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需求互动 >> 最近专题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
走马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回顾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3795 | 更新时间:2006-12-11 | 文章录入:李达平 ]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

————走马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回顾

 

曾几何走马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一潭死水:学校安排的教研课,没有一位老师愿意上,“我们这么大的岁数了,还上什么公开课”“我上不来公开课,这不是成心让我出洋相?”“上公开课耽误时间,累!”。即使是勉强答应,也是迫不得已为了完成任务而交差;搞一个专题学习、研究,除了主持人一枝独秀外,很少或者是听不到其他声音;……凡此种种,教师的教育教学还停留在“三个一打天下”格局,数学教研组成了全校的“后进组”如何改变数学教研组的这中现状,让数学教研组工作走上正轨并最终打造成学校先进教研组,成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的重心。

一、营造氛围   打造研风

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必须建立在浓烈的氛围之上。为此,学校专门确立了一名校级领导和一名中层领导专门负责数学教研组的工作。通过下发《我眼中的数学教研组问卷调查表》调查研究、逐个谈心、专题会议等形式找准了症结。在选派年富力强的几名教师充实到该组的同时调整了数学教研组长。让这些学校的骨干带动该组其他教师,使数学组的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实施活动过程中,学校的相关领导率先垂范,带头上公开课、搞专题研究……同时还经常举办专题讲座,老师传输“教研兴教”“教研促教”理念,让每位教师树立“今天我不学习,明天我就落后,后天就将被淘汰”的危机意识。在学校班子和教研组内骨干教师的带动下,而今的数学教研组,已由以前的“要我研”为今日的“我要研”,由“被动强发展”为“主动谋发展”。所有数学教师有奋发向上的教研士气,浓烈的教研氛围、团结协作的教研精神、开放民主的教研态度和勤于反思的教研习惯。

二、制度建设   规范操作

有了浓厚的氛围,这只是教研工作的开端,本着为规范教研组的各项行为活动宗旨,学校根据《走马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制度》、〈走马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制度〉、〈走马中心小学教研考勤制度〉、〈走马中心小学教研奖励办法〉等制定出了〈走马中心小学教研管理规程〉一书的同时并建立了和印制了〈走马中心小学校本教研手册〉(其内容涵盖教师年度自培计划、总结、听课表、业务充电、教学随笔、教学反思、读书笔记、荣誉、成果展示等)作为教师的成长记录。通过“以制度促发展”,使数学组的所有教师规范了自己的研究行为,进而推动该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扎实创新   立竿见影

而今的走马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其活动开展形式多样,成效显著:

主题活动:针对各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等,教研组每年均要实施一项专题研究以解决这些实在的问题。首先向各教师下发问题调查表,了解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召开教研组专题汇报研讨会确立出本年度研究的主题,各教师根据主题进行研究,年度末进行交流和总结。本年度,数学组加强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数学课堂陈旧模式,实现了师生同步发展。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很大的促进和发展,学生乐学、会学。

送下一份需要:走马小学的村小教师大多是民转公的教师,年龄均在45岁以上,在实施新课程中难题不小,因此送教下村成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仅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冉华、陈兴全、谭登平、谭显清、朱盛峰等教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送教到了熊家村小、龙台村小、下池村小、凉风完小,为村小教师送去了一份需要、送去了一份实惠、送去了一份温暖。

业务充电我是主讲:在数学组的业务学习中,人人都是主讲,每次活动,确立一名主讲教师,根据该教师近期收集的资料,传达最前沿的信息,既锻炼了每位数学教师的能力,又实现了资源共享、相互促进。

 “三课”训练以我为中心:在学校组织的“三课”培训活动中,数学组的教师人人树立以我为中心的宗旨。每次活动,执行教师在说课、上课后,中心发言教师针对该教师的实施情况予以详细的点评和建议,并进行跟踪。通过这样的活动,促进了每位数学教师在“三课”能力方面的循环促进。

教学反思促我成长:每位数学教师广泛开展课后静思活动。每节课后,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反思记录。谭登平老师的教学反思每次均在150字以上,正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总结、改进,该教师现在已经成为我校数学组的一面旗帜。

 “出去一个人,带回一群人”:每次安排出去听课或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回校后就举办相关专题汇报讲座,或者上汇报课,使每位教师都能从该次活动中吸收营养。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参加区级相关教研活动或听课达60余人次,参加市级听课二人次。

小专题研究对症下药:在日常的小专题研究中,数学组教师注重了实效、实用性。本学期,在组织教师的新教材培训活动中,五年级的老师就遇到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以前解方程是根据各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而现在是根据方程的同解原理来解,教学起来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到底哪种方法学生好。因此,教研组就召集所有的数学老师一起读课标、研究教材、钻研教参,上网收集相关的资料,确定出实施方案,由李翔凌老师执教。所有老师在听了老师的研究课后,普遍觉得学生掌握起来好象有点困难,大家又聚集在一起,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再由李群峰老师上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群峰老师在活动后说了这样一句心里话:‘如果没有这次活动,没有小老师的‘前车’,我这次教学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也许学生的学习会一团糟,这是大家的成果!!’。

在集体中成长:为把所有教师从单打独斗中解放出来,数学教研组除了搞好常规练兵以外,在培养骨干教师中,大抓课例研究。本学期该组主要从“一课再做”、“同课异构”入手,引领教师在集体中成长。冉华老师是数学教研组长,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在教学中多两次运用“一课再做”,四年级、六年级均有三名数学教师,每个年级组各进行了一次“同课异构”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了教师的研究热情,使教师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不足,找准差距,不断成长。

师徒结对“一帮一”:15名数学教师中,有二名教师是去年才参加工作的,学的也不是教育专业,为了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教研组实施了师徒结对“一帮一”制度,由谭登平老师和朱盛峰老师负责两位教师的跟踪指导。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两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教学常规独书树一帜:翻开每位数学教师的备课本,工整、详细的教学设计、简练而厚重的板书设计、触及灵魂的的教学反思让其他教研组的老师相形见拙。

四、勤耕苦耘   硕果累累

播洒辛勤,收获硕果,在走马中心小学所有数学教师的努力下,近年来,该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万州及五桥赛课活动中六人次获得等级奖励;七人次被评为教研先进个人;在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大赛中,有三十余人次获一、二、三等奖;在万州区组织的教师行动研究中有二十余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在万州教育学会的论文评比中一百余人次获得教育学会、专委会一、二、三等奖。近十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区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公开发表。与其他教研组共同承担的区级课题顺利结题。在学校举办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评比、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有20余人次获奖;在学校每年的教研能手、教研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9人次获此殊荣。

曾有人说过:“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是校本教研让一个曾经的后进组变成里现在的先进组。而今的走马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正乘着新课改的东风,把数学教研工作推向纵深,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相信,在所有数学人的努力下,走马中心小学的数学教研工作一定会谱写出新的篇章。

 

走马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

 

上一篇文章:团队互助 培研结合 注重实效
下一篇文章:农村2000万留守儿童怎么办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万州区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67]
· 城乡帮扶践行教育均衡 智慧…[60]
· 区2017年初三数学复习研讨…[63]
· 做一名研究中考题的数学教…[54]
· 区2017年初三数学复习研讨…[82]
 
· 全区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在…[1133]
· 初中物理毕业复习研讨会在…[1109]
· 初三英语研讨会资料[1209]
· 全区中考政治复习研讨会在…[1058]
· 201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1606]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