卷根据某小学的学生在一周内收集废塑料袋的情况,让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和计算在这一周内平均每天收集废塑料袋情况,这是对学生统计知识的考查,同时还通过学生收集废塑料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他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6.解决问题。试题安排了5个小题,这5个小题都是四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解决问题的基本题型。

二、学生答题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随机抽取了122份试卷,对学生答题进行了分析:

1.得分情况(略)

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在这122名学生中,填空题不及格的有11人,及格率为92%;判断题和选择题同学们都完成得很好,在抽取的122名学生中全对的有94名,略占80%;计算题同学们也完成得不错,除两人不及格外,得满分的有52人;位置与方向有42人不及格,及格率66.7%;统计,95%的学生都会绘制折线统计图,但是在计算一个月收集多少个废塑料袋这一问题时学生的错误较多。解决问题不及格人数为20人,及格率为83.3%。解决问题得满分的76人。解决问题最低分4分的2人。

2.学生答题比较好的方面

从抽取的122份试卷看,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得比较好,在这次抽测中答题正确并有创意。主要表现在下面几方面:

一是绝多数学生“双基”掌握比较牢固。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填空题满分为24分,122名学生中得分在20分以上的有95人,其中满分的16人;他们在解题中能够灵活运用本册所学的一些概念、法则和规律,形成了一定的技能。如填空题中“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形,也可以拼成一个(  )形和用047三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的最大两位小数是( ),最小两位小数是(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准确填出答案“正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7.400.47”;又如在判断题中“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在抽取的122名学生中只有3名学生的判断是错误的。

二是注重了学生算的教学。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性质对四则运算试题准确进行简便计算。在计算中安排了10道口算试题,122名学生中除9名学生不是全部正确外,其余113名学生都是满分;笔算部分5个小题,有4个小题都要运用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在答题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好的运用运算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三是大多数学生能够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在坐标中测量出物体所在的方向和位置。能够准确辨别物体所在的方向和位置。

四是多数学生能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能够根据给出的数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在抽取的122名学生中能够准确绘制统计图的有109名,占95%;多数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平均数。

五是大多数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满分22分,在抽取的122名学生中得分在2122分的有86人,在1622分的有102人,略占83.6%。

3.错例分析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主要存在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学生学习方法呆板,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差。比如填空题中“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形,还可以拼成一个(  )形”有的学生填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如果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图形呢?说明同学们在填空时,没有想一想该填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填;再如填空题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右边几个数,3.2532.5325,它们的相同点是( )和( ),不同点是( )。”正确答案应该是“数字相同,数字排列的顺序相同;数的大小不同。”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填错了的有的填成“十分位、百分位和个位”;有的填成“都有小数点、同样的数和大小”;有的填成“都有整数、小数点”……

二是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差,不能很好地运用运算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对计算法则的掌握也不够好。比如在直接写得数中“6.91.985.9=”有的同学是这样做的“6.91.985.98.88”他不知道这道题也可以用加法结合律,将6.9减去5.9后再与1.98相加等于2.98;而是自己在那里硬算,得出错误结果。再如在直接写得数中“(36054)÷9=”很多学生都没有做错误率最大,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不够熟练,多数同学都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除法的方式进行计算的,出题者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先用360除以9,再用54除以9,然后把两次除得的商加起来,得到46。同时在笔算计算中同学们对法则也掌握得不够熟练,比如“(75360)÷(205)”有的同学做成:(75360)÷(205)有的做成:(75360)÷(205

       75360÷205               360 ÷2075÷3

       75185                    1815

       88                           33

这说明有的学生在笔算四则运算时,对运算定律、性质与计算法则混为一谈,以为凡是在题目中出现了“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的那么下面的小题每个都得用简便方法计算

三是部分学生对物体所在的方向位置判断不准确,缺乏方向感和位置意识,凭想当然答题。对东、南、西、北分不清楚。比如在试题中“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填空:学校在李华家的()偏( )( )°的方向上,……”。正确答案应该是“北 、西 40°或西、北 50°”,可有的同学答成:“东偏北或南偏北或东偏西。

    四是对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好,不会计算平均数,不会利用平均数求总数。有的同学列式正确,计算错误。特别是有一部分学生对试题中的“一个月(30天)收集多少个非塑料袋?”不理解,不会利用第一问中算出的平均每天收集的废塑料袋230作为前提直接乘30天就行了,可有的同学算了很多,结果都是错的。

     五是部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很好掌握,不会分析数量关系。本试卷呈现的题型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题型,学生的头脑中应该形成基本的解题模式,可是学生在答题中个别学校的学生有一个题都做不来的,解决问题一共5个小题,22分。有个学校被抽测31名学生本大题得分在10分以下的就有8人,最低分为4分,有的学生连一些最基本的题都不会做。如“佳佳要写64个毛笔字,已经写了16个,如果她每分钟写6个,还要几分钟才能写完?”有的同学列式为“(64÷16)×6或“(6416)×6。又如“李叔叔生产一批机器零件,原计划每天生产60个,7天完成,实际5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生产了多少个?”有一部分学生是这样列式的“60÷512(个)或60÷(57)=5(个)或(60×7)÷(75)=220

三、教学建议

针对学生以上的答题情况,我们不难看出部分学校的个别教师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次考查学生的试题,基本没有难题,中等以上学生都应该得高分,不应该不及格,我觉得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学态度不够端正,教材钻研不够深入,教学方法死板,落不到实处。为此,特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1.要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应该为这个职业而勤奋工作,就应该对这份工作负责任。

2.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好教学设计。首先要整体把握数学知识体系,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在编排上对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式,编排特点;再是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即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的学习习惯,家庭背景和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已了解和掌握了多少等;三是教师要明确本节课教师要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

3.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几个到位。一是教师的教学思维要到位。课前教师要想到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哪个环节学生容易掌握,哪个环节学生学得比较困难,要做出比较恰当的预设,课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出调整,让学生在课堂上精彩生成;二是教师的提问要到位,不要过于宽泛不着边际,大而空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要赋有启发性、挑战性,有利于思考和回答;三是指导要到位(包括课堂指导和课外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不要站在讲台上说大话,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他们的发言,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比如让学生观察,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如果我们长期这样对学生进行了训练,那么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抓住主要的放弃次要的。

4.教学中要注意把解决问题教学贯穿在计算教学、概念教学之中。人教版实验教材对独立的解决问题教学涉及较少,多数都放在计算课和概念课中去完成,因为,实验教材的特点是不管是计算还是概念,都不是纯的计算和概念,都是放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去学习的,这种生活情境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在这种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去理解题意,去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建立解题模式。

5.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练习。一是要注意设计好三个方面的练习,即基础练习,就是上新课前的基础训练练习,主要在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搭桥铺路;阶段性练习,就是在学习新知中,由于知识点比较多需要及时巩固所设计的练习;巩固练习,就是新课结束后需要全面巩固所学内容所设计的练习。这个练习要主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延展性。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习惯,教材中的习题,教师应该先让学生独立去做,要防治学生的依赖思想,教师不念题,学生就做不来,实验教材中的有些题虽然与例题不同,但只要综合前后所学的知识,学生是可以完成的,目的是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口算和估算的练习,可以在新课前的基础练习中设计点口算题或者通过听算的形式,让学生把结果写在口算本上。

6.要充分发挥中心校的辐射作用和城乡学校结对的作用。用城区学校去带动农村学校,用中心校去带动村完小。中心校班级多,教研实力强,要抓好村完小的集体备课,集中力量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要继续开展好“送教下乡和送教下完小”的活动,再是把教研活动拿到完小去,通过活动促进发展,定期送教下完小或者把完小教师请到中心校来现课,这样来提高村完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7.要加强对尾端学生的辅导与管理。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如果不加强辅导与管理,尾端学生会越来越多。我觉得对尾端学生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找准尾端学生(差生)形成的原因,一般讲,尾端学生是由三个方面造成的,一是智力障碍(弱智);二是教法不当,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三是学生本身对学习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等。教师要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摸清尾端学生形成的原因,并进行归类管理,对症下药。二要关心呵护尾端学生,要用爱去浇灌他们。要动之以情,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先让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他才会喜欢你这个学科,只有他喜欢你这个学科,他才会好好学习。三要做好尾端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其实很多差生还是想学好,苦于没有更好的机会去学,如果我们的老师对他们多一点关爱、多花一点心血,多一点辅导,我相信他们是能够学好的。

总之,教学是清苦的,只要我们付出了,就一定有收获。希望我们的每一位数学教师为来年的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都来出把力。

上一篇文章:坚持以练习为主线
下一篇文章:认真研读教材,合理组织和处理教学内容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6]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18]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1]
· 用教师更多的爱转化物理学…[52]
· 浅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53]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8]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40]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1]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3]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3]
 
· 万州教研信息2012第3期(总…[309]
· 万州区“变革课堂教学”优…[311]
· 艺术课堂,享受艺术[157]
· 万州区五桥片小学美术优质…[92]
· 关于开展万州区农村小学小…[288]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