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堂 的 感 悟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张 静
有人这样说:“教师这个职业是最危险的职业。因为在他的身边有未来的伟人,也可能有将来的罪犯”。命运的安排,让我与这个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工作二十几年来,常常听到的是:当老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我嘴里没说出来,但心里也有同样的感受。一个偶然,一句话语,一种心态,一次改变,让我品尝到了累中有乐,苦中有味———“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谁不想过天堂一般的生活呢?于是,我努力地在工作中诠释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几年下来,虽然没有说过豪情壮志的语言,也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事业,更没有与众不同的成绩。但对自己的工作有所感悟,也微微地享受到了一点点天堂的快乐。现与大家共享、交流。
一、让微笑挂在脸上,长在心里
笑是人类的特有本领。树木受伤时会流“血”,禽兽也会因痛苦和饥饿而哭嚎哀鸣。然而,只有人才具备笑的天性。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就应该记住:把微笑送给学生,微笑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尊重和理解。特别是在课堂上,老师的微笑、赞美和鼓励会给学生平添信心和勇气,更能自发地与老师交流。在学生做了错事,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以宽容、真诚的心态对待学生,这样做,学生既可以看到自己的“短处”,又可以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在学生取得进步和成绩时,老师的微笑是对学生的欣赏和鼓励。微笑越多,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作为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无论你这个班情怎么样,五个手指长不齐。总有一批孩子让你爱不起来,恨不下去,好事坏事都找不到他头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业平平。一般情况下,这类学生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我们班的××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一个冬天的上午,大雾迷茫,教室必须开灯才能正常的学习。一节课下午,全校师生都要到操场做课间操,这时教室空无一人,平时负责关灯关门的孩子刚好生病没来上学,我在前面带队,根本没有注意门、灯是否有人关。等我想起的时候水过三秋了,我叫班长去关门关灯,班长说早关了,是××同学跑回去关的。他?我还不相信呢,默默寡言,如果班长不提起他,我还忘了他的存在。我的心头一振,做操时,我有意走到他的面前,对他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什么也没有说,他很腼腆地做自己的操。上课了,我利用课前三分钟,及时地对他这样热爱班集体的思想进行了表扬。后来,我又努力地去注意他,发现了他很多的优点,有时送给他一个微笑,有时送给他一个鼓励。慢慢的,我发现他变了,积极举手发言有他,课外活动有他,各种竞赛有他,成绩也名列前茅了。心里话、悄悄话都愿意对老师说,而且还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呢。是啊,老师的一个微笑,不仅要挂在脸上,还要长在心里。一个微笑代表了肯定,一个微笑表示了欣赏,一个微笑就是一句激励,一个微笑就是一种赞美……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淡淡的一个微笑,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激情,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氛围。请多给孩子一丝微笑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微笑赞美之中。
二、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出言信用诚实,行为坚定果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管自己贯彻言行的小人啊。不过,也可以勉强算作再次一等的士了。“士”是一个很崇高的名誉,它分为三等,第一等是要对社会有用,要为社会做事,这是“士”的最高标准。孝敬父母,恭敬尊长,这是次一等的“士”。再次一等的 “士”就是言必信,行必果。大家看到这里以后一定会瞠目结舌说,这么高的标准才是第三等啊?那种言必信,行必果,答应别人的事情,不管用什么办法,也不管会有什么后果,也一定给你做到,就是能够实践自己诺言的人只能勉强算作第三等的士。可是,“言必信,行必果”这六个字,今天有几个人能做到呢?作为教师,就与一般的人不同,在学生面前应该做出榜样。有这样一个孩子,在老师的心目中把他排到了优等生的行列,成绩很不错,可这学期成绩每况逾下,上课听讲不认真不说,穿着打扮也不同往常,甚至连家庭作业也不完成了。老师问不出所以然,后来从另外一个没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口中得知其中的原因。他说,老师总是叫我们认真完成作业,可老师认真批改过吗?一个大钩,一个日期就完事,至于我们是否写对写错,老师有时候就不知道,一个错别字我连写了三天老师就没看出来。他还说,一次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外阅读,三令五申要检查,并说还要表扬一批做得好的,他在家努力地做好了,争取得到老师的表扬,可老师只检而不查,让他的努力白费。他的同桌经常没交作业,老师很少发现,看来能蒙混过关。渐渐的,老师的承诺就成了“欺诈”,孩子对学习就没有了兴趣。听到了这些,我深感惭愧内疚,无地自容。当然也对我工作起到了促进,“言必信,行必果”,孩子们无论什么作业,我都认真批改,特别是作文,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对孩子们说过的话,一定要兑现。如果,言而无信,久设“空城计”,学生就会“识破天机”,不但会促成学生的“劣迹”,而且更会降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日常看似不经意的小事,但出自教书育人的老师的身上,就成了影响学生终身成长的大事。教师要根除学生的“劣迹”,首先要根除自身的“问题行为”。
三、别急,花儿就要开了——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吉拉德·黎仁伯在他的《打动别人的心》一书说:“在你表现出你认为别人的观念和感觉与你自己的观念和感觉一样重要的时候,谈话才会有融洽的气氛。在开始谈话的时候,要让对方提出谈话的目的或方向。如果你是听者,你要以你所要听到的是什么来决定你所说的话。如果对方是听者,你接受他的观念将会鼓励他打开心胸来接受你的观念。”特别是对犯了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机会说,我们要积极地去倾听,让他们把心中的话说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因施利导。学生不准穿戴耳环,这是学校的校规,可由于社会的影响,有些女学生(高年级出现的多)瞒着家长和老师,悄悄地去穿耳朵。星期一的第一节课,××同学上课表现得很奇怪,全班都精神抖擞地听老师讲课,而她,始终用手托着头部,把头埋在差点和桌子一样高了。下课后,我一气之下,不问青红皂白地狠狠训斥了她一顿,并把耳环扔到了地上。我以为就万事大吉了,可殊不知,一天中午,我看到她和比她高一个级的男孩子在争吵什么,从他们的表情来看,有点不对劲。我立即把她喊到面前,从同学、朋友到男女关系,一直苦口婆心地又教育了半天,心想,这可能有效了。事过几天,趁写作文的机会她给我写了一个纸条:老师,我知道我错了。你也很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可你给了我说话的机会吗?是啊,每次都是我在说,她有机会说吗?我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与她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原来她爸爸妈妈忙于生意,几乎没时间管她,每天只要把钱给足了就是,男同学见她有钱,常常讹诈她、欺负她,只要她稍微不注意,男同学就要打她。她感到很郁闷。于是她很想长大,不再受人欺负了,穿着打扮都要赶时髦,把自己打扮得很成熟。主动用钱去拉拢高年级的大男孩,做她的靠山。正如她自己所说,这是堕落的开始,可她没有办法啊!作为老师,我内心不安,我的工作在哪里?孩子,对不起。以后有什么事情一定要给老师说,老师一定给你时间给你机会,认真倾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作为老师,有时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对待学生是在不应该,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古人曰: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倾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四、善于发现沙漠里的“绿洲”
有这样一则故事,也许给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以点悟: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不久,有位客人前去拜访他的母亲。客人笑着说:“有哈里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一位母亲居然从一个“挖土豆”的儿子身上找出优点并为之自豪,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从学生的弱势一族——后进生的身上发现优点,从其所长入手,应用他们自身的条件促进转化。我们班一个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样子很可爱。一看就知道很机灵,想来成绩也不错。可接手没几天,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作业不完成,上课不听讲,每次考试都是倒数。我纳闷了,怎么回事?问问前任老师,说起就头疼,长期就是这样,对学习没兴趣,典型的后进生。不能放任自流,我决心改变他。于是睁大眼睛观察他,发现他做扫除特别认真,自己负责的公共区域每次都比别人做得干净。我没有及时表扬他,而是带着其他的孩子去欣赏他做得干净的地方。承认了他的劳动成果。慢慢的,和老师接近了,通过交流,更让我吃惊的是,他很善良,有一颗爱心,对动物特别钟爱,家里养了好几种动物,喜欢看这方面的书和片子。于是我就投其所好,帮他借书,并引导他掌握好看书的时间,也告诉他学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期末的评语写上了这样一句话:不久的将来,我们班会有一位动物学家产生。几个月下来,孩子变了。不仅成绩提上来了,还真对动物的爱好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了。在沙漠中去发现“绿洲”,在孩子的缺点中去发现那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师爱去呵护那点光。总会有那一瞬间,一小片绿洲,一小点流萤,在一望无际的沙漠,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亮丽的风景,都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独一无二也与众不同。
老师的快乐要用心去感受,“全心以赴比全力以赴更重要”,这是我们的真实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