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特色学校建设“转型升级”
——区教科所到市级专项课题学校召开深化研究座谈会
我区9所学校分别承担的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小学特色学校发展专项课题”于2010年11月初结题。为进一步推动这些学校特色建设研究尽快“转型升级”,本期开学伊始,区教科所科研室组织有关人员,先后在王牌小学、双河小学、鸡公岭小学、沙河小学、周家初中、电报路小学、红光小学等学校组织召开了“特色学校建设深化研究座谈会”。
各校的座谈会由科研室主任邓成林同志主持。在每所学校,大家首先听取了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关于本校特色学校建设下一步研究的思路和工作的具体安排,接着围绕学校“转型升级”的规划展开讨论。
通过深入的讨论交流,形成了如下共识:
一、思想不松,力度不减。课题研究结题,表明我们在特色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成果,但并不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完结,今后研究的任务还很重,工作更加复杂。各个学校表示思想不能松,班子不能散,力度不能减。
二、明确方向,整体提升
在各个学校座谈时,与会同志重温了原教科所党总支书记傅开国同志在王牌小学召开结题总结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傅开国同志“树立整体意识”的要求,各校的讨论重点集中在怎样由特色项目逐渐走向学校整体;综合整体推进的学校,要从肤浅走向纵深,以实现特色学校建设的跨越。王牌小学由美术项目提升为“美育教育”,双河小学由书法项目走向“正心教育”,鸡公岭小学由器乐特色发展为“快乐教育”、沙河小学由日读千字经典提升到“书香教育”,周家初中由体育特色项目到“阳光教育”、电报路小学由开放学科课程到全面实施“开放教育”,红光小学由“三自教育”特色学校到“三自教育”品牌学校,围绕这些学校提出的发展方向,大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三、认真规划,系统构建
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深刻的变革运动,具有全局性、深刻性的特点。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要从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和教育观念变革的高度进行深入思考,认真规划,系统构建。参与座谈的同志认为,当前要做的工作是:
第一,本质研究,价值认同。由特色项目走向学校整个教育层面,是特色学校建设的一次飞跃。无论何种教育,首先要回答这种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本质何在,要达成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对特色教育的本质研究,要在认真挖掘特色项目的教育价值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的目标,明确其科学内涵;然后通过多样化的种活动使学校全体成员认同其价值,成为共同愿景。
第二,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特色学校建设是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浩大工程,一定要做好总体规划,明确阶段任务,一步步扎实实施。
第三,系统构建,全员行动。学校管理、德育、教学、保障等系统要在特色学校建设总目标指导下,提出各自的工作理念和制定出各子系统的行动计划,真正落实学校总体规划;学校全员行动,以自己高质量的工作实现学校特色建设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