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学科教研 >> 小学教研 >> 小学语文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浅谈教师课堂评价语使用误区       
浅谈教师课堂评价语使用误区
[ 作者:佚名 | 转贴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 点击数:64 | 更新时间:2012-2-4 | 文章录入:郭启惠 ]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湿润;靠近评价,生命就会舞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语文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综观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学习新课标以后,在平等对话精神的感召下,激励用语贯穿始终,处处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课堂上洋溢着活力和魅力。但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失当的课堂评价俯拾皆是,不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一、你问我爱你有多深!——课堂评价语泛滥成灾

    语文课堂上,为体现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许多教师便深深地爱上了课堂评价语言,有的甚至对学生的每一次发言都进行评价,还特意安排一定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进行专门的评价活动,过分追求评价的量和方式,这就将评价形式化、功利化。有人说:表扬是最廉价、最有效的奖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提出评价以鼓励为主,出现了大量廉价的表扬,声一片。

     现象一:

     一节语文课上,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所有学生朗读后,老师给予表扬——“读得不错读得真好。不难发现,由于简单地将表扬理解为保护学生”“赏识教育,这位老师的表扬失去针对性。学生感觉读得很好的地方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感觉不知如何处理的地方得不到修正;读得不好的同学还自以为读得不错,导致学生求知不深入,浅尝辄止。

     现象二:

     某堂语文课上,一位老师让学生用一边……一边……”造句。一位学生说:我一边吃瓜子,一边写作业。从句子结构成分来看,这句话没有什么问题,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考虑,这位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应该给予纠正。可老师却表扬道:某某同学真聪明,能够把生活中的事联系到造句上来。被表扬的同学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一边吃瓜子,一边写作业得到老师的表扬呢!

     现象三:

     一位老师在阅读课上请学生在书上查找一个信息。一位学生马上把手举得高高的,回答完,老师表扬:你真聪明,你真会发现,你真棒!这种矫情的表扬很容易使学生滋生自满情绪,不思进取,同样也忽视了育人的宗旨。

     一般说来,学生智商的差别不大,重要的是他们之间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距。所以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要探明其成功的内在因素,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评价,给学生以适当的表扬。积极的表扬是肯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进心、自尊心,但在课堂评价中,一些过多的、笼统的表扬,成了美丽的空中楼阁。这些现象大大削弱了教学的评价导向功能,原来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形成模糊的知识概念,造成了知识的误区和科学陷阱。心理学研究表明,首次表扬对学生的触动是最大的,随着表扬次数的增多,对学生的刺激程度就会减弱,其价值就会慢慢降低。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口头评价对学生带来的刺激程度就会慢慢减弱。随意的激励是无法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的,而且还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盲目乐观。由此可见,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不但要注意控制,更应关注

     二、想说爱你不容易!——课堂评价语空泛单调

     课堂中,教师面对学生的发言,不假思索,无所用心,或以含糊不清的”“来回应学生的精彩发言,或如点将一般,只会无目的地说你说”“他说,漠视学生的学习表现。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蜜蜂》一课时,在一个交流反馈的环节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

     师:同学们,究竟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呢?你是怎样推断出来的?

     生1:我觉得蜜蜂是有辨别方向的能力的,我是从作者的试验结果推断出来的,因为带出去的二十只蜜蜂有十七只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师:哦,你说。

     生2:我也认为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而且我还知道它回到家不是靠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师:哦,好的。

     生3:老师,我觉得法布尔太粗心了,课文中说带出去的蜜蜂有二十只,可只飞回来十七只,那还有三只去了哪儿,竟然没有提到。我想它们是迷路了,我认为法布尔的实验结果不一定正确?

     师:哦,你是这样认为的。

     评价语言单调乏味,激励方式单一死板,对学生的正确回答不明确地指出究竟在哪儿,在哪儿,还有三只去了哪儿?这是一个难能可贵的课堂生成点,可老师却一笑而过,只是不知厌倦地做课堂上的裁判,廉价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让人感觉趣味索然。

     因此课堂中教师要用机智巧妙、诙谐幽默的评价语言,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不断加强自身魅力,提高课堂评价的吸引力。

     三、你怎么舍得我难过!——课堂评价语定位不当

     

    1.过火——课堂评价语夸大其词

     儿童中心主义思想影响,许多老师怕伤害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面对学生的发言,往往夸大其词,使其无以复加,甚至不敢或不愿指出学生的错误缺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廉价地予以表扬。你真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孩子”“再没有人比你出色了类似的评价语课堂上比比皆是。

     如一位教师让学生说说新学的生字中哪些地方特别容易写错,一学生找到了一个字中比较明显的易错的笔画后,教师以一句你的眼睛真比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还厉害表扬该生,夸张至极。

     这是一种患了浮夸风的课堂激励,真是棒极了”“对极了,会使孩子忘却谦虚美德,变得忘乎所以。其他学生为了得到老师这样至高无上的表扬,会顺着前一学生的思路走下去,往往容易产生思维定势,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因此教师的评价必须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错爱——课堂评价语盲目错位

     “语文不是无情物,课标指出,我们的语文课堂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有的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尊重学生感悟的内涵,以为尊重感悟就是尊重学生的一切想法,就是脱离文本空谈感受。于是面对学生的一些明显值得商榷的感受,也不敢提出批评和指正意见,明明是值得讨论的地方却称赞对极了,明明是信口开河,胡思乱想,却冠以你真会想象,怕戴了棒杀的高帽,长此以往势必对学生的认知形成误导。

     如学生在讨论火烧云的颜色特点时,有的说五颜六色,有的说五彩缤纷,有的说五花八门。教师大声鼓励: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又如细读深究《赶花》一文时,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想不想成为一个养蜂人,本意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养蜂人工作的艰辛。一学生说:我不想成为一个养蜂人,太苦了,我可受不了!教师马上鼓励道:很好,你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尊重学生的感受固然应该,但这位学生的感受显然是脱离了文本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理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但教师面对这很明显的情感偏差,却听之任之,未作正确引导,不利于学生良好情感的发展。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也是学生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因此,当学生的发言出现问题时,善意的否定性评价也必不可少。为了有效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可为否定性评价寻找一个评价支点:(1)在饱含殷切期望中进行否定性评价;(2)用幽默的语言进行否定评价;(3)否定性评价后要尽可能给学生以再次尝试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非常重要,它总是伴随着教学的始终,贯穿整个课堂。缺少激励的课堂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机,嚼之无味,精妙的评价语言如疾风骤雨,能掀起阵阵波澜,课堂内生机勃勃,学生思维活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倾听,学会关注,能及时准确地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予评价,并且评价语的使用要把握一个,在评价时注重内容翔实,有根有据,不简单地说声就了事,也不简单地以来判断,而应恰如其分地给予褒奖,防止评价语言苍白乏力,或者言过其实。教师要努力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评价的过程,促使学生的心理常常处于一种蠢蠢欲动欲罢不能的积极状态。

 

上一篇文章:读书的五种境界
下一篇文章:小语名师谈语文教学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红光小学周小红荣获重庆市…[101]
· 万州教研信息2012第2期(总…[117]
· 教科所组织教师献课新田中…[56]
· 艺术课堂,享受艺术[51]
· 送教下乡倡交流  变革课堂…[53]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402]
· 网络阅卷考务工作要点[292]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590]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318]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607]
 
· 教科所组织教师献课新田中…[57]
· 教师做课题不要贪大求全[242]
· 对话教学中的教师倾听[47]
· 关于中学政治专委会会员加…[644]
· 国培计划初中信息技术教师…[612]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