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学科教研 >> 音乐教研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发展能力提升自我       
发展能力提升自我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新华网 | 点击数:209 | 更新时间:2011-8-25 | 文章录入:赵自强 ]

 

发展能力 提升自我

我一直在想:到底应该怎样来教我的学生?怎样才能把自己在学校和国培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发挥到教学实践当中去呢?思考中,我开始了我的“再生”教学工作。我努力把自己在国培和教学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融合到教学当中去。在上了几节课之后我就发觉自己的设想老是和学生不搭调,教学任务也无法完成。静心一想,是我忽略了学生的差异、学校的差异。小县城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是有区别的,这一点我没有考虑进去。于是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改进,总结出比较适合这个小县城孩子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调整自身心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过去上音乐课的时候,我就发现很多学生都觉得音乐课是所谓的辅助课,上好与否都是无所谓的,上音乐课只是唱一首歌那么简单,更谈不到什么艺术修养。最过分的是我在讲台上上音乐课时,很多同学竟然把自己的作业拿出来做,根本无视我的存在,偶有听者还心不在焉,不听的同学完全就没有在这堂课上的意识。这一点大大触动了我,这该怎么办呢?中学音乐教学目标明确规定: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同学们连学习音乐的意识都没有,我再这么上还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让他们学习呢?这时我想起国培时张玲老师的评论:“教师要注意教学技巧,努力创设愉快、轻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周兰学老师也认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应该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放下当老师的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课余时间多沟通,多帮助学生,这样一来二去地,就有学生给我说心里话,说出他们过去对学习音乐的看法。这样我就对症下药,找到了症结。果然奏效了,一个月后,我的音乐课堂大不一样,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而且我还发现学生们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喜欢我了,接近我了。具体来说,我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来提升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1、引导学生对老师上课产生兴趣。渴望老师来上课,这里不仅要求教师的自身业务水平高、口语表达幽默、肢体语言带动性强等外在的素质,还要教师的内心必须是以关爱动其心,以理服人,以智取其行。有人说:“爱心和责任是老师调动学生的最好礼物,”培训后当我上课而学生又不听课的时候,我不但没有像往常一样发火,反而给爱捣乱、爱说话的同学一个微笑,停顿片刻继续讲课。学生们反倒觉得爱护、关心他们。哪怕是小小的一个暗示,他们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注意力自然就转到老师这里来了。再比如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制作一些适合音乐教学的课件,抓住学生好奇心理把他们引到我讲的课上来。当然还要在上课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考虑些学生的因素,多进行师生互动,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重视开展音乐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开心快乐,自然音乐课上起来就顺利多了。

 

2、激发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如果孩子本身对音乐感兴趣的话不需要教师花太多的时间去提醒他们,他自己就有想学的心理现象。好奇心是很值得利用的心理现象,比如教给学生们一些简单的乐器的演奏方法,音乐常识。同时还可以把舞蹈、游戏带进课堂,让学生展示自信、激发兴趣。 

 

其次,把握学生心理特征,加强课堂引导。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对课堂纪律进行有效的调控。我从事的是九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国培之前,有一天上音乐课,因为我并没有很好了解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上课前十几分钟还没有进入主题,使课堂出现闹哄哄的情况,当时我只会发脾气,所以最后使得学生和教师也出现比较僵的情况,差点动起干戈来。我发现一下子学生全部都跟我对着干,更别说学生对老师的好感、尊重。当然影响到了我的教学情绪。国培后我结合专家们讲座时介绍的,并查阅了相关内容,知道了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的时间集中力比较有限。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做了一定的调整,把练声及复习前一首曲目的时间控制在前几分钟内。通过简短的导入引起学生兴趣,然后直奔主题,这样一来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对于不甘心一听到底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课中插入动画、音视频,故事或者聊天等方式都是相当感兴趣,也能使他们提神。因此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就可以提高一倍。

 

再次,以生为本,改进教学设计,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知识。最初,我一直都是按着自己的教学思维在走,没有太多的考虑学生,只知道按着教科书上的教学任务来进行;加上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差,接受能力有限,基本上学习一首歌曲都要一节课的时间,结果课堂教学收效甚小。国培后,我把专家讲解和自习的体会结合起来,联系学生的实际把学习歌曲和欣赏分开教学,并且在上新课之前都是进行预习的,这样的调整让我在教唱歌曲上取得了进步。我还在上课时尽量运用电子琴教学,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音准进行掌握和校正,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用了音乐当中的模唱教学法和跟唱法来学习歌曲,在学习歌曲前都是先把歌词用节奏来哈声朗诵两遍,这样对歌曲的节奏和歌唱状态能够很好地把握。

 

最后,精心设计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表演能力。国培期间,我看到北京三十四中王兆婷老师给学生们上的《乘着歌声的翅膀》这一课,可以看出老师精心设计了这一课,无论是小组表演还是个人表演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于是我就尝试用老师的设计思路结合我校的实际去教学生,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们都很胆怯,让他们自己起来表演、介绍都是扭扭捏捏的,还很害怕,不够自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把乐器、舞蹈、音乐表演等活动运用到教学当中,敲打起来,学生们逐渐胆大起来,最后收效不错。乐器、舞蹈、游戏在课堂的恰当运用,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乐器、舞蹈、音乐表演还可以培训学生的节奏感的。对于不多接触音乐的同学来说,还能锻炼他们的胆量。学习节奏是一大难点,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叫他们跟着老师来拍掌,这样枯燥的学习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某些节奏性强的歌曲中,我尝试多用学校现有的乐器来伴奏,先让学生跟着我用嘴和手同时打节奏,并强调嘴和手要协调一致。然后我再用乐器做示范,最后每组学生中挑选几位出来表演。通过他们的表演和我的引导,下面的学生很清晰看到台上哪位学生打得正确,那些是错误的。反复地练习几遍,学生便很快把节奏和乐器配合起来。这样学习节奏,会让他们感到趣味性增强了,学习变得简单起来。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学习中,我就会简单介绍该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脚位,也会按照乐器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跟着歌曲试着跳动起来。

 

这就是我在国培后的“再生”教学尝试,其实在课堂上还是有很多的不足,我希望自己在将来越做越好。要做得更好,我觉得更多的是要向同仁们多学习,这样自己在教学实践上才会越做越好。

 

总之,培训之后,我的音乐课堂教学情况大不一样,一方面,学生看见老师变了,变和蔼了;另一方面我看到学生上音乐课都认真了,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了。这次国培,正是教师自身业务提高的好机会。通过这次培训,我充分体验到了网络交互式学习与交流的便捷,在网上看视频,研读优秀著作与论文,积极与学员们交流讨论,在线提问、发表评论。这次专业化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可以说是一次心灵成长的历练。特别是课例研修及在岗实践的学习,对我帮助巨大,催我奋进!我会乘着国培的东风继续投入我的热情,为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而努力。

 

 

上一篇文章:音乐生态课堂教学的小处方浅议
下一篇文章:怎样解决儿童唱好高音问题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3]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15]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0]
· 2012年度重庆市中学数学专…[293]
· 2012年重庆高考试题(文科…[118]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5]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39]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0]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2]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1]
 
· 万州教研信息2012第3期(总…[307]
· 万州区“变革课堂教学”优…[311]
· 艺术课堂,享受艺术[156]
· 万州区五桥片小学美术优质…[92]
· 关于开展万州区农村小学小…[285]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