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教育科研 >> 理论点击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构建生命教育课堂文化       
构建生命教育课堂文化
[ 作者:郭元祥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439 | 更新时间:2011-8-22 | 文章录入:宋运葵 ]

构建生命教育课堂文化

    郭元祥

我们在涉足生命教育这个领域的时候,视野一定要开阔,不能仅仅把生命教育视为一门学科课程,而要把生命教育作为引领整个课程改革的有力引擎,在实践中把生命教育作为一种理念,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种途径来把握和深入。

生命教育研究实践不能仅仅定位于课堂上,生命教育应在中小学课程实施中作为首要的追求,对改变中小学教学发挥核心理念的作用。我想生命化课堂应该具有如下的特点:

第一,生命化的课堂一定是充满智慧的课堂,而不是堆砌着符号的课堂,即建构智慧的课堂。生命化的课堂首先要充满“德智”,即德性智慧。“德”,是人性的基本价值观,而不是某种政治观念。前些天我遇到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教授,他在做学校核心价值观研究,这七种价值观没有一个被打上了政治的烙印。生命教育不应该是训导我们的学生的,而应该是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的,而不是驯化和教化。

生命化的课堂应该充满理智,即理性智慧。任何事情如果没有理性都是很可怕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各种冲突、矛盾和障碍,在冲突中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教师要用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

生命化的课堂需要一种审美的智慧,即情感智慧。爱德华·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学说。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智慧,而不是位移式地把书本知识搬到学生的头脑中这是教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二,关于生命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即生命化的课堂。生命教育的意义取向直接指向生命的成长。教师通过案例、体验等各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喜悦。叶澜教授提出要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课堂应该真正体现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一种活动的状态。生命教育应成为教学的一种情境,一种过程。很多人把生命教育理解成为德育的一种,其实,生命教育不是要教训人们怎么样,而是要让学生顿悟、理解对生命的认识。生命教育课堂需要教师虚心、耐心地蹲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对学生说话。

第三,生命教育的课堂应该是有效型的课堂。有效性,是相对于低效和无效而言的。生命教育一定要是学生原有经验的重组。要引起学生对生命经验的一个新的理解。生命教育的实践过程一定要考虑到生命教育的教学效果。开题报告中提出的一些研究方法——教材教法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管理研究。一定要明确以上研究方法的研究目的是什么,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建立一种教学模式和探讨一种教学经验。要把生命教育向其他学科中延伸。

下面我想谈一谈如何构建生命教育的课堂文化。

第一,重构民主的师生关系。

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权去教一个人如何生存、发展。任何人的发展都有其必然性,我们只能给别人一些劝告。聂教授是做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心理咨询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倾听、劝告,让学生达到内省和自悟。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要改变话语权的掌控者的角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用心去倾听。泰戈尔曾经说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约会的关系”,是移情,是基于情感的认同,而不是基于任何霸权。

第二,体验与情感的参与。

体验与情感的参与是审美的两个核心要素。知识可以教授,情感、情商的东西是很难教的,生命教育课需要学生通过体验达到一种认同,让学生达到自我顿悟。

我认为,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几个问题。

第一,案例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读一些故事,说一些真人真事,给学生以情感的震撼。不要以为学生在课堂上流泪了,就是学生感悟了这些事件。教师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感悟到案例背后的东西更为重要。

第二,情境的创设。课堂情境应该是利于学生体验、顿悟的情境,而且是富于冲突的情境。课堂教学的情境不仅仅是讨论交流,把活动搞得很热闹,一个人沉思静静地思考也是一种很好的顿悟,教室里放出温柔的轻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审美的体验也是很好的办法。

如果从内容来划分,生命教育是最难的一门课程。英国的麦克·尼尔曾经说过,“没有一个问题儿童,只有一个个问题的成人,甚至是整个问题人类。”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儿童的发现》对于指导生命教育的发展都非常有意义,建议老师们去读一读这两本书。

第三,重建一种课堂环境,包括物理空间环境。我发现一些外教总喜欢把教室布置得花花绿绿的。2003年我在日本广岛大学做了一个半月的研究。我发现他们的教室里贴满了学生的各种资料,而我们的教室却不是这样的。一些小学一进校门就是鲁迅的雕像,“横眉冷对千夫指”。我认为,小学课堂就是要活泼天真,富于幻想,我并不是要反对对小学生进行英雄模范和传统文化的教育,我是希望我们要考虑哪些东西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我今天来这里开会,看到咸宁实验小学的走廊里张贴了一些学生的作品,这很好,我希望你们把教室布置得更活泼一些,要充满童心、童趣、童真。我希望把生命教育由环境的改造变成一种理念的转变,生命教育不只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核心的理念。

另外,我想谈一谈对生命教育课程的评价。我想对生命教育课程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评价标准多元化。不要用单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以及课堂教学。不能无论什么课程都看学生的成绩好不好。生命教育课就不能这样评价。

第二,尊重个性。每一片树叶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在这个课堂上对于一个问题不是只有一个答案,学生们因个性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选择。这个时候教师要有足够的包容心,要允许学生有各种千奇百怪的答案。

    第三,要从生命教育课是否有利于拓展教学资源的角度来评价生命教育。我们不能一提起生命教育就从美国的某某最先提出了生命教育谈起。每一个生命教育的实验教师都应该注意积累和拓展生命教育的教学资源,注意搜集生命教育的典型课例。今后我们再谈起生命教育应该从我们现在研究到什么阶段,有什么新的收获谈起。前几天我看到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该课题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个具有前瞻性的课题,对丰富和发展我国中小学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提法很好,它肯定了生命教育课对拓展教育资源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文章:在学科教育层面深化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
下一篇文章:共同发展的精神支柱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红光小学周小红荣获重庆市…[101]
· 万州教研信息2012第2期(总…[117]
· 教科所组织教师献课新田中…[56]
· 艺术课堂,享受艺术[51]
· 送教下乡倡交流  变革课堂…[53]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402]
· 网络阅卷考务工作要点[292]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590]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318]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607]
 
· 我国教育研究范式应有的特…[176]
· 用七个问题审视自己的课堂…[268]
· 2011教育难忘声音之专家学…[127]
· 中学数学生态课堂[70]
· 百舸争流千帆竞[473]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