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学科教研 >> 学前教研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如何利用“问题”推动探索活动深入进行       
如何利用“问题”推动探索活动深入进行
[ 作者:唐轶昊 | 转贴自:园探索型主题活动案例》 | 点击数:850 | 更新时间:2007-8-30 | 文章录入:何娟 ]

 

 

 

           如何利用问题推动探索活动深入进行

  

如何判断幼儿的“问题”是否具有价值?

教师应如何把握幼儿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实录

大班上学期,孩子们对正在发生的换牙的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围绕着“牙齿”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问题。于是,我们生成了关于“牙齿”的探索型主题活动。

某个孩子提出的“人有几颗牙齿”的问题引起了几个孩子的兴趣。多多点数同伴嘴里的牙齿,是18颗;妞妞找来一面镜子对着自己的嘴巴一颗一颗地数,是19颗;思思参照多多的方法数了多多的牙齿,是20颗——结果都不一样!这可怎么办呢?

这时,我为他们提供了另一个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集体面前提出无法解决的疑问,然后求助于大家。讨论中,孩子们提出了各种方法:回去问家长;翻一翻有关书籍;上网查询……我一一肯定。忽然有个孩子提出问牙医,可是怎么才能找到牙医呢?我暗示说:“跟远处的人联系可以用什么办法呢?”“打电话!”“写信!”“可是怎么写呢?”“谁会写字呢?”“叫老师写!老师会写字的!”……几天之后,我们果真收到了牙医的回信,孩子们成功了!

思考

幼儿是好奇好问的,但这种求知的火花如果缺少了成人的关注,往往一闪即灭。究竟该用何种方法对待幼儿的“火花”,使它能持续燃烧,即如何抓住幼儿的热点问题使之持续进行,让主题得以展开呢?

可以尝试的方法是:抓住幼儿的问题,并以此引发幼儿的思考,从而推动主题的深入。因为问题能够帮助幼儿产生矛盾和冲突,引发幼儿的思考。新的问题使幼儿原有的认知结构处于不平衡的状态,通过幼儿与客体的不断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这种结构平衡化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幼儿思维的发展过程。

那么教师该如何把握住幼儿提出的问题呢?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倾听。当幼儿在讨论的时候,教师要静下心来仔细倾听他们的对话,甚至做些记录,捕捉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在倾听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学会观察,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幼儿都善于用语言表达,也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从语言中倾听到,有时从幼儿的动作、神情等也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把握幼儿的问题时,有时可以是被动的倾听,有时也可以是主动的询问。只有找到了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找到推动主题发展的契机。

教师在把握有价值的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推动主题发展的问题并非只有一个,因为有价值的问题往往能将有着前后关系的问题连成一串,不断推动探索活动的进行;其次,问题的提出只是提供了活动发展的契机,而不是活动的全部,所以要给幼儿足够的时间、空间去探索,去尝试解答心中的疑问。因为探索结果的成功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幼儿敢于大胆提问、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探索问题的精神。

需要进—步思考的问题

如何帮助幼儿学会围绕问题进行思考?

有价值的问题是否一定需要幼儿的普遍关注?

当幼儿在设法解决问题却无法成功时,教师该怎么办?

 

上一篇文章:促进幼儿真正的主动学习
下一篇文章:幼儿园之星六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3]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15]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0]
· 2012年度重庆市中学数学专…[293]
· 2012年重庆高考试题(文科…[118]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5]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39]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0]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2]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1]
 
· 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77]
· 校长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教师…[399]
· 如何上一节优质的体育课[494]
· 如何让学生有效参与探究学…[453]
·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487]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