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 文章频道 >> 重点项目专栏 >> 变革课堂教学 >> 小学专栏 >> 工作动态 >> 正文
进入《万州教研网》更多资源导航
《口语交际·习作四》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口语交际·习作四》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作者:余艳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607 | 更新时间:2011-5-30 | 文章录入:谭家驹 ]

 

《口语交际·习作四》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万州区电报路小学      余艳

教学目的】
 1、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习惯。
 2、在口语交际中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懂得人与人之间有许多值得感动或自己难忘的事,学会感恩。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与习作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地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
【教学难点】
  善于表达,说话作文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课前准备】
 
1、师:相关的课件 

2、生:搜集看过,听过或亲身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说。(30分钟左右)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1导语。

师:说到感动,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同学们在学过的课文中,电视,网络里,报刊杂志上,一定看到过许多令你感动的故事。今天我们来举行一场特别的比赛。 请看大屏幕。

介绍比赛了解口语交际内容,明确要求。(课件出示)

师:说它特殊是因为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翻到第87页,默读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勾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指名读要求)

请生读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齐读,注意红色字。

师:口语交际的要求就是我们本场比赛的规则。

(二)分组交流。(边听边指导)

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一轮比赛——小组赛。请各位选手按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分组交流令你感动的故事。

(三)汇报交流,相机指导。(大约4个学生)

师引:看到同学们积极参与比赛的样子,我感动了。相信,你们所讲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心。谁愿意把自己看到过的感人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生讲课外搜集到的感人的故事,师和其余学生评价。

(1)学会捕捉动情点。

师:他(她)的故事打动了你吗?最打动你的内容是,情节是?

像这种能触动我们心灵,牵动我们情思的情节或内容,叫做“动情点”(板书:动情点)刚才这位同学讲的故事之所以感人,正是因为捕捉到了妈妈给孩子发的短信这个动情点,所以才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

评委们觉得他(她)讲得怎样?(用口语交际的要求来评价)

我认为你们是专业的评委。

还有谁为我们讲一个听过的令人感动的故事。

师:这个孩子所讲的故事震撼了你吗?故事中的哪个镜头让你感动。评委们评价一下。

  你们的评价让雷雨阳学会了如何表达感动。

(过渡:是啊,感动无处不在。有时候,感动就像崔路月和雷雨阳讲的那样是轰轰烈烈的;而有时候感动却是我们生活中经历的一些平凡的小事。谁来为我们讲一个你亲身经历的感动的故事。)

(2)学会进行细节描写。

a生讲故事

b师:何思远的故事让你感动吗?为什么?

c生评价

d师分析:这个故事的动情点在哪儿?(妈妈无意识地保护孩子过马路)故事的主角是谁?下面我们请大家帮何思远的故事加工,让它深深打动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

请何思远第二次讲,停。

谁来对妈妈的动作,神态进行细致的描述。

e师小结:看来讲述感动的故事,不仅要选择好动情点,还要注意用细节描写来说话。(板书:细节描写)这样的故事才会打动别人,才会变得深刻。

(3)这一单元我们所学的课文当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值得我们借鉴,我们来回顾一下。

(过渡:故事讲到这儿,我不禁想到了身边的一个人,她曾给我们全校师生带来无限的感动。她就是五年级四班的谢雨洁同学。哪位同学了解她的事?)

掌声有请。       

4)教会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a生讲谢雨洁的故事。

b生评价

c她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了我们,是因为他在讲述故事时,道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总结比赛,引出例文。

无论是小组赛,还是个人赛,你们的表现让评委们难分胜负,其实我认为输赢并不重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明白了如何表达生活中的感动。你们说是吗?

(五)学习例文,学会表达。

1引:下面我也想讲一个听过的故事作为本次比赛的奖品送给大家,好吗?

2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我有点胆小,请你们给我力量。(当别人羞于发言时,掌声是最好的鼓励;当别人发言时,你用双眼注视着他,侧耳倾听,讲话人更是信心倍增,所讲的故事也会精彩异常。)

3师讲《十个手指头》

小结:老师看到一张张表情凝重的脸,一双双湿润的眼睛。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你也想说……你还想说……这个故事让人想哭,是因为我在讲述时抓住了哪个动情点(母亲用鲜血救子,典型的材料总会让人难以忘怀。),我对这位母亲的哪个方面和哪个特殊场景进行了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地震后的景象)字里行间表达了我对母爱带给我们的感动。

 孩子们,老师惊喜的发现你们不仅会讲故事,还会听故事,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二 、导写。

1 出示习作要求,讨论。

师:最后,我们就来学习写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再次打开语文书翻到第87页,默读第二自然段勾画本次习作的要求。

2 生齐读,了解要求。

3 同桌讨论,课件出示习作提示。

4   老师当记者采访同学们,指导学生习作。

同学们,如果你有一份感动,我有一份感动,将感动交换,我们就拥有了两份感动。继续交换的话,我们就会获得许多感动。现在请同桌按习作提示互相讲一讲,分享彼此的感动。同桌听过后,要互提建议。

三、 升华。

师:这节课,我们在感人的故事中感受感动,在感人的故事中提升认识,在感人的故事中学会表达。同学们对感动都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下堂课我们就用手中的笔记录这份感动。

 

上一篇文章:电报路片区口语交际 ·习作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文章:《难忘的第一次》习作讲评教案
发表评论 | 告诉好友 | 打印此文 | 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 强化日常管理  促进学困生…[52]
· 学困生转化的研究与感悟[247]
·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何处去[121]
· 物质至上使道德理想步步退…[84]
· 用教师更多的爱转化物理学…[56]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649]
· 关于印发《万州区2012年春…[740]
· 2012年万州区教研科研工作…[433]
· 区教委副主任余明华到教科…[773]
· 关于开展“云教研”征文活…[654]
  ·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