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会动的线条》教学设计
清泉小学 张春霞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各种线条表现出的不同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线条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欣赏和讨论,了解那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线条动感的表现,粗细、疏密的组织。
教学准备:彩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在黑板上画出几种不同的直线和曲线
“看,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几种直线和曲线,请大家仔细观察,用心感受一下,直线和曲线给你的感觉一样吗?用动和静来形容它们,你认为哪种线给你的感觉好象在动?”
“假如,用直线和曲线来形容一个人的心情,你认为直线形容一个人的什么心情?(安详平静)曲线又能表达什么心情呢?(欢快跳跃)”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会动的线条。
二、新授
1.观察教材第8页现代雕塑
提问:“看到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受或感觉它像什么?”
生:像飞舞的飘带,充满动感……
师:“这件充满动感的雕塑作品,在这样宁静优美的树林和草地间,起到一直什么样的作用呢?”
小结:它让这宁静的树林和草地,变得更有生命的活力,看到它,就想在这宁静优美的环境中,与它一同飞舞。
2.观察教材中的壁画作品
引述:雕塑作品会让我们产生动感,绘画作品能不能带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呢?
你感觉画面中,有没有飘动的场面?
小组讨论:那些线条让你感觉有动感?(画中的曲线,让人感觉人在飞,飘带在动。)
3.观察欣赏学生绘画作品(播放课件)
引述:从古至今,艺术作品中常利用富有动感的线条表达作者的感受
(利用课件,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感受艺术作品中,如何用线条表现动感 )
*分析比较几幅作品:“都是会动的线条作品,你认为哪一张动感最强?为什么?
小结:不同的线条作品,表达了作者当时不同的心情,所以,它带给我们的动感是不一样的。比如,《人物》中的线条,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热情奔放的动感;《龙》中的波浪和鱼鳞线条,是一种有节奏规律的动感;《树》中的线条给人的感觉是种轻柔和煦的动感。
*研讨:他们是怎样用线条使画面具有动感和美感的?
小结:要多用曲线和能表现动感的线条,还要注意线的疏密处理。
*线条的排列以及疏密关系,哪张处理得比较好?
三、学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用线条画出你认为具有动感的风景或人物动物以及植物,注意线条疏密关系的处理。
四、作业展评
1.同学之间互评
2.教师点评
*画面上的东西在动吗?是怎么动的?
你看出哪里的线条画得最密?什么地方的线条动感最强?
五、课后拓展
展示几种具有动感的线材造型作品,学生是否喜欢,回家可以试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