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重庆教育学院点)
备课 看课 评课
万州区教科所 高建中
2011.11
点击下载讲稿文件
(授课提纲)
摘要:
•一、教学设计(备课)
•二、看课
•三、评课
一、教学设计(备课)
•备课,从学情分析开始
学 情 分 析
(一)问题的提出
•1、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现状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
•3、学生群体的悄然改变
(二)什么是学情分析
•1、现代教学设计理论 的学情观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2、什么是学情
……
•3、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
–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
•一、分析学生“知识点”,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确定教学内容
–2.根据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确定教学目标
(三)学情分析与教学设计
• 二、找准学生“五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
•注意点
• 兴趣点
• 兴奋点
• “长点”(长处)
• “短点”(短处)
找准学生“注意点”,抓住学生的“心”
找准学生“兴奋点”,让学生产生动力
找准学生“兴趣点”,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动参与者
找准学生“长点”,“扬长”
找准学生“短点”,“补短”
•三、分析学生“特色”,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 多巡视观察
– 多倾听了解
– 多实战演练
– 多思考反思
(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学情问题及对策
•1、学生的学习目标偏差,信息意识不强
–学信息技术等同与学电脑
–“学”与“用”脱节
•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任务驱动策略
•2、学生的学科差异
–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不平衡
•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分层与分组
•3、学生重操作技能,轻理论知识
–基于“操作”的学习
–创造与运用困难
•从实际出发,活用理论,
•解决实际问题,学科整合
•4、学生不善于归纳和总结所学知识
–学科特点的影响(任务驱动、学练交替等)
–学生知识系统性差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馈
•引导知识梳理,归纳总结
看课 评课
看课:
•1、看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
•2、看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3、看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评课(一定要有建议)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2、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一)教学设计思路
–(二)课堂活动安排 与实施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5、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目标的达成等)
•6、其它
•一看学生
•1.兴奋点是否被拨动
•2.积极性是否被调动
•3.与教材和教师对话是否主动
•二看老师
•1.是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2.是否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灵活的应变力
•3.是否把握并完成了教材规定的任务
课例探讨与分析
根据课例分析一个环节,并作出策略建议
发到:[email protected]
或在 www.wzqjks.com/gjzh (工作室)交流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