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学科教研 >> 初中教研 >> 初中政治 >> [专题]教研新秀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初中政治教坛之星  陈华平       
初中政治教坛之星  陈华平
因为爱 所以爱
[ 作者:初中室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2675 | 更新时间:2007-3-2 | 文章录入:向诗清 ]

 

 

   教育感言有激情,就能燃烧梦想。真心热爱教育的男人不多。但,我热爱。

  个人简介:陈华平,男,38岁,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万州区江南初级中学校长,万州区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校长,重庆市百名骨干校长培养对象。重庆师范学院政教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结业。万州区一届青联委员,万州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223月参加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培训并结业。重庆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中小学电化教育先进个人、万州区中小学校长演讲比赛第一名、重庆市校(院)长演讲比赛第8名,20069月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万州区十佳优秀教育工作者。

长期从事初中毕业班政治教学,同时兼任毕业班班主任。任教务主任和副校长期间曾有两年半的时间同时兼任2-3个班班主任。94年起尝试摸索《激情演讲教学法》,受学生欢迎、同行好评。曾任五桥区初中政治中心教研组组长。有多篇论文获教育学会、政治专委会一、二等奖,四篇教学和管理文章在省级以上正式刊物(CNCSSN刊物)发表。多次应邀到重庆三峡学院中学校长岗位培训班授课。

主持研究重庆市级立项课题《城区初中教育资源整合研究》。

成果一篇:

因为爱  所以爱

——关于校本教研教师管理策略的思考

校本教研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有效的管理,让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真正“动”起来,事关教研目的的达成和教育品质的提升。

    一、提升校本教研工作的认识高度,让教师在感悟中“心动”

以我的愚见,“观念才是第一生产力”。“高度决定态度,思路决定出路。教研的实质,解决的不只是教师如何勤奋地工作,而是如何智慧地工作的问题。学生要成长,教师得先成长,教研必须优先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从聘请专家到校首次给教师作校本教研的专题报告进行“思想武装”,到今天教科所各学科教研员随时蹲点我校“临床把脉”,通过专业引领和积极感悟,教师们对校本教研重要性的认识由“挂在嘴边”逐步内化为“发自心底。”

如果要给学校发展动因作技术分析的话,那就是:对校本教研在思想上更重视,在认识上更深刻,在情感上更投入。

    二、营造校本教研工作的浓厚氛围,让教师在实践中“激动”

因为爱,所以爱。只有真心热爱的事情,才可能满怀激情地去做;只有满怀激情做的事,才可能做得好。江南初中的教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教研有冲动的“激情

比如课题这一块,以往我们是空白。现在不做则已,一做,区级立项四个,市级立项一个。江南初中人算是在跑步搞科研。

我们鼓励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多媒体教室的电脑一直超负荷使用。今年的教研月,电脑主板就累坏了3个。老师们比我还心疼。我宽慰教师:“搞烂了比放烂了好”。

“搞校本教研教师有奔头,出教研成果教师有想头。”宽松、民主、人文的教研氛围,激励着每一位教师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合作研究,共同分享成功。

    三、突出校本教研工作的质量中心意识,让教师在心理上受“触动”

学校靠质量生存,质量靠教师提升。学校要快速发展,必须走依靠教研、锻造名师队伍这条路。围绕质量的提升,我们大胆突破管理“禁区”,让教师在心理上受“触动”:

“教师跨年级教学”。 全部教师实行跨年级教学,是我们在管理上的创新。这样做,让教师在同一个年级有了尽可能多的合作、交流、竞争伙伴,在心理上受到深深的“触动”,最大限度地激活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激情。

“教师考试。”于个别教师而言,最可敬的是职业本身赋予他的“正气”,最可悲的还是职业附带给他的那股“酸气”。在没有心理矫正之前,教师人人都认为自己是最棒的。学校的管理评价要想分个差距出来,落后者谁也不会认同。有多少差距准能找出多少理由。于是,只有考。一考就要亮相,一亮相就要挑战教师的心理承受底线,自然会受到拼命的抵制。我认为一个学校能随时让老师乐意参加过硬的考试,考试结果能用于管理用途,这个学校应该说成功了一半。从2001年起,我们每年均组织教师同步参加升学考试或者同步参加骨干教师招考,目的就是解决“认同优秀,虚心学习的问题。

当然,做这一切,除了需要无畏的管理勇气外,它还需要管理者有一定的人格魅力。

    四、挖掘校本教研的潜在资源,让教师在学习上见“行动”

学习成就成功。朱文亚,护士出身,中专文凭,赛课摘得两个学科万州区一等奖,的确“可爱”,却也“可怜”,重庆市赛课载誉归来后居然还是办不到教师资格证,她是“善于学习”的典型;眭庆华,一位普通的教师,教生物,却迅速成长为重庆市级骨干教师,在学校他是“勤于学习”的典型;20岁不到的小将陈果从外校整合来时专业考试成绩才60分,站在学生中,她也只不过是一个貌不惊人的矮个儿,而今走在教师中,她已经是高个儿了---仅三年就成长为毕业班英语把关教师,她算是“乐于学习”的典型;重庆市校(院)长演讲比赛,89名高校校长、中小学校长角逐,我闯入前8强。赛前个把月,我拼命充电:从万州区教师演讲的第一名到三峡学院中文系教授;从银行系统演讲的全国一等奖到万州川剧团团长……我算是访遍名师。老师们称我是“拼命学习”的典型。

前不久,我专程去了重庆巴川中学,学习他们的管理及运作的经验,两校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联系。“巴川中学——初中教育专家,成就孩子一生的梦想,让自己孩子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98个初中班,6000多名全国各地学子的巴川中学是我们学校近期的“恋爱对象”。我们以前瞻的眼光锁定目前初中教育的这条最先进的生产线,以超前而又不冒进的思维,理性规划学校发展的战略定位,那就是:“只做初中,力争做得最好。”

五、拓展校本教研的工作视野,让教师在发展上求“主动”

人们常说,“领先一步,步步领先”。只有主动出击,才能快速发展。

在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的号召下,我们江南初中与重庆一中结为友好学校。于我们而言,没有比这更大的事了。重庆一中是中华名校,把我们作为他的分校对待,最大的价值是“他来教、我去学”。(鲁校长、杨校长亲自担任我校顾问,教务主任陈永田在我校挂职作副校长,骨干教师频繁来我校献课,我校派出教师前往一中进修)这是带动;其次的价值当然还有每期10万元的帮扶,这是推动。重庆一中正在利用“中华名校”的影响力,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带(推)动江南初中的发展,扩大我们在库区的影响力。

中央电教馆首批 “计算机样板教室”全国仅10所,重庆2所。装备总价值数十万元。我们挤进了这个盘子,今年暑假得以成功装备。有了这个技术平台的支持,我们师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得到进一步优化,整体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在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有人作无偿投入的重要性,那是显而易见的。

六、倾注校本教研的人文情怀,让教师在交流中受“感动”

去年学校成功承办了“万州区初中教学管理观摩交流会”。来自全区76所中学的校长和主任们光临我校。我们以感动自己的人文精神和“草本文化”感染过同行们。现场会后,陆续又有七所学校前来交流学习,我都少不了给他们端一道菜——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让教师有精神地搞教研。

今年,我两度走上三峡学院的讲坛,给中学校长岗位培训班上课。功底肤浅的我与他们交流,靠的就那么点“生产队长式的经验”。课后,开县、梁平的一些校长还跟我追到学校,在我办公室抢资料,细到《聘任方案》之类的东西都没放过。那热闹劲,老师们感动地形容是——商场在贱卖。

在“我看江南”的征文中,江陵所长写了篇文章——《江南初中  万州人都知道》。意外地读到她,我和我的老师们,深深感动,像拜读“情书”(本来就是情书)一样,百十遍地反复品读,从中找寻力量。

老师们快乐享受着“感动”,也幸福给予着“感动”:万州区新课程改革赛课,我们的教师在直属学校中,骄傲地获得了语文、数学、地理、综合实践、音乐共五个学科一等奖;今年万州区初中教师基本功大赛,只赛了语文、数学、物理三个学科,我们又力拔头筹,三位教师获一等奖。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唯有关注教师,教研才有意义;校本教研的目的在教育,唯有提升品质,教育才有出路;校本教研的途径靠反思,唯有理性反思,教师才会有出息。

我们会积极反思,我们更会勇敢实践,我们的口号是,“搞了再说,错了再搞。

正如泰戈尔的那句诗歌,“天空没有了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本文系陈华平在万州教育青年人才论坛上的演讲稿)

上一篇文章:让政治成为多种学科的融合点(参评论文)
下一篇文章:中学思想政治“问题教学法”教学模式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3]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15]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0]
· 2012年度重庆市中学数学专…[293]
· 2012年重庆高考试题(文科…[118]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5]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39]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0]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2]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1]
 
· 用教师更多的爱转化物理学…[49]
· 万州教研信息2012第3期(总…[308]
· 万州区“变革课堂教学”优…[311]
· 艺术课堂,享受艺术[156]
· 万州区五桥片小学美术优质…[92]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