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学科教研 >> 德育教研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从半封家书看何其芳的思想转变       
从半封家书看何其芳的思想转变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482 | 更新时间:2010-2-23 | 文章录入:何平 ]

从半封家书看何其芳的思想转变

 

  

 

一九三八年八月十四日,年仅二十六岁的何其芳与沙河、卞之琳等从成都赴延安。几个月后写给父母一封家书,现仅存半幅,但也可从中一窥其思想转变之轨迹。特录存于后,供研究者参阅。

“父亲母亲:我们的业务学习是暂时停业了,将要去做一些新的工作。这个新的工作不是文化教员,究竟是什么呢,我也没法给它用一个名字代替,大概是一些军队的杂务事情。几个月的学习,在我学习的时间中,仅占二十分之一,所学东西,也是很少一点,但是这些东西都不像已(以)往学国文、历史那样容易,心里那样快畅。这一段的学习中,在我的心里不知起了多少次的变化,有时急没我说不出话,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如些折磨、锻炼,度过了这八个月。我的身体是消瘦了一些,精神……(原文残缺)稍差一点,好多地方是感觉得未老先衰,但是我的……(原文缺失)对我今后走的道路议识更清楚……”

这残存的半封家书,从“八个月”的推算,应该写于19394月,那么我们可以先看一下何其芳这个八月大事记要:(据章子仲《何其芳年谱》和桌如《青春何其芳》整理)。

一、1938814,与沙汀等奔赴延安,历经艰险,跋涉十八天抵达革命圣地。

二、9月初,刚抵延安几天,就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然后由周扬(时兼任鲁艺文学系主任)聘请到文学系任教。

三、1025,汉口失守,以愤激心情写下了《大武汉的陷落》,发表于《文艺突击》第一卷第三期。

四、1116,写下了散文《我歌唱延安》。

五、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未公开身份)。

六、1114,与沙汀、陈荒煤受贺龙接见。

七、1119,由沙汀、何其芳带领“鲁艺”学员共21人随贺龙去前方。当周扬向贺龙介绍沙汀、何其芳时,贺龙笑说:“鬼儿子,两个宝,我都要!”

八、骑马五天(何曾摔伤,贺龙教其骑马)终于到达岚县路军一二O师司令部。

九、1230,写《日本侵略者的悲剧》。

十、1939115日夜,通过日本昼兵封销的平汉路。27日夜,参加一二O师与吕正操将军部队的联欢晚会并受到吕部欢迎。

十一、1月行军途中、何其芳骑马摔伤脱臼,受到贺龙的关怀。

十二、2月在行军途中编印《战斗报》及战士教材。

十三、4月中旬,何其芳、沙汀及几位同学离开一二O师,再历艰险,返回延安。71方抵延安艺,任文学系主任。

此家书当是在离开一二O师时寄出。由此看出,这“八个月”对年青的何其芳的思想战长何其重要。一个二十多岁的热血青年投身革命,经历战火洗礼,由一个“唯美主义诗人”脱胎换骨成为一名革命战士、年青的共产党员的成长过程,正好印证了百岁老人文怀沙先生前不久在何研会北京分会(筹)成立大会上所讲的“唯美主义的诗人,革命后的进步尤为惊人。他的诗作回答了受美的人能不能革命的问题,回答了‘囚首垢面才是革命’”的说法。

这封家书是其芳当年写给其父母(我的大祖父、大祖母)的,其芳的祖父何纯鏛(我的曾祖父)是一位著名的眼科医师。其芳的父亲何绍德十分珍视家学和儿子家书,把何纯鏛手书《眼科秘籍》和其芳家书藏在一起。绍德先生去世后,这两样东西传于其弟何霖德(笔者祖父)手中文革中许多东西毁于一炬,幸而这医谱及家书藏到我祖父眼科弟子张廷银(贫农)手中才得以保留下来。但张文化不高,不识其价值,已将另半封家书卷烟烧去了。如今张也去世了,这医谱及半封家书就流存到我弟何平手中。

 

 

 

OO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上一篇文章:忧民以外无他忧
下一篇文章:加强中学德育实效的思考与建议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3]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15]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0]
· 2012年度重庆市中学数学专…[293]
· 2012年重庆高考试题(文科…[118]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5]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39]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0]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2]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1]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