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学科教研 >> 初中教研 >> 初中数学 >> [专题]教研新秀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初中数学教坛之星--王远成       
初中数学教坛之星--王远成
我追求鲜明的个性
[ 作者:教科所初中室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919 | 更新时间:2007-2-28 | 文章录入:张德跃 ]

 

初中数学教坛之星--王远成

 

教学感言:我的课堂不完美,我也并不追求完美,我追求的是鲜明的个性,全身心的投入,渗透于片断、细节间的理念与师生都在场的状态。在我的课堂上有的是自如的挥洒,平等的交流,个性的张扬,情感交融的氛围,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那般自然、随意而又让人惊喜的师生的智慧,这一切方为我课堂魅力之所在。

主要业绩: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上快速成长。特别是结合我校实际学生情况在数学竞赛和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方面做了更多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如下:在199612月指导初三学生参加“第七届三峡杯数学竞赛”获万州区优秀指导教师奖。在1998年所教班级数学成绩在原龙宝第一获原龙宝区毕业升学考试数学单科优胜奖。所撰写的相关论文97年获龙宝区一等奖。 1999年辅导的学生有5位获三峡杯数学竞赛一等奖,20多人次获等级奖。2001年辅导的学生有2位获全国一等奖(全万州仅5名),10多人次获全国二、三等奖及重庆市等级奖。2002年辅导学生参加重庆市数学竞赛有3人获重庆市一等奖,十多人次获重庆市及万州等级奖;2003年辅导学生参加重庆市数学竞赛有2人获重庆市一等奖,10多人次获重庆市及万州等级奖;2004年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有6人获全国一等奖(全万州仅11人),20多人次获全国及重庆市等级奖。在2004年所教班级获原龙宝区单科优胜奖。2001年被评为万州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所撰写的相关论文97年获龙宝区三等奖,99年获龙宝区二等奖,02年获龙宝区一等奖,05年在全国性刊物《中学生学习报》上发表,06年所撰写的相关教案获全国二等奖。06年获重庆市考务工作先进个人。04年所带班级获万州区先进班集体。从教十余年来,不论是教育、教学,多次获校级先进,所教学生到目前为止,有6人在清华、北大就读,多人在全国性重点大学就读,其中学生李田园,2001年中考数学以149分名列万州区第一名,高中以重庆市理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系。2006年区级课题《初中数学实验》成功开题。

 

 校本教研助我成长

万州国本中学    王远成

王远成,男,19967月毕业于达县师范专科学校数学教育专业。968月至987月在万州区瑞池初中任教,988月至今在万州区国本中学任教。期间,998月至027月在重庆大学函授本科毕业。

参加工作以来,在教科所数学教研员和学校领导的关心、帮助和指导下,一直致力于校本教研的探索与实践。参加工作后,在当时龙宝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张德跃老师的指引下,就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效果、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竞赛的培训,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尝试,对数学校本教研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调入国本中学后,学生和学校情况发生较大改变,原来的一些教学方式方法也面临着相应的变化。此时,张德跃老师和学校领导又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调整教学方法和理念。结合城区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继续加强对数学竞赛的研究和初中数学实验对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作用的探讨。其间学校王智力校长、教科所李纪仲老师、屈克沙老师给予了大量的帮助和指导。在他们的支持下,不断加强各方面的学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课例研究,在教科所和学校的帮助指导下,通过合格课,研讨课,复习课,讲评课,加强个性化备课——集中备课——修订教学设计——上课——评课——反思几个环节,做实、做细各个环节,提升自己综合教学能力。加强教学案例研究的探索,坚持课堂教学实录与分析点评相结合,浅谈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实践为一体,坚持问题情景体现现代文化底蕴,教学设计体现教育原理,学习过程体现自主精神,知识结构体现序进过程,课件制作体现动态交互,思想方法体现学科特征。通过同课异构方式,同课同构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益。积极学习,研究教材,注重创造情景,数形结分,探索发现,联系实际应用,创新发新,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实际操作,注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方法,认识数学的价值,达成数学学习的目标,培养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掌握数学教材的教育能力,充分体现教材在实现中的作用。加强试题研究,考题分解研究,历年来各地的中考题,竞赛题基本上都做了一遍,并归纳总结命题的方向,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要求,教师教学的导向。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除了校级课题外,在2006年区级课题《初中数学实验》成功开题,并组织教师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加强理论研究,技能研究,学习理论,学习文本,加大与兄弟学校,重庆各校的资源共享、交流,走进重庆各校的教学课堂听课学习、探讨。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在初中数学校本教研和教育教学上快速成长。特别是结合我校实际学生情况在数学竞赛和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方面做了更多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如下:在199612月指导初三学生参加“第七届三峡杯数学竞赛”获万州区优秀指导教师奖。在1998年所教班级数学成绩在原龙宝第一获原龙宝区毕业升学考试数学单科优胜奖。所撰写的相关论文97年获龙宝区一等奖。 1999年辅导的学生有5位获三峡杯数学竞赛一等奖,20多人次获等级奖。2001年辅导的学生有2位获全国一等奖(全万州仅5名),10多人次获全国二、三等奖及重庆市等级奖。2002年辅导学生参加重庆市数学竞赛有3人获重庆市一等奖,十多人次获重庆市及万州等级奖;2003年辅导学生参加重庆市数学竞赛有2人获重庆市一等奖,10多人次获重庆市及万州等级奖;2004年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国数学竞赛有6人获全国一等奖(全万州仅11人),20多人次获全国及重庆市等级奖。在2004年所教班级获原龙宝区单科优胜奖。2001年被评为万州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所撰写的相关论文97年获龙宝区三等奖,99年获龙宝区二等奖,02年获龙宝区一等奖,05年在全国性刊物《中学生学习报》上发表,06年所撰写的相关教案获全国二等奖。06年获重庆市考务工作先进个人。04年所带班级获万州区先进班集体。从教十余年来,不论是教育、教学,多次获校级先进,所教学生到目前为止,有6人在清华、北大就读,多人在全国性重点大学就读,其中学生李田园,2001年中考数学以149分名列万州区第一名,高中以重庆市理科状元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系。

当然,成绩是过去的。着眼于未来,我们应坚定不移的积极探索新课程实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提升学校和自身的教研水平,展示体现新的教育观念、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和教科研成果。我们将继续深入地组织开展我校数学校本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努力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求实、探索、创新,走向新的辉煌。同时加强和兄弟学校及个人交流在校本教研中的作法、体会和经验,共同推进我区的数学校本教研水平。

                                            2007-2

 

上一篇文章:课改100问(教学篇)十六
下一篇文章:初中数学教坛之星--刘艳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3]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15]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0]
· 2012年度重庆市中学数学专…[293]
· 2012年重庆高考试题(文科…[118]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5]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39]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0]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2]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1]
 
·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促…[133]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01]
·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新旧版对…[117]
· 2012重庆市物理中考考试说…[133]
· 重庆市2011初中毕业暨普通…[123]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