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教育管理 >> 教育管理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校本教研的五要素       
校本教研的五要素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407 | 更新时间:2007-1-29 | 文章录入:王文波 ]

校本教研的五要素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直接目的,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的教、学、研、训相整合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必须具备以下五个基本要素。

校长领导是关键

校长领导是校本教研的支持体系。因为校本教研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如果没有校长的支持,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是不可思议的。校长只有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亲自参与校本研究,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和教研文化,才能为校本教研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自我反思是根本

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的自我反思, 核心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课前反思从教学设计入手,目的是修改教学设计,也就是常说的教师的二次备课; 课中反思从学生入手,注重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环节,减少课堂教学遗憾;课后反思从问题入手,目的是吸取经验教训,总结提高。善于倾听,学会等待,懂得反思,从而在反思基础上促进对问题的思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专业引领是途径

专业引领是实践与理论的对话,是专业人员与教师间的交流与反思。专业引领,在中国现实条件下更可能是本校专家型教师以及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理论学习的关键在于真正能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 从而引起教师的心智模式的改变。专业引领,并不是专家引领,实施新课改,要打破专家神话,教师要把自己看作专家, 把自己身边的优秀教师或教研员看作专家,作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判断;要通过理论的学习,明确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向,努力形成教师自己的专业再生能力。

同伴互助是方式

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是同伴间的交流与反思。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探讨的校本教研期盼的是这种境界。教师间真诚的交流与对话,教师能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选择观察角度、交流收获和启迪,教师通过同伴研讨透过现象研究问题,在原有基础上坚持草根式的教研,更希望让教师从自己身边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现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切实解决个性的、土生土长的问题。同伴研讨是分享,是对话,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对外吸纳,对内反思才能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

研教同行是目标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在研究的状态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研究,是教师的职业生命。开展教育科研是自身成长与发展的方向,是教学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纷繁的问题中选取有一定价值和一定可行性的问题,上升为课题,提出设想,大胆进行追踪尝试,及时总结经验,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使校本教研走上科研化的轨道。

 

上一篇文章:不妨从小处做起
下一篇文章: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之关系处理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强化日常管理  促进学困生…[52]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7]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21]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4]
· 用教师更多的爱转化物理学…[56]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9]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40]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3]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3]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4]
 
· 保证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八…[1070]
· 分水新石完小校本教研重实…[531]
·  分水小学“上、说、评”校…[632]
· 搭建片区教研平台,增强校…[974]
· 黄柏初中校本教研工作总结…[1222]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