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应如何更好地发挥《政治生活》应有的导向作用?
问题: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觉得相对于其他几个必修模块,《政治生活》这门课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更好地发挥这门课应有的导向作用呢?
回答:
《政治生活》的课程内容,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我国的根本法《宪法》若干重要内容的解读和诠释。它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的基本观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若干基本政策等问题。政治性强是本模块教学内容的显著特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其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课程。因而它对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具有极为重要的导引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观点。《政治生活》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国家观、政府观、民主观、公民政治权利义务观、国家利益观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使学生确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其次,帮助学生热爱和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政治生活》通过阐述我国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两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层自治民主制度等内容,引导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服务型政府等,使学生热爱和拥护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并自觉地维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再次,帮助学生培育良好的现代公民意识,培育国家主人翁的精神。通过对学生进行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和如何行使公民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教育,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在国家与社会的主人翁地位,树立“履行义务的权利观”和“负责任的自由观”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复次,引导学生树立崇尚有序政治参与的理念,做到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政治生活》通过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关知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有序与无序的区别,明确政治参与之精髓是“有序”,其标准是合法、合理、理性、和平、正义等,使之能够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最后,引导学生培养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维护国家的利益。《政治生活》通过对学生进行关于国际社会和我国对外政策和知识教育,使学生明确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紧密相连,树立世界眼光,懂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感受做中国人的自豪,更加热爱和忠诚祖国,明确要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同时尊重他国的正当利益和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