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学科教研 >> 小学教研 >> 小学数学 >> [专题]教研员学术讲稿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校本教研  教师成功的根基       
校本教研  教师成功的根基
万州教科所小学数学实施校本教研的意见
[ 作者:郭正洪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693 | 更新时间:2005-10-29 | 文章录入:郭正洪 ]

校本教研的真正内涵是行动研究。在学校,行动研究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到新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的循环过程。近年来,面对扑面而来的课程改革的浪潮,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我们在学校广泛地开展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淀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就小学数学学科,发展极不平衡,部分学校对校本教研还是一片空白,一些学校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盲点。为此,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提出在该学科实施校本教研的意见。希各校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予以借鉴。

一、 从学校教学的实际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校本教研是基于教师自己的、真实的、有意义的研究。因此,提出问题是校本研究的第一步。没有问题就不会有研究的冲动。没有研究的冲动就不会有研究的行动,也就不会有问题的真正解决。针对学科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有困惑,但却不知道产生困惑的原因,有追求,但却不知道从何入手的现象。如何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是校本教研的开始。

1、在教学的困惑中提出问题

实施课改以后,经过通识和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培训。数学教师不仅了解了新的教学观、教材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初步具备了新的教学思想,而且也愿意积极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努力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改课的要求,走进新课程。但是,往往一走进课堂,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的现象却在所难免,什么原因呢?经过讨论和研究,教师们认识到并提出了:在传统教学的思想或原则隐形的惯性作用下,由于先进的理念无法纳入自己个人的教育理论系统中,课改的要求没有较好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传统教学的桎梏还在束缚教师的教学行为。

2、在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这些活动本身也标志着校本教研,指向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学校领导要转变教学观念,彻底改变学校教学研究的项目,仅由学校的个别“教研能人”乃至校外专家“代劳”的现象;其次,教师要解放思想,彻底改变人为的把教学研究神秘化,使广大教师对教学研究望而却步,长期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游离在教学研究的大门之外的现象。通过校本研究,把教学研究的时空还给教师,使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研究活动的过程中,以新的理念和学生在三维目标下的学习效果为衡量的尺度,针对具体的课例,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3、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提出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同时,评价学生学习水平的过程,也是发现和提出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一节数学课,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直接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关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不是把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看作是学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载体,脱离文本,人为的创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情境,穿靴戴帽,给人的感觉是牵强附会;强调学生学习的结果,忽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不是把过程与方法看作是学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的媒介,而是片面的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其结果造成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不到落实的尴尬局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给发展中的课程改革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种教学中不真实,不讲究实效的做法极大地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此,教学和教研工作必须研究在课程改革条件下的真实有效性的问题。

4、在社会和家长的反映中提出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求,人才市场化的凸现,国家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画,它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直接服务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因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状况首先受到了国家、社会的关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第二,随着经济的繁荣,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尤其是一部分文化底蕴较好的家庭,他们不仅具有一定学科知识基础,同时还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他们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学校教学的不足,给学校的教育、特别是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上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意见。数学教师要善于从这些意见中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在校本教研解决它。

二、 从学校教学的实际分析问题

问题的发现和提出,使我们感觉到自己教学的不足,认识到改进教学的必要性,产生校本教研的热情和冲动。为了使校本教研有的放矢的开展,对来自方方面面的问题首先要进行分析。

1,找准症结,分析整理

学校领导和数学教研组要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找准问题的症结。一是要区分问题是共性的问题,还是个性的问题;二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还是可以搁一搁,放在后一步解决;三是要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高度,把校本教研活动的过程落实到教师对具体的教学的个案上,使教师真实的感觉到教研活动所解决的是日常的、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意义的问题;

2,联系学情,制定方案

学校要针对学校的实际,一是要在原有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使教研工作不至于在原有的水平上重复,二是不要贪大求洋,片面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而实际效果却是凤毛麟角。学校要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对个性的问题,可以定为专题,由个别的教师对其进行研究,对共性的问题,可以确定为课题,由全体数学教师承担,共同研究。为了使校本教研落到实处,学校要实行课题(或专题)负责制,做到四定:即定人、定时、定课题(或专题)、定活动安排。有计划、有步骤第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三、 从学校教学的实际个案研究

1、确定课题(这里的课题指的是具体的教学内容)。课题的确定要遵循:有利于体现先进的教学思想;有利于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利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发挥执教教师的长处,有利于教学经验的收集和整理。内容确定之后,要把课题内容通知学科的全体教师,使他们了解课题内容,使之在下一步的同伴互助活动中尽快进入角色。

2、独立钻研。就教师个体而言,课前的独立钻研即个人对教学的“预设”,或者是教学前的反思。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在系统钻研教材内容和认真分析学生的知、情、意等实际情况,以及对以往相关教学行为结果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的系统化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师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把握教材内容,合理组织,教学的“预设”,努力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按教材的知识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努力克服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因为机械刻板而造成的教学失误。当然实际教学的复杂情况是任何教师在事前都无法预料的,因此,最终实际的教学活动和程序安排还必须根据即时的教学情境在“预设”的基础上“动态生存”。

3、同伴互助(这里指的是狭义的同伴互助)。执教者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是自己研究的专题或课题,按照课标和教材内容,把初步的教学构想向学科教师说课。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说课教师一是说本节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联系和发展;二是说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三是说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四是说教学过程。学科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要站在课程改革理论的高度对课的整体框架、层次划分、重点安排,乃至细微之处的亮点闪烁作具体的研讨。

4、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行动中的反思,具有一定的调控性,课前的预设,在教学中可能是有效的生成,有的时候但由于在“知识为本”的潜意识影响下,那种追求知识结论的“完满搬迁”、教学过程的步步到位、主观的预设促使教师着学生走完由旧知到新知的全过程,这其中教师的代替了学生的探索,教师预先设计好圈套让学生往里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独立探索的自主性都被教师主观的教学思路所吞噬,学生在学习中不得越雷池于半步。殊不知,面对教师机械的“预设”,遇上稍有灵气的学生,立刻就漏洞百出,教师出于无奈,要吗凭借那一点还在残喘的师道尊严,强行推行预设,使发展中的课堂顿时黯然失色;要吗是遮遮掩掩,避实就虚,说什么“你真棒!真聪明!这个问题下来后再解决……”敷衍了事。教学中,偶然的生成被泯灭,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4、集体评课。评课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总结性,评课一是可以按课的发展顺序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评说,,通常把这种评课的方式叫做点评;二是把课进行归纳后,梳理成几个点子进行评说,通常叫做总评,两种评课的方式可以结合使用。但无论按什么方式评课,都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地方,那怕是点滴的成绩给以充分的肯定,但要注意克服一片赞歌的不良趋向。对存在的问题,评课者要以教学研究的姿态,诚恳的态度,给执教者善意的指出,同时既要指出问题,还要提出自己修改的意见,坚决反对把课评得一无是处,挫伤执教者自尊心的错误做法。

5、修正后的再行动。为了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深,研究透,执教者要进行反思,自我总结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同时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注意理解消化,重新修改自己的教案,然后再上课,再评,再议,直至最后自己满意,绝大多数教师也满意。这样,不仅对执教者是严格的要求,也是对她的一次严格的训练,其余教师也在完整的经历活动的过程中,学到新的知识,或许也解决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课程改革风雷激,校本教研战犹酣。已经取得的成绩,或许已成为过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更加任重道远,教师的专业化必须得到发展,发展必须自下而上,依托于学校广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回眸许多名牌教师成长的轨迹,总结他们奋斗的经验,剖析他们成功的特点,探寻他们成才的规律,与他们生活工作的环境息息相关。美国学者阿瑟.库姆斯在《学校领导新慨念》一书中指出:“有活力的组织对教育者的个人和职业成长有重要的贡献。”这一观点告诉我们,教师成功之花植根于成功学校的沃土之中,校本教研为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如快马加鞭。在校本教研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教师得以展示才华,实现发展目标,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可以说,校本教研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摇篮

上一篇文章:实施校本行动研究,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
下一篇文章:加强指导,真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6]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18]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1]
· 用教师更多的爱转化物理学…[52]
· 浅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53]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8]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40]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1]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3]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3]
 
· 保证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八…[1070]
· 分水新石完小校本教研重实…[530]
·  分水小学“上、说、评”校…[632]
· 搭建片区教研平台,增强校…[974]
· 黄柏初中校本教研工作总结…[1221]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