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身边的饮食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汇报展示活动实录
鸡公岭小学六年级组
一、活动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饮食文化的习俗,学会围绕主题开展探索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培养孩子们上网搜集、保存资料和信息及运用、处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有计划地做事,能与他人互相协调合作的能力及学生协作发现的学习习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掌握多形式汇报展示的方法,让孩子们锻炼能力,体验快乐,享受成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跨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双赢”。
二、活动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12月15日下午第二节课
四、活动准备:地下活动教室布置,话筒,各种小吃实物及课件制作
五、活动过程
(一)、激情引入
主持人1:我们的家乡——万州,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三峡库区腹心,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近几年,万州坚信“加盟才是硬道理”,打开门户,大力招商引资,取得了骄人的发展,也给万州的饮食带来了多种区域饮食文化的交汇。
主持人2:香辣鸡、萝卜鸭
主持人3:麻婆豆腐、臭豆腐
主持人4:烧烤鱼、香辣蟹
主持人5:万州饮食道不完
主持人6:饮食文化中华情
(二)、各活动小组依次上台展示实践成果。
主持人1:为了了解我们家乡饮食文化的习俗,让我们学会围绕主题开展探索性实践活动的方法,在实践中培养我们的能力,有计划地做事的能力,从11月起,我们六年级全体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分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走进身边的饮食文化。
主持人2:我们走上街头
主持人3:走进社区
主持人4:拿着照相机、数码相机和记录用具
主持人5:用我们的眼睛捕捉——身边的饮食文化
主持人6:用我们的口采访——身边的饮食文化
主持人1:用我们的手记录——身边的饮食文化
主持人2:用我们的脑探究——身边的饮食文化
主持人3:今天,我们在这里汇报展示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
主持人4:今天,我们在这里分享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快乐。
齐:看他们已经带着成果来了
看他们已经带着收获的喜悦来了
1、“吃遍万州”小组介绍
(1)、麻婆豆腐、冰激凌火锅介绍
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美食,享誉世界。川菜作为中华美食的一大菜系,更是独树一帜。趁着假日的机会,我班同学全体出动,不仅大饱口福,还学会了很多菜的制作方法。瞧,熊珊掩饰不住内心的欢喜,要给大家来一道地道的“麻婆豆腐”呢。
(熊珊上场作介绍)
大家好!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川菜是“麻婆豆腐”。看这就是我拍的“麻婆豆腐”的照片。(展示照片)
说来好笑,小时的我认为“麻婆豆腐”是一个满脸麻子的老太婆做的豆腐,心理很发毛,挺不愿意吃呢。后来才发现不仅做这豆腐的不是一个麻子老太婆,而且那菜肴也很香,成了我每月必吃的菜!
虽是名菜,可学做一点也不难。
第一步,准备好所要的原料:(扳着指头说)主料是牛肉末或猪肉末、嫩豆腐;辅料是葱末、辣油、豆豉、花椒粉、大蒜末、酱油、辣椒粉、精盐、鸡汤、菱粉、黄酒。
准备好了原料,拉下来就是具体制作了:你们可要听好喽!(用手比划)
首先将豆腐切成三厘米的斜方块,装入容器中。用滚水煮两分钟,以去除石膏味。倒入漏勺沥干水分。
然后另起旺猪油锅,将牛肉末和豆瓣酱一起炒至转色,加入辣椒粉、酱油、豆豉、辣油、黄酒、盐、蒜末,炒出香气,炒出红油。
再放豆腐和鸡汤100克,用小火焖成浓汁。
最后用菱粉收一下,放上葱花、花椒粉、味精。转动锅儿,用汤勺轻轻推几下,倒入盆里。
这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就是你的杰作了。那鲜红带黄的红油下,一团团乳白细嫩的豆腐,带着麻辣的清香,入口即化,真爽啊!(抹嘴回味状)
蔡:真是美味佳肴,周末,我也一定自己煮一道来尝尝。
(邱诗越上场)
邱:别急,别急!等我给你介绍了另外一道奇怪的美食后,你就会有新的打算了。
蔡:是吗?那你要给我们介绍的是什么?
邱:我要介绍的是“冰淇淋火锅”。
蔡:听这名儿的确很新奇,又是冰淇淋,又是火锅的。那我倒要看看你的菜有何特别之处。
邱:那你可要听好了。(出示冰淇淋火锅图)
这冰淇淋火锅和以往的火锅相比,可大不一样:
一、它吃过后不上炎火,对人的伤害没以前大。以往的火锅里加了少量的鸦片壳哦!它不是辛辣的,而是sweet 的!
二、它的颜色比较多,如:蓝、黄、白……比以往的火锅更能增强人的食欲。
三、它的吃法也有所改观,不是一味烫着吃。因为这种冰淇淋火锅的配菜是熟食,所以吃时,是先用菜叶裹一层,然后拌上酌料放入锅中煮着吃。
蔡:这么特别的火锅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邱:首先把配制好的彩色冰淇淋放进盆里,把盆放在冰箱里冷冻上二十分钟后取出。然后把果冻有顺序有形状地放进盆里。再用笔在上面勾勒出图案,用黑色的巧克力填上。接着在上面弄一层保鲜膜(膜在冰箱里放十分钟)。最后加一些配料。这样,冰淇淋火锅就彻底完工了。
蔡:邱诗越,你能告诉大家,这冰淇淋是什么味吗?
邱:告诉大家,这冰淇淋火锅,先吃进去的是番茄酱,是酸的;然后吃进去的是辣椒和咖喱,是香辣的;最后吃到的是火锅本料,甜而凉的!啊,真是人间极品,吃完后再饮一杯咖啡,真是赛过神仙生活呢!
够玄吧,你改变主意了吧!
蔡:是啊,真有特色!通过你们的介绍,我不禁想:火辣辣的火锅,火辣辣地吃;火辣辣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2)、包子的制作、品尝(现场操作)
熊扬:“吃”过一班同学的美味,同学们想不想换个口胃呢?那么请大家“尝尝”我们六(4)班的“小桃园”小笼汤包吧!
12月7日下午,我们六年级四小队来到了在万州区久负盛名的小吃“小桃园”汤包店门前,进去后,店主叔叔向我们介绍了“小桃园”汤包的历史和特点:
你们知道小桃园饮食店是什么时候、谁来万县开设的吗?(抗战初期,扬州人谢万海携家人来万县开设小桃园饮食店),它以其专长小笼汤包为该店当家品种,小笼汤包用料精致,工艺独特,烹调考究,其独特风味深受广大食客赞赏,久而久之在本市家喻户晓且美名远扬大江南北。
你们知道“小笼汤包”是怎样名声大燥的?(小笼汤包由第二代传人何文学于1990年参加四川名特小吃大赛,夺得第一名,小桃园“小笼汤包”更是名声大燥)现由于移民搬迁,“小桃园”已由原二马路搬迁了,你们知道它迁至哪里吗?(迁至白岩路一巷)继续营业,向广大群众奉献名特小吃“小桃园”。
看,这就是制作包子的过程了,师傅要先把面和好,反复把面切开,撒上面粉再操一阵子。接着把和好的面揪成小疙瘩,用一根梭子似的擀面杖飞快地擀一笼包子所需的20张包子皮,再用刚才介绍的特殊馅料包好。我们的同学可忍不住好奇心,也要摸拳擦掌跟师傅学一手。可新手就是新手,瞧他们亲手制作的“包子”,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呢?不过,现在他们也学会了几手,想着展示给大家看看吧。
看,我们的“小师傅”来了!(何瑞、丁杨婕)嘻,我也来露一手!包好之后,就要上笼蒸了,在这段时间,我们先看看下面班的汇报吧!
终于大功告成,“小师傅”们的杰作出笼了!
(3)、万州夜市饮食文化(录像)
2、吃得放心——校门前买零食的现状(问卷调查、表格统计、倡议书)
吃得好,还要吃得放心.学校门口的小食却令人担忧.休闲食品就是我们常说的零食,它既不能当饭,也不能当菜,可使我们这些孩子的“最爱”。
不是吗?学校门口,有一些小摊贩以低廉的价格,鲜艳的色彩和形状各异的食品包装吸引着我们,在售卖时还设有抽奖游戏,同时还启动了赊账业务,使我们一些同学放学后经常留意于小摊,周围的同学都成了小摊的俘虏。为此我们还做了调查。
图片一:瞧这儿真热闹(电脑出示图片)
解说词:
瞧!这儿真热闹。放学了,一窝蜂拥进小店,挑选起食品来。瞧!在门口溜达的小男孩正在“吧哒吧哒”地吃着粉条。那边,几个同学簇拥在一起,眼睛直盯着“香喷喷”的油条小串在油锅中滋滋地翻滚,孩子的口水一流千丈,期盼着它快点出锅,好吃个痛快。
图片二:啊,我中奖了!
那小女孩拿着奖票,又蹦有跳:“中奖了,中奖了,5元┅┅5元┅┅!”女孩兴高采烈地抽了一张又一张,“哎,怎么才5角,”她叹了口气,仍不死心。瞧!她又伸手去抽,傻眼了吧!只是“谢谢惠顾”也就这样迈入了无底深渊┅┅
图片三、表格
电脑出示校门口食品摊调配统计表
实物展示,拿出几包麻辣小食品
台词:看!这是价钱廉的麻辣小食品,是不少同学的“最爱”,据调查,目前市场销售的麻辣食品存在诸多问题:
不符合卫生纸标,大多数麻辣食品存在着大肠菌群,菌群总数以及铅的含量大大超标,这还只是其要害之一。
在同学们浑然不顾卫生,安全时,真为他们挥一把汗呀!
四、倡议书(出示在电脑E盘)
3、吃得有趣——风味小吃荟萃
知识竞答——有关吃的谚语、菜名趣谈等
快板——饮食营养
(出示)中国菜名里面的文化拾趣
黄小倩:吃得好,吃得卫生,还要吃得有趣呢!中国菜,一向为世人钟爱,其菜名也有学问。厨师给菜肴命名,也有点像作家撰文著书的命题一样,深思熟虑,让人一看便可窥出菜肴的特色或全貌。只要你留心,我们万州的餐桌上就会找到下面这些有趣的菜名。不过,要了解它们,我设了关卡,必须“猜一猜”,才能知道哟。菜名拾取,参与更有趣!快快进入第一关吧!
第一关,大家猜一猜以数字为首的菜名。
猜一数字为首的菜名
( )品天香 ( )度梅开 ( )色龙凤 ( )宝锦绣 ( )彩果味 ( )星豌豆 ( )仙聚宴 ( )转肥肠
我们游戏进入第二关,我们家乡以动物为主料的菜名有许多,下面就请大家来说说吧!
大家凭着聪明的智慧顺利地闯过了第二关,游戏进入第三关,猜猜套用成语和与菜名有关的歇后语的菜名,(请看大屏幕)。
套用成语的菜名
游( )戏( ) 花( )月( ) ( )( )呈祥
这些都是万州的名菜,第一道菜是什么成语呀?
猜完了成语,现在来猜一猜歇后语吧!
咸菜煮豆腐——不用多言(盐)
黄豆煮豆腐——都是自己人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名菜沾了名人光的故事吗?我这里就有4个故事呢!看大屏幕大家想先听听哪一个故事呢?
名菜沾了名人光
西施舌 昭君皮子 贵妃鸡 汉宫藏娇
大家知道吗,(刚才4位同学讲的)这些名菜在万州的名宴上都有。同学们有时间可以去尝尝。
家乡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医食同源,其理念绽放出一朵朵奇花,我们把采访到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儿歌,我给大家唱一唱:
青菜苦菜人人爱,方便安全又实在;
黄瓜南瓜能美容,冬瓜西瓜润喉咙;
大葱小葱用葱白,软化血管有奇效;
木耳香菌是个宝,延年益寿效果好;
大蒜能抗胃肠炎,菜花常吃癌症少;
番茄补C美容颜,促胃补脾用红枣;
萝卜化痰清胀气,芹菜能降血压高;
大吃大喝不可取,大鱼大肉病来找;
自古医食本同源,健康长寿人欢笑。
4、吃得科学——《我们的食品酸碱性平衡》相关知识介绍及现场实验
(1)、引入(课件出示:我们的饮食酸碱是否平衡)
甲:吃得好,吃得卫生,吃得有趣,还要吃得科学.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饮食上不再仅仅追求吃饱,更多的开始考虑吃好吃的、有营养。特别是我们,现在正处在长身体的重要阶段。
乙:不是吗?饭桌上,家长们总是不停地叮嘱我们要吃素菜,要吃荤菜,要注重营养搭配,此时,我们总不禁有许多问题要问。
齐:是呀!是呀!
丙:为什么饮食要注重食物荤素搭配?
甲:告诉你吧,这里面可有学问呢!据科学证明,这,与食物的酸碱性有关。
齐:食物的酸碱性?食物还有酸碱性?
甲:是呀!
乙:那么,我们平时吃的食物,哪些是有酸性的?哪些又是有碱性的呢?
丙:我们平时饮食的酸碱是否平衡呢?
甲:所以,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开始了调查研究。
研究小组调查目的(课件出示):
1、调查人们对食物酸碱性的认识状况和对人体酸碱要平衡的了解情况;
2、测试常见食物的酸碱性;
3、如何进行合理的食物酸碱搭配,使人们更加健康。
(2)、活动研究过程
甲:活动研究过程中,
首先,我们成立了调查小组,制订研究计划;然后,我们设计了人们对食物酸碱性的认识状况和对人体酸碱要平衡的了解情况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了全班问卷调查;(出示问卷调查试卷)接着,我们利用PH试纸测试了食物的酸碱性
。经调查分析:我们知道食物有酸碱性的有 会区别食物的酸碱性的有 到底哪些食物是酸性的,哪些是碱性的呢?有同学这样写道:(出示试卷,学生念)
酸性:猪肉、鱼、牛肉、鸡脚、鱼、米饭、面、油、糖、 面包、年糕
碱性:牛奶、西红柿、韭菜、笋、大蒜、四季豆、茄子、包心菜、橘子、梨、苹果、柿子
乙:这些同学测试的这些常见食物的酸碱性可靠吗?
甲:不信,是吧?我这里带来了面包、米饭、梨、牛奶、西红柿、橘子,还准备了PH试纸,实验验证验证吧(现场实验,分别报酸碱性)
甲:科学就是科学,哪能假得了呀!看看我们收集的健康小资料吧:
常见食物的酸碱性 (出示)
强酸性蛋黄、乳酪、白糖做的点心或柿子、鱼等
中酸性火腿、鸡肉、猪肉、牛肉、面包、小麦、奶油等
弱酸性白米、落花生、酒、油炸豆腐、海苔、泥鳅
弱碱性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
中碱性 大豆、红萝卜、蕃茄、香蕉、橘子、草莓、柠檬、菠菜等
强碱性 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等
我们经过总结得知:(出示)
A、食物的酸碱性并不是根据口味来区分的,而是根据其进入人体后代谢产物的酸碱性来划分的。 B、一般来说,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而肉类属于酸性食物
乙:什么科学呀?生活中,大家不懂这些,不照样生活吗?
甲:还是听听科学调查吧:(出示)
身体状况 |
人体酸碱性 |
体质 |
疾病 |
健康人、一般初生婴儿 |
呈弱碱性的 |
碱性体质者 |
|
体外环境
污染
营养失衡
|
转为酸性 |
酸性体质者 |
疲劳、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腰酸腿痛、易得感冒、头晕眼花、耳鸣、手脚发凉,精神过于敏感、焦躁 |
低于中性7 |
重大疾病(痛风、高血压、癌症、高脂血症患者) |
下降到6.9 |
植物人 |
6.8~6.7 |
死亡 |
人体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
因此,医学专家提出:人体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根据统计,国内 70% 的人具有酸性体质。
乙:看来,食物的酸碱性不容忽视呀!快告诉我,如何进行合理的食物酸碱搭配,才能使人们更加健康呢?
丙:首先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营养摄入的平衡。只有不同的荤素食物互相搭配,不偏食、食物多样化,营养均衡,才能防止身体酸碱失调,使血液保持弱碱性,以减少各种疾病发生。多病的孩子即酸性体质的孩子要多吃碱性食物。
甲:其次,必须保证适量的运动以及杜绝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乙:最后,情绪对体液酸化的影响很大,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也很重要。
丙:所以,我们要郑重告诉大家:
齐:千万不要挑食! (出示)
(三)小结
主持人1:吃不完——(齐)万州饮食!
主持人2:说不尽——(齐)万州饮食文化!
主持人3:因为,我们在用我们的心,感受我们美丽的家乡!
主持人4:因为,我们在用我们的情,谱写我们可爱的家乡—万州
主持人5:我们相信,因为我们的心,(齐)万州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主持人6:我们相信,因为我们的情,(齐)万州的明天会更加富强!
(四)活动延伸
操作设想如下:
1、在班上继续社区各类吃文化的收集,继续完善“美食册”的制作,并不定期开展吃文化交流会。
2、加强个人实践操作,学做小厨师,当位美食家,让吃的文化服务于自己,服务于家人,服务于社会。
3、请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鸡小美食街”活动,让全校师生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