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操作流程
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万州区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2012.11修定)
课时 |
环节 |
目标 |
基本步骤 |
基本要求 方法 |
时控 |
第一课时 |
入题 |
导入揭题激发表达欲望 |
激趣导入
巧妙揭题 |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拉动表达需求。 |
10分
|
导写 |
读题明意
打开思路、弄清表达什么 |
中段:
明确题意
方法引领 |
中段:阅读材料,明确要求,弄清材料范围,确定题目、内容,说清楚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或事(起因、经过、结果)、景、物。 |
高段:
自主研读
点拨拓展
|
高段:自主研读习作要求,研讨习作内容、方法,教师点拨习作重点,帮助拓展思路。 |
习作 |
撰写初稿、实践怎么表达 |
一气呵成 草创成文 |
先将内容进行梳理(打腹稿),再下笔一举成文。 |
30分 |
第二课时 |
评改 |
评点得失、懂得为何表达 |
总体评价 肯定激励 |
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简洁而富有激励的总评。 |
25分 |
朗读交流 赏析评点 |
从篇章(佳作欣赏)句段(段落赏析、句子赏析)进行一般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评导。 |
交给方法 自主修改 |
从本次习作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找出不足,教给方法(回忆单元已学或阅读课外选范例或文、或段、或句等),示范修改,再自改、或互改(适时学习运用修改符号)。 |
誊正 |
完成习作、学会准确表达 |
抄正习作 书写规范 |
先通读改后习作(不通再改),再工整、规范地誊写习作。注意运用“高分法”、“逐步加分法”激励学生不断修改习作。 |
15分 |
(注:第一、二课时不连排 ;时控仅供参考)
主要策略:说写结合,弱化作前指导,强化作后评改。
主要目标:1、简化环节、易于操作。2、省时高效、培养能力。
主要特色:1、交际与习作融合,立体培养表达的综合能力。
2、写前重欲望、写后重评导、过程重激励,着力培养创新思维与自主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