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小学“2+2”体育项目现场研讨会在上海小学召开
3月11日,万州区小学“2+2”体育项目现场研讨会暨全国小学生武术健身操万州区培训工作在上海小学召开。全区小学、九年制学校的150余名体育教师、万州区6所特色项目学校分管领导和体育教师以及区教委体卫艺科钟毅同志、教科所综合室主任张德蓉、副主任刘平平、科研室宋运葵老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区教委与教科所主办、上海小学承办,教科所体育教研员伯朝文主持会议。
参会人员首先观摩了上海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课间铃声响过,在轻松愉悦的音乐声中,孩子们手持篮球,统一着装,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来到操场。“熟悉球性练习”在具有童声的广播口令中,孩子们依次进行了左右手拨球练习、抛接球练习、环绕练习、原地运球练习等练习;“自编篮球操”开始,在轻快的乐曲声中,孩子们手持篮球,整齐地做着学校自编的篮球操。2400多名孩子,每人一个篮球,拍球时,声势震天,响彻校园;抛球时,成千的篮球上下翻飞,操场上空大小篮球此高彼低,此时的上校成了篮球的海洋。置身其中,让你感受到校园里到处是篮球,眼里,心里都是篮球。那令人惊叹的场景震撼着每一个参会的老师。

随后,与会代表观摩了8节体育课。8节体育课同时上,充分利用了上海小学有限的操场,展示这次研讨活动的主题——如何有效利用小场地、器材上好体育课。操场被自然划分为8块,8个班在专兼职体育教师的带领下,有序地做着各种准备活动,练习本课篮球主教材的教学内容,完成各种体育活动。没有杂乱,没有慌乱,互不干扰,活动有序,课堂效率高。

经验交流会中,上海小学校长邹世平就本校“2+2”体育项目活动开展作了题为《重常规 抓特色 促发展》的经验发言。他从“扎扎实实抓常规,认认真真创特色”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抓常规从七个方面入手:1.领导重视,落实管理;2.整合课堂,注重实效;3.常规考核,扎实过程;4.开好例会,制度保障;5.常规教研,抓好备课;6.专职引领,发挥专长;7.落实待遇,保障器材。创特色立足于:加强调研,因地制宜;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校本培训,课题推动;开发校本教材;建立完善队伍;完善考核评价;积淀校园文化。他说,篮球项目的学习不只是让学生学到篮球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终身锻炼的技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团结拼搏的精神。学校通过挖掘篮球文化提炼出“投入只为更出色”的学校精神,用以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
教科所专家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教科所综合室副主任刘平平评价说:“上海小学将2+2体育项目——篮球有机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体育活动中,效果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示范性,其经验值得全区借鉴和推广。”与会代表纷纷发言,对上海小学2+2体育项目活动的开展和活动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独具特色的大课间活动特别赞赏,表示将把本次会议精神和观摩的收获带回学校,为本校2+2体育项目的开展和特色的创建而不懈努力。
会上,教委体卫艺科钟毅、教科所刘平平还对本期学校体育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并邀请万州区鸡公岭小学体育教师刘建对参会教师进行了全国武术健身操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