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重点项目专栏 >> 初中学困生转化 >> 实践探索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剖析及转化初探       
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剖析及转化初探
[ 作者:秦隆贵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933 | 更新时间:2012-8-30 | 文章录入:罗翔 ]

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剖析及转化初探

万州中学  秦隆贵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从面向少数优生的精英教育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措施。学困生的形成和增加是限制教学质量提高的一重要因素,因此学困生的转化是关系素质教育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工作。笔者就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物理学困生的界定

     所谓物理学困生,是指那些在基本物理知识、基本实验技能、物理学习态度、意志品质等方面存在暂时性偏差,不能达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或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

二、物理学困生的特点

1、具有相对性:物理学困生是相对于其他学生或者其他学科而言的,而且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是不是学困生随着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不同标准而不同。

2、具有暂时性和可变性:物理学困生在物理某方面的偏差只是暂时的,随着物理学习的深入、学习态度的转变、外部条件的变化,帮扶的落实等会得到转化。

三、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剖析

   在我们的物理教学生涯中我们经常感叹,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如此感受呢?是教材太难?是教学方式老化?是学生素质低下?我想,学困生的增多给我们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学困生的成因是很多很多的,没有人能归纳概括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学生自己的原因:(内部原因)

1)智力因素:

实际生活中,确实有少部分学生的智力形成和发展不利于学习理科,他们的观察肤浅、抽象概括能力差、记忆力差、注意力不稳定、理解缓慢、表述混乱,对知识不能变通,他们在学习上花时间往往比别的学生多,但成绩远远不如别的学生,尤其是女生在这方面更为突出一点。

2)非智力因素:

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只是因为一些特定的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影响而引起学习困难。这部分学生应该占学困生的绝大多数。主要表现在:

①态度上: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学习懒惰,对学习本身都不感兴趣,更何况物理了。

②意志力上: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坚持始终,有的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求甚解,不能逻辑分析问题。这部分学生的多数心理不健康,意志薄弱,心理脆弱,耐挫折能力差。

③认识上的偏差:很多人听说高年级特别是高中的学生讲,物理不好学,所以怀疑自己的能力;还有学生认为语数外才是支柱学科,物理中考就80分,好像影响也不大;更有甚者受到到社会上“读书无用论”影响,认为现在不学靠父母问题也不大。

④学习方法不对路:有些学生认为物理的学习和文科一样,背诵背诵就行了,所以平时学习的时候不用心,等到考试的时候再来背,殊不知物理学科的特点是见物说理、以理论物,而达到物与理的统一,其关键在理解和思考。

2、外部原因:

1)社会的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文化和生活得到了日益的丰富,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他们衣食无忧,缺乏学习的目的与动力,同时父母条件一好,学生会认为父母没有读多少书还是可以成就一番事业而且以后会给他留下很多财富,因此学习不求上进。在加上社会上网吧、游戏厅等等的不规范,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诱惑,让他们也无心念书。

2)家庭的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意识发生了一定转变,人们普遍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因此大多数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常常是过分关心和溺爱,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没有机会做自己的事情,长期下去,使孩子缺乏独立性,丧失自信心和果断力,做事拖拖拉拉、犹豫不决,养成依赖心理,抗挫力差,在日常学习中稍微受挫就一撅不振,甚至完全放弃,成为学困生。另外,部分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精疲力竭,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过问孩子的学习及与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同时也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形成重养不重教的现象。他们把家庭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从实质上放弃了家庭教育,孩子在家非常轻松,没有约束,没有压力感,久而久之,孩子在家养成懒惰、放任、为所欲为的性格,并带到学校,为学校的管理与教育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孩子也不适应学校生活而产生厌学、逃学的心理,成为学困生。 

3)教师的原因

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同样什么样的教师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尽管这句话有些夸张,但是学困生的人数与教师是密切相关的。平心而论,谁不喜欢优生?我们到底对学困生的关心有多少?学校给我们的升学压力、考核压力、让我们本已很辛苦的老师背上了承重的压力,我们不关注优生,升学任务完不成,学校声誉受到损失,我们教师背不起啊,特别是物理上的跛科,学校会拿我们试问的。所以我们会努力提高讲课的难度和速度,让优生吃饱;我们会频繁的考试让学生有从容应考的技能;我们会放弃物理学科本身应有的一些教学方法而拼命去追求课堂的大容量;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的做法肯定会造成分化的进一步加剧,新的学困生就此诞生。

4)学校的原因

学校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这本没有过错,但是把升学率作为教学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显然不妥。于是学校会给教师下指标,分快慢班,极大的打击和摧毁了学困生的意志和学习的欲望,加速了学困生的进一步形成,试想,分了快慢班的学校,哪个学校的学困生人数不多?明知这一做法违背教学规律和违背教育公平,不知道教育的管理者为什么能不动于心,也许存在就是有道理的吧。

5)课程设置的原因

我们初中物理沪科版的编排有些问题,如果把章节打乱,分散难度,更好的迎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比如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声音开始,有趣的实验、浅显的知识,和生活紧密相连,会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循序渐进的规律,肯定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一开始就是枯燥的测量知识,呆板的工具使用,他们刚刚燃起的兴趣荡然无存。再加上八年级下期的力学计算,那么集中,学生有几个不喊头疼的呢?因此我们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也是学困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诚然物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很多的,没有人能归纳完全,也没有必要归纳全面,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大的方面,好为学困生的转换提供针对性。

三、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是个艰巨而又系统的工程,也是大家都在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学困生的转化程度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但是学困生的转化确实是个很难的问题,受到制约的因素也很多,再加上学困生的界定不同,形成的原因也不同,所以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我就粗浅的谈一点儿共性的措施:

(一)、转化要注意针对性

熟悉学困生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学习暂时有困难的根本原因是转化学困生的基本前提,只有弄清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不能“一锅煮”。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们所教班级多,当班主任的机会又少,所以我们对学生的了解比其他老师都困难得多。如果我们每接一个班级的时候都尽力去熟悉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等,当他们在学习中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能较为准确分析出出现问题的原因。我在每一次接受新班级的时候都会发一个调查表,初步了解学生的一些情况,当然我也会利用平时和学生的交流中收集一些相关信息。

(二)、转化要注意时机性

学困生的转化一定要抓住恰当时机,如果学生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学习中该的帐就会越来越多,形成了一种习惯或者性格之后就很难扭转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把握。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学生,从上课学生的表情和投入程度、从学生作业的反馈情况、从学生的检测情况等等,多方面收集信息,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困难产生的时间,有利于及时解决。比如,当我们上课的时候发现某学生眼神游离了或者精神明显不好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课后立即了解原因、做好疏导呢?要知道我们放任的时间越长,他们掉队的机会和程度会越大。

(三)转化的关键在教师,因为我们所能改变的是我们自己。

教师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困生的数量,同一学校同一层次不同老师所教班上情况有差距就足以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激发每位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逐渐改变自己的学习状况。不论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学困生,想让其转化,外部的干预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只有让其自身认识到学习的重要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才是治本的方法。比如针对性的谈心、家访、适当的激励和表扬等都很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引起共鸣。作为一个科任老师,如果我们能够偶尔找个别同学谈话,而且一谈就知道很多情况,学生就会感觉老师很关注他,会很感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强。只是我们的谈话方式尽量选择比较隐蔽点儿的地方,让本身就不自信的学生有份安全感。谈话的时候也注意语气温和,既要指出问题,更要给出建议和表达帮助的意愿。如果我们真能多给学困生们提供一些展示的机会,并给予适当的肯定,会起到独特的效果。我所教的八年级一学生各科都差,由于我和她父母的关系我经常喊她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问题,让其体会一些成功的愉悦,她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除了上课能认真听讲,课后愿意和我交流问题之外,就连周末晚上的物理课,他在家也会按照老师的吩咐主动午睡并复习,准备迎接课堂上老师的提问。由此可见给他们机会他们是多么渴望和珍惜啊。在我们所教的学生中,不是经常有只有物理学科好的学生吗?也许就来源于我们的一次表扬。在一次多年以后的学生聚会中,有名学生我一进门就立即招呼我,原因就是有次她物理考得好,我全班表扬了,她第一次得到赞许而兴奋了好久,后来物理都成为了她的强科。在一个不经意间,转化了一名物理学困生。

2、改变课堂教法,提高课堂技巧。

     (1)依托物理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教学。物理学科的特点是观察和实验,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实验中总结规律,如果多做一些有趣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并给学困生一些动手和思考的机会,会大大的提高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抓住物理学科的特点,紧紧依托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加上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渐增大,所以一般学校的一般实验都是能够做的,所以物理老师千万不要懒得准备,只要学校有或者我们生活中能找到的实验,我们一定要做,而且在做的时候尽量给学困生一些机会,因为在动手方面他们并不一定比别人差,这也是他们获得自信的很好机会,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地方。如果再把物理知识和生活联系更紧密点儿,他们会做出很多思考的。

      (2)打破常规课堂模式,采用探究式教学。物理作为理科,有其自身特点,如果我们也给文科一样,进行呆板式的说教,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提出一些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给学生讨论甚至辩论的时间和机会,学生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很多学困生在猜想、语言表达、动手方面并不差,甚至可能更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他们很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和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有效的提高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让他们感觉物理课堂中他们也是主人。

      (3)密切联系生活,让物理学以致用。物理学科“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从生活中引出相应的物理知识,并能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的话,学生的兴趣会大增,比如家庭电路部分、光学部分等等,而这也本身是自然学科的优势,只是我们需要更好的把这些优势加以利用,让其成为转化学困生的有力途径。

3、灵活机动的把握和处理教材

根据实际情况和课标的要求,对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比如力学中先压强后浮力、热学中的物态变化的顺序等等,都可以做适当处理和调整。另外,适当地有区别地降低难度,让学困生保持通过努力争取也可以获得成功感,让其跳一跳也能够到目标。必将刺激学困生的主动学习激情,为他们的转化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5、增进师生关系,大打亲情牌。

师生关系的融洽会增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读书的时候因反感英语老师的拖堂而成为了英语的学困生,由此可见教师的形象对学生的重要性。,作为一名物理任课教师,如果我们能够适时给予物理学困生一些小关怀、小问候,他们会感觉很亲切的;如果我们自己会写一手好字、唱一首好歌、打一手好球就更能增加教师的魅力指数,从而让学生在崇拜中发奋学习。假使我们真能取得学困生的信任与支持,和学困生建立平等和睦的师生关系,让我们成为他们精神上的支持者,学业上的指导者,就一定能带动他们,感染他们,从而有效的转化他们。

当然,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艰巨而富有挑战意义的工作,它具有很多的偶然性、特殊性、顽固性,非一日之寒,它需要更多的教师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来,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努力的改进一些自己的工作是可以一定程度的转化学困生的,我相信,一名好教师不但能使优秀生更加优秀,同样能使后进生不再后进,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上一篇文章:用教师更多的爱转化物理学困生
下一篇文章:用教师更多的爱转化物理学困生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万州区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55]
· 区2017年初三数学复习研讨…[54]
· 区2017年初三数学复习研讨…[77]
· 重庆市教科院赴渝东北开展…[78]
· 三月桃花映江南  八方专家…[78]
 
· 全区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在…[1122]
· 初中物理毕业复习研讨会在…[1106]
· 初三英语研讨会资料[1206]
· 全区中考政治复习研讨会在…[1054]
· 201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1600]
 
· 万州区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55]
· 城乡帮扶践行教育均衡 智慧…[45]
· 聚焦课堂  积极行动[44]
· 成功举办初中语文部编新教…[134]
· 加强城乡交流   促进教育均…[138]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