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感言
“小”数学,“大”学问,唯有不断学习,用大智慧方能完美诠释。
个人简历
刘长蓉,女,生于1973年3月,1992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万州区沙河小学数学教师。
自任教以来,我一直以“勤奋、求实、创新”为教学理念,不断学习,进取,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如下成绩。1993年11月在天城区合格课验收中所上的《年、月、日》被评为优秀课例,1994年12月、1996年10月分别在天城一、二届小学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获三、二等奖,2005年11月在万州区教科所组织开展的小学数学调讲活动中献课《找规律》深受好评,2006年5月在重庆教科院组织的健康教育教学录像课《我们的牙齿》获三等奖,2007年5月参加万州区青年教师技能大赛获小学数学一等奖。在1994年1月和12月指导学生参加万县市三区第一、二届数学联赛中均获指导教师一等奖。辅导的学生分别在2001年5月、2004年6参加重庆市初中数学竞赛获一、二、三等奖。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得市、区级等级奖:其中,2003年12月所写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误”与“导”》获天城中学数学二等奖,2004年11月在天城教委的“教师备课教案”展评中获三等奖,2004年12月所写的《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途径》获万州区教育学会二等奖,2005年7月所写的《浅谈农村小学实施新课改的困境与对策》获重庆市教育学会三等奖,2005年12月所写的《用爱唤醒孩子自信的力量》获万州区教科所二等奖,所写的《注重作业评价 激励学习兴趣》获万州区教育学会一等奖。1995年9月被天城教委评为优秀教师,1999年11月被天城教委评为教研先进个人。
“找 规 律”教 学设 计
万州区沙河小学 刘长蓉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15页《找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能力,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生活。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循环排列的规律。
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
教学准备:各种形状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做游戏,我们一起来玩机器人游戏,请随老师的口令做动作:拍手、跺脚;拍手、跺脚;拍手、跺脚。接下来该做什么动作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
师:再来一次,拍手、拍手、跺脚;拍手、拍手、跺脚;拍手、拍手。现在该做什么动作?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是的,刚才我们是按一定的规律来做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感知规律
师:小朋友们,蓝猫是我们的好朋友,还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最近它搬家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点击课件)瞧,这是蓝猫家的厨房,你觉得怎么样?
学生回答。
师:蓝猫家的厨房不仅整洁漂亮,而且图案的排列也很有规律,你们能发现这里的规律吗?(能)请看这是墙面的图案,(点击课件)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观察。
师:请把你的发现和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大声地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
2、发现规律
(1)横着观察
①从上往下观察
师:小朋友们真会观察。现在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观察:(点击课件)请看, 第一横排的图形怎样变化得到第二横排的图形?
小组内的小朋友互相交流。
学生汇报。
师:请小朋友们注意,第一横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哪里去了?
学生回答。
师:是的。把第一横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第二横排的最后一格。(课件演示)
师:那其余的三个图形又怎样移动的?
学生回答。
师:对,其余的三个图形一起向前移动了一格。(课件演示)
师:请小朋友们把小手拿出来,跟着一起移动(课件演示):把第一横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第二横排的最后一格,其余三个图形一起向前移动一格。
师:谁来说一遍?
师:谁再来说一遍?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说一说。
师:第二横排的图形又怎样变化得到第三横排的图形?
学生回答。
师:对,是把第二横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第三横排的最后一格,其余三个图形一起向前移动一格。(课件演示)
师:那第四横排的图形又是怎么得到的?
同桌的小朋友互相交流。
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从上往下观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课件演示):都是把上一横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下一横排的最后一格,其余三个图形一起向前移动了一格。
师:按这样的规律,这一横排的图形该怎样排呢?
学生回答。(点击课件)
②从下往上观察
师:从上往下观察有这样的规律。那从下往上观察,下一横排的图形如何变化得到上一横排的图形?
学生回答。
师:都是将下一横排的最后一个图形移到上一横排的第一格,其余三个图形一起向后移动一格。(课件演示)
师:那这一横排的图形该怎样排列呢?
学生回答(点击课件)
(2)竖着观察
师: 横着观察有这样的规律,竖着观察呢?
同桌的小朋友互相交流。教师巡视,倾听,指导。
学生汇报。
师:对,他是从左(右)往右(左)观察的,把每一竖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下一竖排的最后一格,其余三个图形一起向上移动了一格。(课件演示)
还有不同的吗?
学生汇报。
师:都是把后一竖排的最后一个图形移到前一竖排的第一格,其余三个图形一起向下移动了一格。(课件演示)
师:请你猜猜,这一竖排的图形该怎样排?
学生回答。(点击课件)
三、巩固新知,应用规律
1、摆一摆
师:刚才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找到了墙面图案的排列规律,我们再来看看地面的图案,(点击课件)它的排列又有怎样的规律呢?
(1)师:根据你发现的规律,你能用卡片摆出这一横排的图形吗?试试看。
学生摆,老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我看见许多小朋友是这样摆的,(点击课件)是这样摆的请举手。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汇报。
(2)师:你们还能摆出这一横排的图形吗?(点击课件)请大家摆一摆。学生摆。
师:(点击课件)摆对的请举手。
(3)师:还想摆吗?(点击课件)这一竖排摆摆看。
学生摆。
师:是这样摆的小朋友请坐端正。
请把学具收拾好。
2、猜一猜
师:刚才蓝猫看见你们摆得真不错,为了表扬大家,他还邀请了他的好朋友为我们表演节目呢。我们一起去看看(点击课件),他们正在做排队游戏,请仔细观察他们的排列规律,想想第四排该怎样站?
学生回答。
3、画一画
(1)例1
师:现在你们能很快找到规律画一画吗?(点击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组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
师:这里是把每一组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一个得到下一组图形的。你能画出第四组图形吗?请打开书,翻到P115,例1,画一画。
学生画,教师巡视指导。
师:(点击课件)是这样画的小朋友向老师挥挥手。
(2)做一做
师:真能干!老师相信你们能很快地做对下面的做一做。
学生画,老师巡视。
师:(点击课件)是这样的向老师点点头。
(3)比较
师:例1和“做一做”的图形 排列规律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
师:请小朋友们把书放回原处。
4、想一想
师:今天,蓝猫还为我们带来了一道思考题。(点击课件)它已经摆好了三排水果,请你想一想,这一排水果该怎样摆?你是怎么知道的?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回答。)
5、小小设计师
师:小朋友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是啊,我们学会了按一定的顺序找规律,那你们还能不能自己设计出有规律的美丽的图案呢?请注意听要求:小组合作,用信封里的图片在这张纸上摆一摆,比一比,看哪一小组能按规律摆得又快又漂亮!好,开始吧。(放音乐)
小组学生设计,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并相互评价作品。教师将部分作品贴在黑板上。
四、联系生活,欣赏规律
师:刚才,小朋友们设计出了那么多有规律的漂亮的图案,真是小小设计师!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有规律的事物在装扮着我们,请欣赏(点击课件)。
师生共同欣赏。
师:你们觉得这些图片怎么样?
学生回答。
师:是啊,正是这一个个有规律的排列,才有了我们这个精彩的世界。希望小朋友们以后用心观察,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规律,从而创造我们美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