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万州区响水初中 刘培民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在这个初中数学质量监测分析会议上,我把我们响水初中在抓好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向各位老师们汇报,敬请指正。
一、 乐于奉献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前提
说实话,尽管我在台上交流,可心底里却暗骂教研员呢!为什么?因为他们命的题难啊!导致万州区八年级质量监测数学平均分不及格,这可害苦了我们这些数学老师,年度评优时,就教学质量考核就比政史老师差一大节。还不用说,我们一位侥幸去教地理的数学老师,轻轻松松就获取了万州区同类排名第2名的亚军成绩。农村的数学老师,好多都愿意教地理呢!没有奉献精神的数学老师,连数学都不想教,还去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吗!
所以,只有乐于奉献,就是要乐于接受数学教学的三多:课多,自习多,作业多。苦中作乐,来自于对数学教学的满腔热情,来自于对老师职业的无比尊重,来自于对学生点滴进步的欣赏。喜欢数学吧,在数学教学中奉献你的青春,这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前提。
二、 学生喜欢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础
历史上有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喜欢数学,才能学好数学。如何让学生喜欢枯燥机械的数学,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让学生喜欢老师,老师就得喜欢你教的学生。私底下,数学老师经常埋怨:现在的学生基础差、习惯差,又懒惰,真是一届不如一届。诚然,这些都是事实,我们数学老师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喜欢学生,你就得包容学生的这些不足,把眼光看长远一些。我们要欣赏学生的成长,欣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分享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丝丝快乐!
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位学生感受到数学老师对自己的爱,拉近学生与自己的心理距离;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可能效果反而会比严肃的说教要好。让每位学生体验到自己的人格得到老师的尊重;情感得到老师的理解;行为得到老师的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学习,这样学生学习兴致会更高,会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思维力量。
其次要做的就是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教师的关爱和期待是打开学生心灵的烛光,老师的每一次表扬、每一句赞语,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即使是差生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蒙发上进的心理。勉强的表扬总比过分的批评要好得多。
最后,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柳斌说过:“一次成功可以激励学生千百倍的努力。”成功固然重要,但成功是建立在很多次失败的基础上的。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是有益的。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允许”,决不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错误思想,行为的漠视,放纵,而是教师以一种宽容的情感,感化那些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感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是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待学生的优点,我们要用“放大镜”;对待学生的缺点,要用“缩小镜”,真正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学生的错误。
三、夯实双基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学生基础差、习惯差,严重制约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老师就要从解决学生基础和习惯入手。
夯实双基,说到底就是一个落实的过程。落实数学知识,就是要让学生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思考和交流,不会说的,还得要求他们读记,数学老师就得抽这些学生背;落实基本技能,就是要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进行运算、清晰严密地进行推理,实现解题的模型化和套路化,没有形成套路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定时定量训练,促进学生形成觛套路。
夯实双基,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作为数学老师,不要指望一次训练,学生就能达到要求,也不要指望一次纠错,学生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双基的夯实,需要多次训练,反复纠错,循序渐进。
夯实双基,特别注重主干知识,把握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及其运用。注意发现和归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学科内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运用时有效的提取知识点,完整地、多角度地、分层次地解决问题。
以上是我校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简单做法,今天有幸与各位领导与同行老师一块研讨交流,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2016年9月27日星期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