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教育科研 >> 理论点击 >> [专题]教研员学术讲稿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简介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简介
[ 作者:邱江陵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3660 | 更新时间:2006-8-29 | 文章录入:邱江陵 ]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简介

 

我思故我在!

教师要树立研究意识,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一、学校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

1、解决学校改革发展和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校教育实践的创新;

2、通过教师参与教育研究,提高教师的思维品质、科研意识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通过开展教育科研,积极倡导学习氛围,构建学校文化,促进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

4、通过开展教育科研,引导教师探索新的教育科学知识(即通过对鲜活的教育实践案例、情境和经验的分析、解释、归纳,形成新的具体的理论假说、理性经验)

 

二、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

――课题研究

――专题研究

――行动研究

――观察研究

――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经验总结

 

三、教育观察研究

(一)教育观察研究的含义和意义

教育观察研究是指教师主动地、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言语、行为、活动表现等客观性、外显性信息进行系统观察、科学分析,从而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一种科研方法或过程。

教育观察研究作为直接进入教育情景的研究方法,应该是教育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对教育实践的直接观察,研究者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搜集到大量的真实具体的信息,即所谓的“第一手材料”。

(二)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程序

确定研究专题――论证研究意义――制定观察内容――计划观察对象和时间――制作观察记录表――实施观察记录――统计分析――形成结论

小学生自主学习行为观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课间活动中交往程度观察、学生主动结识过程与方式观察、(培养交往能力)

各学科课堂行为观察、各学科自主学习时间分配(学习兴趣倾向)

四、教育实验研究

教育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计划,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对教育对象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教育对象的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所施加教育影响同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

当我们要检验或了解某项教育改革措施在中小学实施以后是否能提高教育效果时,就可以采用教育实验研究。

具有科学性和实证性。

《课程改革实验》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研究》

三个要素:

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

教育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1、陈述研究假设

2、确定自变量

3、列举群体、样本、实验单位、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

4、选择因变量及适当的测量手段

5、判定需要控制的无关因素,选择控制方法、设计控制过程和预测控制测程度

7、选择实验设计并提出统计方案

五、教育经验总结

教育经验总结的主要类型

1、记实型:一节课,一个教学片断,一个教育过程

2、举例型:

3、概括型:

4、探索型:(对……的看法,……浅见)

六、教育调查研究

(一)教育调查的含义

教育调查研究是通过问卷、访谈、开调查会、填调查表、测验法、查阅法等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分析和研究教育事实,着重解决教育现实问题的方法。

教育调查是进行教育分析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教育研究是教育调查的升华与深化。

可以是独立的调查,也可以是配合课堂研究的调查。

(二)教育调查研究的类型

1、根据不同目的:现状调查、发展调查、比较调查

现状调查:小学生学习方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初中生上网情况调查;

发展调查:年龄与交往能力变化;

比较调查:甲、乙两班学术写作能力比较。

2、根据范围大小: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全面:一所学校,一个年级,一个班

非全面: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

3、根据事项的多少:综合调查,专题调查

4、根据搜集资料的方式: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开会调查,填表调查

(三)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1、确定调查课题

实例:

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研究

②中小学生吸烟问题调查研究

③中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调查研究

④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学校对策研究

⑤中小学生上网问题研究

⑥中小学生厌学现象研究

⑦农村初中生辍学现象及对策研究

⑧中小学生对教师作文评语的反馈情况调查研究

⑨校园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明确调查目的

3、确定调查对象

原则:一是要服从于调查的目的,二是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主观臆断)

常见的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抓阄)

――机械随机抽样(等距随机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先分层次,再抽样)

――整群随机抽样(先分群,再抽样)

4、拟定调查提纲和调查计划

①调查课题名称

②调查目的意义

③调查的主要内容

④调查对象及调查类型

⑤调查的方法和工具

⑥调查的过程和步骤

⑦附录:调查时所用的有关问卷、访谈提纲等

5、实施调查,搜集资料

6、整理调查资料

――资料审核

――资料分类

――资料汇总

7、分析调查资料

8、撰写调查研究报告(题目,调查的目的意义,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的内容、方法,调查的经过、结果,调查的结论及建议,署名,附录)

 

 

上一篇文章:故事与解读:中小学教师教科研活动的困境
下一篇文章:透视美国中小学课堂的自由与开放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万州区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64]
· 城乡帮扶践行教育均衡 智慧…[59]
· 区2017年初三数学复习研讨…[60]
· 做一名研究中考题的数学教…[53]
· 区2017年初三数学复习研讨…[79]
 
· 全区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在…[1130]
· 初中物理毕业复习研讨会在…[1107]
· 初三英语研讨会资料[1207]
· 全区中考政治复习研讨会在…[1056]
· 201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1603]
 
· 浅谈优化语文教师思维方式…[272]
· 播撒科研智慧  提升科研品…[468]
· 关于开展万州区首届教育科…[932]
· 区教科所召开教育科研工作…[818]
· 科研室召开教育科研工作普…[2813]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