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教育管理 >> 教育管理 >> [专题]变革课堂教学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十项规定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十项规定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3433 | 更新时间:2012-9-21 | 文章录入:高建中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十项规定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进一步落实“减负十条规定”基础上,现就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如下规定: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根据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切实转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坚持健康第一,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学校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重点班、实验班等,不得组织或利用学校场地进行奥赛培训及竞赛活动。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合理控制办学规模,小学、初中班额分别不超过45人、55人,有条件的学校逐步实行小班教学。

二、坚持师德为范,做学生成长引路人。

校长和教师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示范,做学生的表率,做到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以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关心学生健康,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权益,尊重学生人格。坚持帮助困难学生,关心特殊学生,看望生病学生,提倡早晚迎送学生。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制定师德考核标准,开展专项考核工作,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晋级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在职教师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有偿补习活动,不得到校外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兼课。

三、坚持德育为先,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健全学校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以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加强学生理想信念、公民责任、心理健康、法制安全等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推进课程育德,提高德育课程质量,积极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主阵地作用。实施行动德育,广泛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心理咨询中心(室)等设施,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团体及个别心理辅导。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育德水平,班主任、团队干部每学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

四、坚持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校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各类课程,上好音乐、美术、体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加强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考查等教学常规管理,注重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深化课程改革,实施“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解决好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实施有效课堂,培育高效课堂,追求卓越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构建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加强学段衔接,提倡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控制作业数量,注重教学反馈。鼓励教师创新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自主开发教学辅助资源,自行设计、分层布置作业。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五、坚持以体育、艺术、科技为突破口,开展课程辅助活动。

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上好体育课,广泛深入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活动,促进和激励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加强健康教育,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防病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开展全体学生参加的各种文艺展演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将课程辅助活动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认真开展每天下午1节的课程辅助活动。认真执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十二五”期间,建好用好音乐、体育、美术、卫生、综合实践和科技活动“六大功能室”,建设学生活动中心,广泛开展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活动,开发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活动项目。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班级活动,实现活动班级化、项目普及化。因校制宜组建兴趣小组和社团,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开发潜能、激发求知欲。开展形式多样的创造性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六、坚持知行合一,建立社会实践育人机制。

健全实践育人制度,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其他社会教育资源,组织学生走进农村、工厂、军营、博物馆、科技馆、高校实验室、科研院所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能力。开展“千名专家进万校”活动,把科学家、工程师等各类人才请进学校,通过举办科普讲座、专题报告会、开展科学小实验、传授各种技艺等形式,培育和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和社区服务,要求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按照课程改革要求,确保3-6年级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4天、7-9年级学生每学年不少于4天。加强安全工作协调,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七、坚持专业培训和校本研修,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着力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先进教育思想与专业能力同步提升,培育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全科教师。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新教师、薄弱学科教师、村小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训,抓好国培、市培和区县集中培训工作,确保教师五年内完成400学时的岗位培训。加强校本研修,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和教师课程执行力,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探索与实践,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建立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课例或教学案例研究为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的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开展校际教研、网络教研、互助教研、上示范课、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和教学基本能力竞赛活动。坚持教师独立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健全听课、赛课、评课制度,教师每年上公开课不少于2次,校长、教师每学期听评课分别不少于30节、20节。

八、坚持特色发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坚持文化立校、文化塑魂,提升学校“软实力”。科学制定学校特色建设规划,着力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办学特色。注重学校文化传承,凝练符合校情、认同度高的办学理念,并将其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各个环节。坚持文化引领,强化师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行为规范,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营造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育人氛围。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净化学校思想文化环境,增强学校环境设施的文化育人感染力。加强管理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学校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加强教师文化建设,打造具有共同价值追求、团结互助、奋发上进的高素质教师团队。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民主、彰显个性、开放多元的班级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增强学校文化对所在社区、地区文化以及学生家庭文化的影响力。

九、坚持以评促教,建立科学评价制度。

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制度,设立学生成长档案,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参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尊重学生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建立以专业能力和工作实绩为导向的教师评价制度,着重考核教师的师德表现、工作态度、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杜绝单纯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考核奖惩教师的做法。建立以生为本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坚持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学校质量主体意识,完善教学质量内控机制,加强学校基本教学数据信息建设,开展教育质量监测。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充分发挥好督学的监督指导作用。

十、坚持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形成育人合力。

建立和完善家长委员会,建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发展的各项制度。坚持教师家访制度,加强家校沟通与联系。办好家长学校,坚持学校开放日、召开家长会、校长与家长定期见面等制度,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配合、支持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家长担任学校义工。建立家长、社会评教制度,充分听取家长、社会人士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和加强学校工作。学校要加强与所在社区、村社的联系,协同做好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主动加强与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的协调沟通,引导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科学的质量观,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012.9)   

上一篇文章:刘恒远在全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视频会上的发言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万州区高2017级“一诊”考…[214]
· 2016年度万州区教育学会论…[234]
· 新教材 新思考 新探索[200]
· 智慧引领 百花齐放[175]
· 教学竞赛显身手   变革课堂…[186]
 
· 全区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在…[1060]
· 初中物理毕业复习研讨会在…[1046]
· 初三英语研讨会资料[1155]
· 全区中考政治复习研讨会在…[1019]
· 201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1552]
 
· 全面视导寻突破  智慧引领…[134]
· 我区傅霞和罗松平老师双双…[142]
· 我区幼儿教师代表队荣获“…[131]
· 推进智慧教研 引领高中教育…[181]
· 高2016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924]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