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学科教研 >> 美术教研 >> [专题]教研员学术讲稿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使用湘美教材的思考和建议         
使用湘美教材的思考和建议
[ 作者:佘彦宁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31 | 更新时间:2012-5-29 | 文章录入:佘彦宁 ]

 

 

使用湘美教材的思考和建议

 

 

一、       教材理念

1          美术课程的目标决定了教学方法。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课程也是教学的“跳板”和“促进者”,因此,此次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新的美术课程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式,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此目标决定了我们的教学观,因而也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方法。

2  教材从学生中来

新课程观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例:课《画螳螂》)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这样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脱节的状态,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湘美教材在编写上便关注学生生活,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3、“用”教材不是“教”教材

  新课程摈弃了“教代替学”,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创设性地、灵活性地使用教材。

二、       湘美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

新课程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强调教学过程要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让学生乐于学、主动学。湘美教材的体例便以“玩”为中心。

1  在玩中学会探索

学生在“玩”这一轻松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教师应充当启发者、引导者。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2          在玩中培养儿童的个性

每一位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我们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注重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教师应注重“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使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修养的圣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

3          在玩中促进沟通交流

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这一相互交流的过程也是一种评价的过程,让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思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例:课《地底下的动物》

围绕泥土的颜色,学生间,师生间展开交流。轻松的对话交流,教师及时的引导和肯定,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湘美教材的呈现方式:

1    图文质量的考究

1      教材中的图片大都以学生活动过程以及学生作业展示为主。图片真实,贴近学生的生活。

2  教材中的文字以儿歌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朗朗上口,抓住了低年纪学生的年龄特征,既给学生以亲切感,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单位和单元混编组课的形式

例:教材以星星和树叶为标志化分单元,每一单元中又以独立的一课为单位有机组合。

3          以学习活动划分单元

例:教材中以让学生学习绘画、制作等知识为主的课就用星星表示;以让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的课就以树叶表示。

4          注重学习过程的充分展示

例:教材中的每一课都没有具体的作业要求呈现在上面,重点放在了注重学习过程的充分展示上,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美术的乐趣。

5           扩充了学习内容的附录补充

例:每课下方都有一段对学生说的话,是对每一课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的拓展。也是教师的帮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清楚自己要学什么,做什么。同时也是检验学生有没有学有所获的一个标准。

三、       湘美教材的特点

1            注重儿童兴趣,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教学内容体现人文关怀。

教材涵括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这四个学习领域,学习内容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调动了学生已有经验,教学过程中倾注了人文关怀,渗透了品质熏陶。

2            提供活动选择,渗透自主学习意识,活动设置注意灵活变化。

例:《童年的手印》这课,通过了玩泥游戏—拍压泥板—发现印痕—压印手印—即兴表达,这几个步骤来展开,让学生在玩中亲身体验、自由创作,体会创造美的乐趣。

3            课目名称追求和谐一致

例:《大家一起画》、《我的太阳》、《猜猜我是谁》,这些课题都用了一人称表述,让学生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穿花衣的热带鱼》、《花儿朵朵》、《蝶儿飞飞》,都用了拟人的手法,体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

4            课目的排序设定线索,串联与并联方式共存

例:串联:《我的太阳》、《七彩飞虹》、《月亮走我也走(2)》、《神鸟变树(2)》都以星球为主题,由浅至深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并联:《撕纸添画》、《变脸》、《飞旋的纸条(2)》、《由小变大的画(2)》都以纸为载体,培养学生动手及制作能力。

5            多媒材、多形式,优先感受体验和训练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先以美激趣切入,用美丽的图片、范画激发学生兴趣;再感受,尝试体验,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动手做,亲手体验尝试。(例:《有趣的拓印》这课,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然后,即兴表现(例:《绕绕涂涂》、《童年的手印》都是让学生激兴创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体会创作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最后回顾,进行评价,在过程中渗入评价,以及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让学生在与同伴老师进行交流评价中得到启发,学到更多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同时,能让学生在评价中得以更好地成长。

6            湘美教材的技能训练设计

1           正确认识训练的意义

A 适当淡化学科意识和专业技能色彩。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学习来表现生活并运用于生活。

B 注重对学生情感发展和创造表现意识的培养。

C 经过有效的整合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迁移。

2           科学设置训

练活动

科学性体现在他计划性、活动性、灵变性的设置训练活动。具体表现于:计划性从强度、密度、难度的区分与控制上得到显现;活动性从形式入手,帮助学习者轻松自如地进入学习状态;灵变性相对于刻板地训练而言,以灵活的姿态进行教学活动地组织和处理,因人置宜,参与习得,使学习效果更显著。

在从计划性、活动性、灵变性设置训练活动时,也围绕了情感、知识、学习能力、实际运用和教学中注重互动,这五个围度进行思考。

因为,一堂成功的课:

A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生成性才是具有生动情趣的课堂。

B 课堂上必需要让学生有较高的参与欲。

C 必需让学生从课堂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

D 要创新—教学思维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

E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明白这堂课上我要学什么,如何来学,学到了什么。

F 难度适当,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这就要教师熟读教材,了解学生情况,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用创新的方法进行教学。

3           训练科学化

A 采取柔化的方法处理刚性的课程,适当降低了训练的强度和硬度。

B 采取分解方法处理难度较高的训练活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熟练。

C 采取整合方法设计训练活动,使学习者综合知识能力的水平得到提高。

四、         使用湘美教材的思考和建议

1            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1            事实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分利用教材,原则以《课标》为主。

2            教学目标(指教和学的终结性行为结果)除情意、知识、能力外应考虑伴随目标的多种教育因素。

2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行为

1            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地指向具体的问题。(就是这节课上我们应该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2            路径的设计要有利于问题的合理解决。(就是说这节课我们要让学生能获得什么,怎样获得,怎样将这节课进行拓展)

3            低年纪教学应从创设情景入手。创设的情景要与课程的内容相结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的情景要贴近生活,要有惊奇感,我们可以多形式、多感观、多媒体地创设情景。

3            活动类型与指标要灵活处理

活动的类型要区别对待,活动指标要量力而行,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了解,重视对学生情况地分析。

4            过程与结果并重

重过程而轻结果,结果不实。这样就达不到教学的目标,学生在这节课上学不到东西,你的教学就是无效的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结果不明。在教学过程中,你要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设置轻松有效的教学环节,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样你的教学效果就很明显。我们在教学中首先想到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在过程中关注学生思维是否被激活,是否轻松、自主地进行学习;最后,看学生有没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得到收获。这样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5            让学生保留自己的选择

我们要建立民主的课堂,加强学生间,教师间的交互活动,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尊重学习主体的学习选择。这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体现。

6            努力呈现美术学习的氛围和内容

美术教学要体现学科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美,体会美术学科的魅力所在。

7            调控、优化教学环境

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美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美的熏陶,从小学会观察美、感受美、创造美。

8            建立体现宽容的学习评价

评价要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观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万州区教科所:佘彦宁

00五年九月二十六日

 

 

 

上一篇文章:中小学写钢笔字十病
下一篇文章:写好毛笔字必须掌握好笔法和字法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6]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18]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1]
· 用教师更多的爱转化物理学…[52]
· 浅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53]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8]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40]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1]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3]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3]
 
· 冲击•思考•行…[64]
· 遗传与进化1-3章教学建议…[98]
· 遗传与进化4-7章教学建议…[79]
· 生物选修三教学建议[89]
· 对易中天现象的理论思考[144]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