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教育科研 >> 成果推介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她令我担忧招我爱       
她令我担忧招我爱
日记一则
[ 作者:万州区后山小学 曹治平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201 | 更新时间:2007-11-22 | 文章录入:蒋毅 ]

 

教师行动研究优秀作品

 

一则揪心的日记:一桩感人的事例;一声真诚的呼唤;一道甜蜜的幻想;一滴农村教师的辛酸热血;一个山村学子的苦难童年......这些,将引发我们很多很多的思考。我想,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有不少孩子,他们既没有享受移民子弟般的补偿,也没有得到像留守儿童那样的关注,他们的学习、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无奈、他们的一切都需要我们教师的关爱与奉献。

                                                         ―――编 者

 

 

 

她令我担忧招我爱

 ――日记一则

重庆市万州区后山小学 曹治平

20071118日)

 

我班有一位大朋友。其实叫她大朋友似乎有些夸张,六、七岁的一年级孩子能大到哪去呢?说她大,只是她确实比我们班其他小朋友显得成熟,更加懂事罢了。

她叫屈巧玉,名字较好记,与我这班主任也有缘,自从我见到她的第一眼就印象深刻。所以,写孩子们的日志,我不由想到从她开始。 

巧玉第一天上学报名的时候,满头的黄发(后来听说是被火烧焦的),还有一直牵着她的手不放且带着重残的妈妈更增添了我记忆的痕迹。在人头簇动的教室里,她尤为显眼,因为她个子较高,因为她一头黄发,因为她略带忧伤的眼神……

她妈妈是一位看起来有些呆傻的少妇,歪斜着脑袋,两眼不时往上翻,左手有些畸形,且不停的颤抖……

本期第一次上课时,我在讲台上看到屈巧玉那副象,心猛地一沉,想着这样的母亲生下来的孩子,肯定也好不到哪去,于是心里悄悄嘀咕:怎么分到我们班来了,真霉! 

但事实却出乎我预料,小姑娘很聪明,学习也很在状态。难能可贵的是,学拼音,她不但发音准确,而且声音清脆响亮,于是,我开始让她担当早课的领读员。有了自信,小姑娘的脸上也能看见几分微甜的笑容,慢慢地,我对她有了一些偏爱,当然,对她的好感,不仅由于她的成绩优秀,还因为她的身世确实让我倍感心疼。 

大概在入学后的一个月左右,我听同学反映,她连续几天不回家,晚上钻到人家的客车上去睡。我将信将疑,毕竟才六、七岁的孩子,胆子怎会如此大呢?上课的时候,我向她证实,开始她不承认,旁边有个小女孩马上就告密:“她是没回家,还在我们外面的公路边睡过一晚…… ”我哽咽着压低了声音问她,为什么不回家?她低着头,眼泪顺着小脸一滴一滴地淌下,轻轻地说:不想回家,回家了要干活,要带弟弟,还要挨打......看着可怜巴巴的孩子,我无奈又心痛。

她的家庭有些特殊,据我了解,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被倒塌的墙壁压死,重残的妈妈无法抚养女儿,只好带着她出嫁,还为这后夫生了一个男孩,小小年纪的她不得不做一些家务活,同时,还要承担照顾弟弟的重任。幸运的是,屈巧玉还有个姑姑,姑姑看起来对她还不错,至少巧玉对我是这么讲。我曾问她怎么不去姑姑家,小女孩说,我敲姑姑家的门,他们不开......我难受极了,摸摸她的头,告诉她:不管怎样,一定得回家,因为家里没坏人......可怜而纯洁的小女孩不停地点着头,眼里露出几分无奈……

唉!在那个叫家的地方,她却感觉不到一丝温暖。不是吗?一个年仅六、七岁的小女孩,在我们偏僻的乡里,在那荒凉漆黑的夜间怎么有那么大的勇气和胆量到客车上甚至在公路边过夜呢?奇怪的是,她的亲人怎么会对她几天几夜没回家而不闻不问?这些事,我忍不住打电话问她姑姑,她说是没听见敲门的声音,也不知道孩子没回家在外面睡觉......对于这样的答复,我也只能付之一笑。

人性的自私,亲情的冷漠真令人心寒!我希望她姑姑看在她们有着藕断丝连的亲情上能偶尔收留她,我希望她父母能随时记得自己还有一个在小学一年级读书的女儿。 

今天,跟同事讲起我班巧玉的事情时,有位老师说:“真像是在听一个故事……”我明白他的言外之意。是的,我们看过、听过太多沉重而凄凉的故事,多了,也就麻木了。可是,当这样的“故事”真实地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时候,除了深深地震撼,还该怎样做呢? 

时间在继续,这个小姑娘的不幸还远远没有结束,在即将停笔之际,我突然有一个甜蜜的幻想,或许在看我日记的人里面,会有那么一位好心的有钱人,能伸手帮帮她,因为冬天到了,巧玉的衣服实在是破烂而单薄,她缺少的不仅是温暖,还有温饱问题。当然,我虽然是边远农村的年轻教师,家境也不好,但我会尽一切力量帮助她,尽管她妈妈把我给的衣服铺了狗窝,作为班主任,作为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管教她,帮助她。

 

上一篇文章:围绕语感特性  有效训练语感
下一篇文章:中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20例 (上)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3]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15]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0]
· 2012年度重庆市中学数学专…[293]
· 2012年重庆高考试题(文科…[118]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5]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39]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0]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2]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1]
 
· 用教师更多的爱转化物理学…[48]
· 我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527]
· 温家宝:“我一定跟孩子们…[20]
· 记住你的生日,回报我的爱…[398]
· 班 级 常 规 我 做 主[794]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