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位老师等于教好一门课程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龙兴臣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差,直接影响着班级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的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产生效能的关键。它能够使学生愿意遵守老师提出的要求,喜欢老师所教的内容,从而学好这门功课。我是这样做的:
一、自我介绍,风趣幽默
我来这所学校十七年,一共教了十一个班,第一个班接的是三年级,第二、第四和现在这个班是接的五年级,其余七个班都是接的六年级。只教一年,周期短,师生如果不尽快熟悉,不尽快进入角色的话,就会很难保证有效的教学时间,很难保证教学和质量,于是,我每接到一个班,与学生第一次见面,向学生作自我介绍时,态度尽量和蔼些,尽量把话说得风趣幽默些。因为我长得五大三粗,立着头发像怒发冲冠的样子,如果再把眼睛瞪得圆圆的,脸拉得长长的,就更让学生望而生畏,会使学生产生恐惧感受和戒备心理,不敢接近,更不敢亲近。因此,我在作自我介绍时,面带微笑,说::“我姓龙(随即把姓名写在黑板上),从现在起,我就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我这个龙,不是乾隆的隆,是蛟龙的龙。大家知道,传说中的蛟龙性格古怪,温顺时使天下风调雨顺,给人们带来幸福;发怒是飞沙走石,山崩地裂,给大家带来灾难。我就是一条蛟龙,但愿大家和睦相处。”风趣幽默的几句开场白,缓和了紧张的气氛,使教室里充满了笑声,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这个老师既威严又随和,从而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二、课上课下,要求不一
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在正规场合一定要严肃认真,学生自己控制住自己,下课后,休息时,可以随便说,随便玩,但不能超出原则。我经常向学生讲,课堂就跟战场一样,战场上,战士不守纪律,不听从指挥,不服从命令,就地处决。我们在课堂上,在排队集合时要严格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否则必须严肃处理:首先是严厉批评,加上说服教育,再就是有必要的特殊训练,然后还要把经过情况以及感受用1000字的日记认真写下来。个别的还拿在朝会课上自己念一念。学生把它叫做“千字文”。但不是写检讨。课后,我们就很随和了,我经常和学生在一起,与学生拉几句家常,问一问情况。对男生就更随便了,有时摸摸头,揪揪脸蛋逗着玩,有时开点小玩笑,有时参与他们的活动等。这课上课下不同的要求,使学生感到课堂是神圣的,课堂上,老师就是老师,老师的话就应该听;课堂下,老师是好朋友。这样,学生就会消除与老师之间的隔膜,消除心理防线,主动亲近老师。
三、处理逆反,软硬兼施
学生在不了解老师或不明白老师的用意时,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这多是那些调皮的。他们会用过激的语言或故意违反纪律以示对立。处理学生的逆反言行,我采用了先硬后软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服老师,达到“不打不亲”的效果,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九二年,我接五年级一个班,班上有个全校出名的调皮匠,叫刘洋,在我第一次与他们见面讲要求后,他说:“这个老师讲这么多,全是绕妹的话!”我听了同学的反映,开始没管,放学后把他拉到办公室,正好办公室没人。我把门砰的一关,从门背后拿来一把帚帕,凶神恶煞地走过去,并咬牙切齿地说:“你喜欢说坏话,看我怎么收拾你!”他见这情景,吓惨了,边退边说:“我错了,我不说了!”这时,我停下来,说:“我要不是控制自己,不把你打扁才怪!”接下来,我们真诚地谈了心,他表示愿意改正缺点,并愿和我交朋友。后来黄孝诗进办公室听说了,还当作笑话传了出去。
没隔多久,也就在九月中旬,刘洋没完成家庭作业,没来上学,约上好耍的郝延林上磨梁捉蚱蜢玩了一天,家人到处没找到,在晚上十一点多钟才来我家,当时学校还没做大门。我见他俩又脏又饿,觉得又可气又可怜,加上当时快要下暴雨,又没有电话,我就给他俩下了面条,又热水洗了澡,换了我家孩子的衣服,在我家睡了一晚。第二天,两家长知道后,感激不尽,两孩子从此也彻底变了,特别喜欢语文课,到后来毕业升学考试,郝延林考了全班语文第一名,116分,上了万中;刘洋也考了105分,交易价读了万中。
现在教的这个班,男生特别多,45人,女生32人,我宣布了一条纪律:不准男生欺负女生,如果女生打了男生,不准男生还手,因为男生手脚重。对于敢动手打男生的女生,坚决严惩不贷。一些男生断章取义,不明白老师的意思,产生了逆反心理,故意违反纪律表示反抗。一个叫巨浩楠的男生,下课后就打了同桌的女生林楠。中午,林楠哭着给我说了。我见巨浩楠吃完饭,就把他喊过来,笑着问他是怎么回事,刚说一句话,他就很委曲似的眼泪一下了涌出来,握着拳头,气冲冲地大声说:“我不还手,可以还拳、还脚噻!”我见他在气头上,又刚吃完饭,赶快说:“不说了,快去洗碗!”他转过身,又是嘀咕又是跺脚地去洗碗去了。下午正好体育课,我把他留在教室,先硬后软地教育了他,消除了逆反心理,从此,与老师的关系更密切了。
多年的教学生涯告诉我,要使学生听从老师的教导,要让学生很好地接受所教的知识,必须先让学生喜欢你,亲近你,佩服你,也就是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我认为:“喜欢一位老师等于喜欢一门课程。”只要学生喜欢你这门课程,他就愿意学,就一定能够学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